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易容變裝的桃麗絲教官時常帶給學員們驚喜,這不,現在她又戴著兔耳朵朝大家走來了。
一個學員問:“教官,咱們要開化裝舞會嗎?”
桃麗絲教官笑著說:“想得美!今天你們要進行馬拉松考核,我就順便教教你們,如何成為一個‘馬拉松兔子’。”
什么是“馬拉松兔子”?
馬拉松比賽的配速(每千米所需要的時間)員被稱為“兔子”,也叫領跑員。馬拉松比賽時,這些“兔子”一般會統一著裝,身上系著配速氣球,或是戴著兔耳、彩旗等顯眼的飾品,以穩定的配速帶領相同速段的選手一起奔跑,作為選手們的速度參照物。
“馬拉松兔子”起源于什么時候?
馬拉松這項運動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而“兔子”被正式引入卻只是近些年的事。巴黎馬拉松,賽事方聘請了一些跑者,讓他們在身上系著一個氣球,氣球上還標明完賽時間,并以了種顏色進行區分,這就是“馬拉松兔子”的雛形。
馬拉松比賽為什么需要“兔子”?
“兔子”一般由能夠精準控制跑步速度的馬拉松運動員擔任,他們會按照穩定的節奏跑步,并在預設的時間內順利完成陪賽。有了“兔子”提供的穩定速度,參賽選手才能在跑步過程中隨時知曉自己的速度,并在規定時間內圓滿完賽?!巴米印边€是預防馬拉松運動員猝死的關鍵人員,因為他們都具有專業急救技能。
“兔子”身上的數字是什么意思?
主辦方一般會在氣球上注明“300兔子”“400兔子”“430兔子”等。這些數字代表在3小時、4小時、4小時30分鐘內完成全程馬拉松比賽。當然,并不是所有“兔子”都懸掛氣球,也有背著刀旗、戴著兔子耳朵裝飾的“兔子”。
想成為“兔子”需要哪條件?
01 身體健康。
02 有馬拉松訓練和參賽經驗,并且具有馬拉松參賽資格。03 擁有穩定的奔跑速度與嫻熟的控速能力,能夠帶領相應速度的參賽者在目標時間內完賽。
04 賽前遵守組委會的行程安排,配合組委會積極正面地宣傳賽事,賽時按照規定時間、地點,配合完成賽前簽到、集結、賽后互動等環節。
05 自愿全程穿著組委會提供的專屬裝備或佩戴標識。
06 有過馬拉松賽事配速員經驗者優先。
07 為人正直、陽光、健康、積極,傳遞正能量。
“兔子”如何控速領跑?
01 跑之前需要熟悉當日行程,評估自身狀態,感覺狀態不好要提出更換。
02 領跑途中,如果突發身體不適,也要立即退出,交給其他領跑員來領跑。
03 如果場地是田徑場,將手表設置為手動記圈,每跑一圈按一次,清楚地知道這一圈跑了多長時間,根據數據在下一圈時進行調整。
04 盡量勻速,不要變速,否則會失去領跑的意義。
“兔子”是如何工作的?
配速和站位都是技術活
丹尼斯是一個有著多場領跑經驗的“兔子”,在他看來,站位和配速都是技術活,其中有很多經驗和講究。
開跑前,“兔子”的站位有兩種。第一種是集中站位,在特邀選手后面,在大眾選手前面。這樣場面好看,便于拍照、宣傳、造勢。但這種站位對配速比較慢的選手來說就很麻煩了,因為他們要追趕“兔子”,自身節奏會被打亂。第二種是按照分區站位,“快兔”在前,“慢兔”在后,這種站位能更好地服務參賽選手。
丹尼斯說,精準配速是理想狀態。一般來說,選手每千米都會多跑10~30米,一個馬拉松下來,可能會多跑400~1200米。這很好理解,因為賽道測量的是最短的距離,而實際跑步時,選手會因切變線、轉彎、取水、上廁所等影響賽程。因此,“兔子”的配速要比目標配速快2~3秒,去中和選手多跑的路程。
“這就要考驗‘兔子’的能力和經驗了,我第一次擔任‘兔子’時,就是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導致跟著我跑的選手出現了一些時間上的誤差?!钡つ崴棺载煹卣f,“后來,我都會保證1~2分鐘的時間余量,不會盲目加速或減速,否則就會帶亂選手們的節奏?!?/p>
領跑過程中,同組“兔子”需要保持溝通。例如同一組有4個“兔子”,可以分成兩列,互相配合。如果有“兔子”中途要上廁所,或是身體突然出狀況必須退出比賽場所,都要及時告知同組其他“兔子”,并及時撤下氣球、兔子帽等標記物。比賽時,至少要有一個“兔子”帶領選手們順利到達終點。
從選手到“兔子”
米飛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馬拉松選手,從學生時代就參加馬拉松比賽,現在更是成為了“兔子”,領著一眾馬拉松愛好者完成比賽。
“我當‘兔子’的目的很簡單:希望能給大家盡可能多的幫助和鼓勵,讓更多的人愛上跑馬拉松。”米飛說。
說到當選手和當“兔子”最大的區別,米飛直言不諱,當選手可以獲得榮譽,而“兔子”是一份工作,甚至很多時候是無薪酬的工作。因為,選手可以憑借自己的成績獲得獎牌,但“兔子”跑馬拉松是不計成績的。
“很多人不理解,我們這些‘兔子’明明可以拿到冠軍,為什么要做這種既辛苦又無償的工作。說實話,冠軍獎牌我已經有不少了,再多拿幾塊也不會帶給我太大的驚喜。我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到大家出成績之后那種很開心的表情?!浫嗣倒濉某删透惺俏易鲞@份工作的動力?!?/p>
米飛在當“兔子”時還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跑友,平時相約一起跑步,對他來說是人生一大快事。喜歡旅游的米飛平時還很關注各地的馬拉松賽事,如果應聘上了,可以免費到舉辦地游玩一番,也是不錯的回報。
“我會一直跑,直到我跑不動為止?!泵罪w堅定地說。
不能疏忽安全工作
小林的領跑生涯中,曾有過驚心動魄的一瞬。那是一次在冬天舉辦的馬拉松比賽,她如同平常一樣在前方領跑,突然聽到路邊傳來叫喊聲。她回頭一看,發現一個40多歲的男性選手倒在了地上,臉色發白。
她趕緊通知身旁的“兔子”繼續領跑,她摘下氣球,迅速跑到倒地的男子身邊,確認他的情況,并給他做心肺復蘇,等待主辦方的醫護人員趕來。因為她臨危不亂的急救處理,突發心梗的選手得救了,經過治療后身體無大礙,撿回一條命。
小林說,這種突發情況比較極端,幾乎不會遇到。有些安全隱患卻是每次比賽幾乎都會遇到的。比如有些選手突然打亂節奏去拍照、合影,或是有著名的選手參賽時,路上會有他們的“粉絲”前來加油,有些“粉絲”甚至會朝選手身上扔礦泉水瓶和花束,這些都是很危險的行為,她在領跑時如果發現了,都會及時勸阻和制止。
“跑馬拉松是為了強身健體,如果因為跑馬拉松發生了危險,豈不是本末倒置?安全問題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毙×终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