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5: 本行業在標準數字化方面的實踐及探索
第一、承擔國際國內標準化技術組織, 支撐各部委相關工作
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以下簡 稱儀綜所)是市場監管總局機器可讀標準國際合作組 組長單位和秘書處單位,深入參與了機器可讀國際標 準化各項工作,提出我國機器可讀標準政策建議及實 施指南等。高質量完成了標準創新司與標準技術司委 托的“標準數字化轉型對策與建議”和“機器可讀標 準試點”等研究任務。組織推進我國機器可讀標準體 系建設,同步開展了機器可讀標準的標準研制、試點 示范、應用實施、宣貫培訓等工作,立項了國內首項 標準數字化國家標準《機器可讀標準 能力等級模型》 (標準計劃號:20220904-T-604)。
儀綜所作為IEC/MSB/SWG 14(ISO SMART 標準工作組)的發起單位,組織各國專家開展IEC/ SMB/SG 12數字化轉型與系統方法戰略組工作。
2023年10月由儀綜所專家汪爍聯合華為牽頭發布了 《Smart標準社會與技術趨勢報告》。報告從市場及 經濟視角下調研分析了機器可適用、可讀和可轉換的 SMART標準的趨勢,并詳細給出了能源、航空、質 量基礎設施等典型行業應用實例,試圖從多維度、寬 產業深度提煉SMART標準的實施成果。
儀綜所作為中德SMART標準工作組秘書處單位,通過中德月度會議溝通機制,組織各方面積極參與 ISO、IEC機器可讀標準國際標準化活動,開展機器可 讀標準雙多邊合作和技術交流。儀綜所作為IEC/TC 65 (工業測控和自動化)國內技術對口單位,積極跟蹤智 能制造領域標準數字化和機器可讀工作的最新進展,參 與CDD(公共數據字典)、管理殼、信息模型等相關 工作,并適時將我國的理念、技術融入國際標準。
第二、承擔相關國家科研項目,組織開 展核心技術攻關和標準研制
儀綜所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NQI專項項 目“機器可讀標準共性技術及重點領域國際標準研 究”、市場監管總局重點項目“標準數字化轉型對策 與建議”和“機器可讀標準試點”、工信部智能制造 綜合標準化項目“智能制造測控裝備語義化描述和數 據字典標準研究與驗證平臺建設”,參加國家重點研 發計劃NQI專項項目“標準數字化演進關鍵技術與標 準研究(一期)”等。
基于上述科研項目,儀綜所深入開展標準數字化 和機器可讀核心技術攻關,提出機器可讀標準參考架 構、標準標簽集、公共數據字典、標準管理殼、語義 互操作模型等關鍵技術及應用方法;從制造裝備數據 字典與數據描述、系統集成與互聯互通等方面,全面 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關鍵基礎性標準研究和驗證平 臺建設,形成裝備數字化標準體系、國家工業通用數 據平臺和智能裝備基礎數據平臺等重要成果。
第三、聯合重點企業開展標準數字化軟 件和平臺研發,推動企業應用示范
與北京奔馳聯合建立工信部中德汽車制造裝備 智能運維與標準數字化創新中心,與重慶川儀聯合 建立儀器儀表行業數據字典公共服務平臺,為國家 管網集團開發油氣管道機器可讀標準輔助工具,為 企業全業務流程實現數據集成和機器可讀提供了有 力支撐。
第四、下一步擬開展的標準數字化和機 器可讀相關工作
標準數字化關鍵技術和標準化方面,目前無論是 理論水平還是現實技術條件我們都還處于起步階段, 要真正制定出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標準數字化轉型發 展技術路線圖和工作指南,在優先領域探索機器可讀 標準的實現方式,提升我國在標準數字化轉型過程中 的國際影響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下一步我們將從幾 個方面入手:
首先,充分發揮總局機器可讀標準國際合作組 的作用,進一步推進我國機器可讀標準化工作頂層設 計,有效整合國內有關標委會及研究機構的力量,擬 定推進機器可讀標準體系建設、關鍵技術標準建議、 實施路徑和政策建議,推動國內國際標準研制。
其次,依托現有的標準數字化和機器可讀科研項 目,繼續開展機器可讀標準參考架構、標準標簽集、 公共數據字典、標準管理殼、語義互操作模型等關鍵 技術及應用方法研究,開展行業應用,并積極轉化先 進科研成果為技術標準。
最后,加強國際標準化合作,積極參與、有力推 進IEC/SMB/SG 12、中德SMART工作組等標準數 字化相關國際技術組織的工作,將標準數字化、機器 可讀標準納入雙多邊合作的重要議題,共同探討如何 在國家標準層面推進標準數字化轉型,在行業和企業 層面實質性推進機器可讀標準的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