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惜春"/>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宋侃

沈周,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人稱白石先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中期畫家,明四家之首,吳門畫派的創始人。畫技精絕,于大小畫幅、粗細用筆、水墨淺絳皆能熟稔。其畫風上承宋元文人意趣,下啟明清畫壇正統。時人贊嘆“風流文物,照映一時”。代表作有《臥游圖》《東莊圖》《廬山高圖》。
走出教室,來到大自然,我們會發現,隨著農歷四月的到來,冬天的寒氣消磨殆盡了。無論是道路兩旁的樹木,還是田間地里的野草,都變得綠意蔥蘢。但是曾經在春天綻放的那些似錦繁花,卻在夏意初綻時,逐漸凋零了。
暮春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時節,令古人對此發出了深切的慨嘆。歐陽修曾說:“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貫云石也曾說:“問東君何處天涯。落日啼鵑,流水桃花。”而在畫家眼中,暮春時節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我們今天就來走進沈周的《落花詩意圖》,看一看畫家眼中那個隨花落去,無法挽留的春天。
《落花詩意圖》是一幅紙本設色的橫軸畫作,描繪了山間老者持杖獨立的情景。整幅畫面粗看可以分為遠近二景,遠景只有一片隱隱綽綽的群山,故而小橋流水的近景成了全畫的主體。凝神細看,近景又可以分為左右兩部分,以一座簡潔的小橋相連接,顯得分外和諧。畫面左邊是一位老者對著悠悠流水持杖遠眺的場景,老者面前的流水中,幾座汀洲隱隱與對岸相連接。畫面右邊林木與山石相掩映,一派生機盎然的場景。若是再觀察畫面中的山坡,就會驚奇地發現,草地上一簇簇粉紅色的色塊正是一片片繽紛的落英,在周遭的綠意中是那么明亮,也是那么和諧,正是暮春時節的真實寫照。
我們看這幅畫的時候,會感受到一種暮春特有的氣息。畫家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呢?原來,在用筆上,畫家用點筆和皴擦相結合的方式,為顏色的暈染留足了空間,既能將物體的輪廓勾勒出來,又不會顯得呆板。在設色上,畫家用花青、赭石兩色層層暈染近景的草叢和坡石,用色輕柔而不失明艷,有別于初春的鮮嫩與盛夏的濃郁,為我們展現了略有氤氳水汽而又溫暖宜人的暮春風光。
我們能夠從畫面中感受到一層淡淡的哀傷,好像薄霧一般籠罩在山野間。那哀傷從哪里來呢?是山坡上拄杖獨立的那位老者,是他面前的潺潺流水,是他身后的落英繽紛,也是他遠眺的無限關山。
創作這幅畫的時候,畫家沈周已年近八十。在他寫的后記中,曾如此自述作畫時傷懷不已的緣由:“弘治乙丑春,一病彌月。迨起,則林花凈盡,紅白滿地。不偶其開,而見其落。不能無悵然。”對于沈周而言,每一個匆匆而過的春天,都有可能是生命中最后一個春天。于是,他比所有人都更眷戀眼前的春光,而這春光,終究如白駒過隙一般,忽然而已。

▲沈周其他作品:《廬山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