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雄 羅梓橋
摘 要 新時代十余年來,中小學校黨組織的自身建設和黨組織的領導、管理工作都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并取得歷史性成就。邁上新征程,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章等黨內法規制度所規定的新任務。應以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為關鍵點,以破除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中的不良傾向為著力點,以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為落腳點,使中小學校黨組織更好地發揮領導作用,全面提升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質量水平,更好地服務于學校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新時代黨的建設;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中小學校內部治理
作者簡介 李斌雄,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內法規研究中心、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特邀研究員;羅梓橋,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既關系到黨長期執政的根基,又關系到黨對教育事業全面領導的成效,還關系到教育強國和教育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實現。“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1]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確立的目標任務。2022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指出:“要把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重要內容,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學校教書育人的堅強戰斗堡壘。”[2]那么,新時代十余年來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取得了哪些新進展?邁上新征程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須貫徹落實哪些新要求新任務?為踐行好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必須實現的基本要求,在中小學校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使中小學校黨組織成為有效實現黨的全面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應當采取哪些新舉措?對這些問題,目前學界尚缺乏相關研究。本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指導,結合新時代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實際,對此作出初步探討。
一、新時代十余年來中小學校
黨的建設工作的新進展
新時代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涵括了各級黨組織對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領導、管理、監督,中小學校黨組織的自身建設,及中小學校黨組織在學校內部治理過程中所發揮的領導、組織、管理、監督、教育作用。新時代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在以下幾個方面都取得了歷史性進展和成效。
(一)各級黨組織加強對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領導、管理和監督
新時代以來,中央和地方各級黨組織不斷強化對中小學校黨組織的領導、管理和監督;同時,中小學校黨組織作為學校全部工作的領導核心,在學校各項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領導、管理和監督作用,如此構成縱向貫通的黨組織領導工作體系。第一,領導主體逐漸明確。“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3]資料顯示,2016年,全國公辦中小學校有黨員350萬名,約占教職工總數的31%,且這一比例隨著年份不斷增加。基層黨組織在全國公辦中小學校中普遍建立并全面覆蓋。黨全面領導教育工作,各級黨組織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小學校貫徹落實,學校黨組織集體討論決策學校內部“三重一大”的事情,并在學校的教學管理中發揮著堅強的戰斗堡壘作用。第二,領導關系逐漸理順。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領導主體與中小學校內領導主次關系不明晰的狀況得到改善。縣級以上地方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或教育行政部門黨組織領導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在學校內部,學校黨組織在學校方向性、根本性、原則性問題上履行領導管理職責,黨組織書記是學校“一把手”,校長在黨組織領導下負責具體的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第三,領導體制逐漸完善。中小學校的領導體制從校長負責制轉變為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中小學校以建立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為重點,健全制度機制,強化基礎保障,把握實施要求,穩步推進領導體制改革。學校內部黨組織和校長厘清權責,分工合作,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中小學校領導體制。
經過新時代十余年來的持續努力,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中黨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的問題得到解決。在校外,地方各級黨委及相關部門黨組(黨委)對學校的領導有了組織依托;在校內,中小學校黨組織充分發揮領導作用,推進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二)中小學校黨組織全面加強自身建設
新時代以前,部分中小學校黨組織政治建設乏力,思想建設薄弱,組織管理渙散,不正之風蔓延,領導紀律松弛,制度剛性約束不足,腐敗現象時有發生。新時代以來,中小學校黨組織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管理,各方面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各地中小學校黨組織加強政治建設,提升黨員干部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和執行力,引導干部隊伍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加強思想建設,提升黨員教職工思想理論素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培育干部隊伍。加強組織建設,規范黨的組織生活,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等多項組織活動制度,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加強作風建設,持續糾治作風、校風、教風、學風突出問題,作風建設常態化、制度化。加強紀律建設,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制度,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加強制度建設,學校規章制度與黨內法規制度相銜接,嚴格落實學校黨組織書記和校長定期溝通制度,黨務公開、校務公開制度,領導干部定期向黨組織報告工作制度。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以正風肅紀反腐為重要抓手,持續發力縱深推進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各省市縣相繼開展中小學校作風與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謹防教育腐敗。
新時代十余年來,中小學校黨組織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4],聚焦思想從嚴、管黨從嚴、執紀從嚴、治吏從嚴、作風從嚴、反腐從嚴,解決黨組織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將黨組織建設得更為堅強有力。
(三)中小學校黨組織在學校領導和治理中發揮有效領導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前,一些地方黨委和教育部門黨組對中小學校的領導弱化,學校內部黨組織的領導作用沒有落在實處。經過新時代十余年來的不斷努力,中小學校貫徹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學校黨組織在學校領導和治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中小學校黨組織全面領導學校工作,涵蓋教學、德育、體育、科研及管理,關涉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黨組織負有抓好政治方向、決定重大事項、開展思政工作、加強基層黨建等領導職責。新時代以來,中小學校黨組織重新理順體制機制,“學校黨組織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5],黨組織會議集體討論決策重大事項,黨組織班子成員妥善分工職責,推進黨組織各項工作的有效展開;同時,采取培育管理人才、嚴密組織體系、加強制度建設等措施為黨組織的作用發揮提供堅實保障。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制度得以順暢執行,領導、組織、管理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學校管理效益逐步增加。
經過新時代十余年來的不懈努力,中小學校黨組織的領導力增強,治理效能提升,“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發生根本性改變。中小學校黨組織成為增強黨的基層教育領導力的重要基礎,引領學校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二、新時代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新任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6]。新時代黨的建設工作需要中小學校立足自身實際堅定不移推進黨的建設工作,完成時代賦予的新任務。
(一)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基本要求
現行黨章中規定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建設六項基本要求,并明確指出黨的建設的重點任務和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任務。
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務必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目標指引下,加強黨對中小學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始終貫徹落實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調動中小學校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在中小學校黨組織中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中小學校黨組織的建設質量。把中小學校黨組織建設成為始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領導學校治理、推動中小學校改革發展、團結動員師生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的堅強戰斗堡壘。
圍繞黨的建設基本要求,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基本任務有以下幾點。第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學校黨組織要把準正確政治方向,不斷提升黨員教職工的政治覺悟與政治站位,服務于黨的中心任務的實現。第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在具體的領導管理工作中切實執行黨的思想路線。第三,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加強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鍛造高素質黨員、干部和人才隊伍。第四,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團結奮斗。第五,堅持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學校黨組織堅持集體領導,發揚黨內民主,實現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第六,中小學校黨組織要堅持從嚴管黨治黨,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推進學校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二)提升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質量
“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7]新征程中小學校黨組織要積極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以高質量的基層黨組織建設促進學校治理效能提升。
一是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邁向新征程,必須進一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在目標、內容、方法、評估等層面形成有效治理。第一,管黨治黨目標上,根據全面從嚴治黨目標要求,學校黨組織應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將長期目標分解為易操作、便理解的階段性目標,確保學校黨組織始終成為中小學校堅強的領導核心。第二,管黨治黨內容上,在思想教育、干部管理、作風建設等方面從嚴要求,管黨治黨內容務必涵蓋黨的建設各方面各領域。同時,“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8],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第三,管黨治黨方法上,學校各級黨組織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內容上全涵蓋、對象上全覆蓋、責任上全鏈條、制度上全貫通”[9]。第四,管黨治黨評估考核上,在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等黨的建設基礎工作及重點工作中采取量化項目、單項計分等辦法,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相結合,有效激勵“一把手”、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一級帶一級,主體責任有效傳導、層層分解壓實,真正落實好黨建工作責任制。
二是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10],“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11],以及強化政治監督,發揮政治巡視“利劍”作用。基于此,中小學校應當以黨內監督為統領,有效構建學校內部監督體系,形成監督合力,完善監督問責制度;中小學黨組織則需要加大對黨內法規制度的宣傳教育,深刻理解黨內法規制度的權威性,增強黨內法規制度的執行力,將黨內法規制度貫徹落實的實踐舉措轉化為從嚴治黨的政治效果。
(三)依據黨內法規制度開展對學校黨員及校內部黨組織的領導、管理和監督、教育
邁上新征程的中小學校黨組織應當全面落實黨內法規對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的一系列規定。《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強調:“切實把抓好黨支部作為黨的組織體系建設的基本內容、管黨治黨的基本任務、檢驗黨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標準。”[12]中小學黨組織要嚴格貫徹落實這一條例,重視黨支部、善抓黨支部,將黨支部建在教書育人第一線,實現支部建設同業務活動緊密聯結,推進黨建引領下教育教學的提質增效。
《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明確規定了黨員教育管理的內容、方式、程序,規定黨員教育的基本任務和目標要求。新時代中小學校黨組織需按照這個條例的規定,完善黨員管理的制度建設,將黨員教育管理作為黨的建設基礎性經常性工作,鼓勵黨員自我教育,增強黨員教職工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觀念,由此提高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激發黨組織生機活力,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三、新時代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新舉措
邁上新征程,中小學校黨組織要“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13],采取多項有益舉措,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政治功能、組織功能和領導作用,助推新時代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以推動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為關鍵點,健全領導制度、管理體制與工作機制
中小學校黨組織要深入理解并貫徹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不斷加強制度體制機制建設,以規范、完善的制度機制保障領導體制的改革。
一是健全學校黨建工作的領導機制。明確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內涵、作用及落實機制,深入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完善決策機制,厘清黨員大會、支委會、黨委會等議事權限、程序、原則,學校教職工依托教職工代表大會發揮民主參與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機制,召開黨政部門負責人碰頭會、黨政聯席會,加強領導班子成員的溝通,保證學校工作在黨的領導下有序開展。落實治理機制,遵照“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要求,將黨支部建在學科及年級組上,黨支部將更好地結合學科教研組和年級組實際落實決策部署、布置具體工作,扎實推進黨員教職工集中學習、教育教學工作、師德師風建設。將黨組織的領導縱向貫徹到底、橫向貫徹到邊,在支部活動和教研工作中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二是理順學校黨建工作責任制。一方面,細化學校黨建工作任務分解,分管領導分管黨建工作,黨務工作人員負責黨內日常事務和具體的黨內管理活動,確保責任傳導、落實到位。另一方面,實現學校黨委統籌抓、黨委書記帶頭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和黨務人員直接抓,構建齊抓共管的基層黨建工作格局,保證學校黨組織穩穩抓牢教育。
三是完善學校黨建工作的制度保障。一方面,修改完善學校章程,將黨組織對學校的全面領導寫入學校章程,結合辦學特色和實際,明確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機制。另一方面,健全配套制度,嚴格落實黨委領導班子聯系學校制度、校級領導干部學年述職述評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教職工參與管理和民主監督制度,等等,以完備的制度體系保障黨建育人動力的釋放。
(二)以破除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中的不良傾向為著力點,提升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質量
新時代以來,中小學校逐步重視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組織功能與領導作用,但部分學校對黨建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把握不足,導致學校黨的建設工作出現不良傾向。如黨建與業務“兩張皮”,黨的建設工作未能有效引領學校各項工作,難以轉化為學校實際治理效果和育人效應;黨內生活政治性、原則性、戰斗性不足,市場化的利益觀和多元化的價值觀對學校部分黨員教職工帶來負面影響,黨支部生活出現急功近利現象;形式主義現象仍較突出,部分學校黨建工作沒有落在實處,監督檢查過于頻繁、黨建活動做表面文章,既消耗了黨組織力量,還影響了學校工作的有效開展,等等。
為解決上述問題可采取以下舉措。一是抓好學校黨建工作班子建設。黨組織書記、校長以上率下,起帶頭示范作用,提高學校黨員領導干部的理論認知和實踐水平。深入貫徹執行《中小學校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加強中小學領導人員的選拔、任用、考核、激勵、監督、退出等工作,在中小學校“建設一支符合好干部標準的高素質領導人員隊伍”[14]。培育高水平的黨員干部,定期舉辦黨務工作者培訓班,加強各地中小學校黨務工作者的經驗交流,業務、黨務兩手抓,在提高業務工作水平的同時,于黨務工作中打開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創新工作方法,積極推進黨建工作規范化。二是創新實施“黨建+”工程。以黨建為引領,黨建帶團建,黨建帶隊建,黨建帶師德師風建設,黨建帶教學教研,學校工作在黨建的引領下開展,實現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保證“黨建+”在教育領域的高質量展開。三是打造特色黨建品牌。落實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鼓勵倡導中小學校打造高質量、有創新、具特色的黨建育人品牌,以黨建好品牌拉動學校教育影響力,聯動家庭、社會形成協同育人效應,充分發揮黨建對教育的賦能作用。
(三)以構建中小學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為落腳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校黨的建設工作質量水平的檢驗標準實質體現在立德樹人水平上。學校黨組織要不斷改進工作,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完善管理和教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斷提升學校黨的建設工作質量水平,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是打造業務能力精湛、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良好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首先,重視政治理論學習,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健全教師理論學習制度和培養體系,在黨支部組織下定期開展集中學習,做到育人者先育己。其次,加強黨支部建設,通過開展黨支部日常活動、黨員教師與非黨員教師的溝通交流,發揮黨組織聯系群眾的重要作用。再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在教師聘用、管理、考核、監督、懲處、激勵等各方面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完善師德師風激勵機制,改進師德師風考核機制,建立多方參與的師德師風監督機制。失責必問、問責必嚴,使教師在教學管理中把準價值導向,實現“五育”并舉。
二是以黨建為引領辦好新時代思政課。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首先,推進新時代黨領導下的大小學思政課改革。以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為方向,以黨建引領為動力,積極構建大中小一體化育人體系,縱向銜接各學段思政課,橫向貫通勞動價值、健康價值、道德價值和審美價值追求,讓黨的建設真正融貫于大中小一體化育人體系機制中。其次,發揮黨組織統一領導作用、思政課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和不同學段特點,科學設計教學目標、落實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使思政課“活”起來。再次,統籌資源,拓展思政課教學陣地。實現教室小課堂、校園隱性課堂、社會大課堂、網絡新興課堂的結合互補,做好“大思政課”,多形式、多渠道開展思政育人工作。
參考文獻:
[1][6][7][10][1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7,63,67,65-66,66.
[2]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N].人民日報,2022-01-27(1).
[3]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2.
[5][13]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R].人民日報,2022-01-27(6).
[8]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N].人民日報,2016-11-03(5).
[9]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一刻不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保障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N].人民日報, 2023-01-10(1).
[12]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N].人民日報,2018-11-26(1).
[14]中共中央組織部 教育部 關于印發《中小學校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EB/OL].[2024-02-29].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319/zb_2017n/2017_zb02/17zb02_wj/201701/t20170123_295587.html.
責任編輯︱李亞靜
*本文系教育部2023年度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項(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兩個確立的重大意義研究”(23JD20007)的研究成果。通訊作者:羅梓橋;聯系方式:lzq1030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