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澤



遼寧省鞍山市種植南果梨歷史悠久,目前種植面積規模較大,南果梨生產已經成為鞍山市優勢產業之一,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鞍山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近年來,鞍山市南果梨產業按照鄉村振興的要求,全面落實調結構、創品牌、增效益舉措,使之成為鞍山市獨特的優勢資源和靚麗名片。
1 千山區南果梨產業發展現狀
1.1 南果梨產業發展總體概況
千山區南果梨栽培面積達13萬畝,主要集中在唐家房、大孤山、大屯等東部山區,年產量13.28萬噸,年總產值3.14億元,平均畝產值2415元。有果品貯藏保鮮庫856個,可貯藏南果梨3.5萬噸。千山區南果梨生產企業及專業合作社達63家。鞍山南果梨入選中國百強區域公用農產品品牌(圖1),南果梨產業已從單純的種植業初步形成種植產業、旅游產業、加工產業、倉儲物流產業、包裝印刷產業等多個周邊產業集群。
1.2 南果梨生產管理技術體系日趨完善
在唐家房鎮、大屯鎮等南果梨重點產區選擇了一批產業特色突出,示范性、帶動性、推廣性較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南果梨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重點推廣南果梨綠色生產技術、南果梨提質增效集成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果園機械化,引進打草機(圖2)、旋耕機、彌霧機等新裝備,建立高架噴灌演示裝置試驗示范基地[1]。
1.3 南果梨深加工產業創新發展
為延伸南果梨產業鏈條,千山區部分農業企業嘗試開發南果梨酒和飲料等系列產品,提升南果梨附加值,促進南果梨產業多元化、精品化發展。聚鑫南果梨合作社、戀農公司等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開發了南果梨酒、南果梨果干等產品。千山區的南果梨及其加工產品已銷售到北京、上海、河北等地以及省內各大中城市,銷售量不斷增加。
1.4 南果梨產業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
南果梨文化以豐富的內涵,為鄉村旅游、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各鎮村充分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全面進入開發和利用南果梨多元化資源新時代,打造出“春日梨花如海、夏日滿目青翠、秋日紅果壓枝、冬日白雪崢嶸”的不同景觀。每年“五一”前后,漫山梨花競相開放,花滿枝頭,芳香四溢;身處其中,沐春風、賞梨花,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依托千山區南果梨自然生態、田園景觀、民俗文化和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以弘揚和發掘農業文化遺產為抓手,帶動提高了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了鄉村文明新氣象。
2 南果梨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和短板
2.1 南果梨生產環節存在的瓶頸和短板
2.1.1 扶持力度有待加大 近年來,各級政府對南果梨產業發展十分重視,將其作為龍頭產業培育。但投入乏力問題與產業發展需求的矛盾仍十分突出。還存在通過科技項目撬動產業發展力量不夠大,投入力度與發展速度不協調,創新、培育、扶持品牌政策不完善等問題。
2.1.2 南果梨提質增效技術推廣有待加強 雖然千山區農技部門多年來一直進行南果梨提質增效生產技術的宣傳和指導,但部分果農為了降低勞動強度和成本,仍大量使用化肥或者為了搶占市場提前采收上市,大大影響了南果梨的產品品質。另外,南果梨低質園改造項目仍需繼續進行。
2.1.3 機械化智能化生產規模有待提高 南果梨仍存在勞動力成本高、效率低下等問題,與“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綠色生態農業還有很大差距。目前,人工授粉、疏果、打藥、采果成本已經達到每人每天140元,人工成本已達到每千克果2.0元。人工成本偏高使部分果農對果園疏于管理。果農對動力機械、耕整地機械、植保機械、收獲機械、運輸設備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些設施設備并不是空白,但還需針對南果梨生產進一步研發。
2.2 南果梨流通環節存在的瓶頸和短板
2.2.1 南果梨集散地設施簡陋 唐家房一帶主產地,在南果梨收獲季節占道經營批發現象大量存在,政府缺乏合理規劃和引導,對南果梨品牌形象、交通安全帶來不利影響,當地政府應合理規劃和引導。大屯鎮腰屯南果梨批發市場已啟動兩年,旺季每天外運貨車300余輛,就南果梨單品來說成為全國最大的南果梨批發市場,但信息、物流、包裝等配套設施還極度缺乏。這些南果梨集散地在全省、全國知名度不高,品類單一,更談不上以南果梨產業帶動本地及周邊其他農產品銷售。
2.2.2 果農互聯網銷售意識薄弱 近年來農產品銷售逐漸興起,各大電商積極布局了阿里生鮮、京東生鮮、美團掌魚等平臺,農產品搖身一變,成了互聯網沖鋒兵。生鮮已成為電商的最后一塊肥肉,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生鮮電商行業發展的政策,試點“生產基地+城市社區”的農產品直配模式。在此背景下,果農缺乏互聯網意識將錯過南果梨走向世界的發展良機。
2.2.3 物流企業對南果梨產業支持力度小 南果梨等生鮮產品對物流技術要求較高,成本也較普通物流高。政府對本地郵政、快遞、物流企業運輸南果梨產品扶持和鼓勵政策力度不大,制約了南果梨互聯網銷售渠道的發展。
2.3 南果梨產業延伸環節存在的瓶頸和短板
2.3.1 南果梨加工產業發展緩慢 龍頭企業嘗試開發出了南果梨果汁、南果梨醋、南果梨酒、南果梨果脯果干等產品。這些產品雖受歡迎,但均有不足,普遍存在香氣流失、易褐變等問題。
2.3.2 帶動休閑農業作用不明顯 我國對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重視程度的提高,為綠色鄉村旅游業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以探求農業文化遺產為主要旅游訴求的旅游觀點尚未形成。需要進一步推動南果梨休閑旅游項目,使其具備民族性、藝術性、神秘性、多樣性、互動性等特征。當前南果梨休閑農業還是以個體農家院為主,沒有形成景區化運營,對周邊旅游市場還沒有進行合理的調研和制定長期有效的統一市場規劃。運營手段、服務手段落后,不能做到文化特色鮮明、接待服務規范、經營管理科學。
3 促進南果梨產業發展的建議
3.1 加速產業現代化,實施南果梨提質增效工程
3.1.1 南果梨產業全方位提升 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依靠科技提高南果梨的果品品質。不斷研究生態環境對果實品質的影響,提出相應的措施;開展統一性田間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圖3),節省人才財力;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高土壤肥力;探索南果梨的最佳修剪技術,因地制宜地進行整形修剪,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性;科學配置授粉樹,合理疏花疏果,保障豐產豐收。
3.1.2 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建立健全農業標準體系,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評估和檢測能力,建立農產品全過程追溯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平臺。
3.1.3 加強科技扶持 發揮好農業專家和科技骨干的作用,加強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建議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果樹所、北京植物研究所、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中心等科研單位組建鞍山南果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開展南果梨提質增效技術的攻關和推廣工作。
3.2 加速產業信息化進程,實施智慧農業推進工程
3.2.1 建設農業大數據、互聯網+平臺 擴大現有京東商城南果梨千山館、南果梨微商平臺等的運營規模,大力發展南果梨電子商務。建議探索在大屯鎮等南果梨主產區建設南果梨電商谷,在甘泉鎮建設南果梨等農產品電商物流園區。對電商銷售南果梨產品物流費用給予補貼,降低互聯網銷售成本,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圖4)。
3.2.2 發展智慧農業 推動先進技術與南果梨的生產加工、管理服務的深度結合,加大對果園農機具、植保無人機等機械設備的推廣普及力度,提高農業現代化、信息化、便捷化的水平。
3.2.3 加強營銷培訓 充分利用各種農民培育課程,開展市場營銷及互聯網銷售培訓,拓寬南果梨銷售渠道和更新銷售理念,促進農民增收。積極發掘發現培養身邊南果梨經紀能人,充分發揮其在南果梨產品銷售方面的特長,為推進南果梨線上線下銷售齊頭并進奠定基礎。
3.3 加速產業集群化進程,實施南果梨產業鏈延伸工程
3.3.1 延長產業鏈條 創新制度、技術和商業模式,弘揚具有本地特色的南果梨文化,深度開發南果梨文化周邊產品。依托農村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特色溫泉等資源,著力打造休閑農業集聚區。將南果梨主產區建成集科技農業示范、田園風光展示、旅游休閑觀光、農村生活體驗、特色民俗接待于一體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示范區[2]。
3.3.2 推進加工業建設 引導企業開發宣傳南果梨酒、果干等新型加工系列產品,提升南果梨附加值。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收購、兼并、參股、租賃、產業鏈延伸、品牌聯盟等多種形式進行重組整合。提高農民在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利益分享比例。
3.3.3 推進南果梨地域品牌建設 實施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牌戰略,進一步加強南果梨相關產品品牌培育。政府支持經營主體申請品牌認證和注冊商標。利用各種媒體推廣南果梨及其深加工品品牌。積極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建設南果梨批發市場,完善軟硬件設施。維護品牌公信力,嚴厲打擊損害南果梨品牌形象和聲譽的違法行為。
參考文獻
[1] 姜楠.千山南果梨產業發展情況介紹[J].新農業,2023(2):37-39.
[2] 黃明貴,龍海,等.桂林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研究[J].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2019,19(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