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鼠

古人吃啥大豆制品
大苦:一種先秦時的“豆豉”。《楚辭·招魂》中說:“大苦咸酸,辛甘行些”,大苦或指有咸味和酸味的豆豉。
幽菽:宋代管豆豉叫“幽菽”。菽就是大豆,幽則是發酵豆豉時把大豆放進罐子里“幽閉”。明代楊慎曾記錄:“蓋豉本豆也,以鹽配之,幽閉於甕盎中所成,故曰幽菽。”
黃卷:大豆種子稍稍發芽,再進行干燥加工,就可以制成“大豆黃卷”。《神農本草經》中記載:“造黃卷法,壬癸日,以井華水浸黑大豆,候芽長五寸,干之即為黃卷。用時熬過,服食所需也。”
外國人也愛吃豆制品
納豆:一種頗受日本民眾歡迎的發酵豆制品。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時帶去了不少“甜豉”,這些甜豉就是納豆的前身。
丹貝:一種印度尼西亞特色的大豆發酵食品,也可以翻譯成天貝或者天陪。制作一塊丹貝,需要先將大豆脫皮洗凈,浸泡后再接種根霉菌,接著用寬大的樹葉把這些大豆包裹起來,等待發酵。
泰國風味豆漿:在泰國夜市上,人們喝豆漿就像喝奶茶一樣,會在豆漿中加入各種各樣的小料,比如香蘭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