■劉曉田(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七 醫院重癥醫學科)
骨折主要是指骨的完整性與連續性中斷。臨床表明,很多創傷與骨骼疾病都會導致骨折,這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很大。骨折的愈合是一個緩慢而復雜的過程,需要積極做好康復護理工作,才不會留下后遺癥。本文就為大家簡單科普骨折康復護理相關常識,希望能幫助更多骨折患者及早恢復肢體功能。
骨折早期的飲食主要是為骨折患者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和解毒涼血。需要為骨折患者準備魚湯、瘦肉湯、新鮮蔬菜、水果等清淡、營養易消化食物。
骨折中期的飲食側重于為患者調和營血、理血止痛,同時接骨續筋、舒筋活絡。應該多為患者準備瘦肉、牛奶、排骨湯以及雞蛋、海產品等高蛋白、高熱量,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鈣、鋅物質的食物。
骨折后期的飲食重點在于為患者補氣養血、健脾益胃,需要為患者準備雞湯、動物肝腎、豆制品、山萸肉等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食品,并配以維生素與鈣、鋅、銅等微量元素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
另外,骨折患者多飲水,可以促進機體血液循環,加快體內新陳代謝,促進骨折傷口的及早愈合。
生活中,很多骨折患者認為自己遭受了重大外傷,需要長期臥床靜養。骨折后只是需要相對固定,但絕不是完全不動。長期臥床不但會損害人體的心肺、消化系統與循環系統,還可能引起下肢靜脈血栓。因此骨折患者在經過治療后,需要聽從康復醫生的專業意見,及時展開適當運動,以便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加快骨損傷部位的康復。

四肢骨折患者在臥床期間,應該主動抬高自己的肢體,既能夠促進消腫,又可以預防血栓形成。一方面,骨折后,骨折斷端會出現腫脹與疼痛,并伴有出血與軟組織損傷癥狀,抬高患肢能夠促進血液回流,消除腫脹,加快骨折傷口愈合,并有效預防骨筋膜室綜合征。另一方面,在抬高患肢后,局部血液回流情況得到改善,能夠明顯減少血栓風險,特別是防止下肢血栓形成,避免引起肺栓塞、心肌梗死等嚴重并發癥。
在骨折后,特別是一些嚴重骨折后,患者因為長期臥床休養,活動不便,很容易產生焦慮、抑郁、低落等負面情緒。這就需要患者家屬及早發現患者的消極心理問題,積極同患者溝通交流,及時給予精神鼓勵,有效幫助患者疏導不良情緒,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
在居家康復期間,部分骨折患者也需要嚴格遵循醫囑定時定量應用相關藥物。不能私自停藥或減少藥量。并且在用藥期間,盡量不食用生冷以及辛辣、油膩食物,以免降低藥效。
總之,骨折不但會給患者帶來疼痛等不適感,還會顯著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發生骨折后,除了去正規醫院積極治療外,還需要加強飲食、心理等多方面護理,才能促進骨折患者的及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