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嘉磊 胡玉華 余鎮豪 盧檸 黃琴文 王涵詩 吳建彬
摘 要:隨著移動端設備的不斷普及以及數字化發展,掃碼已成為一天當中無法避開的一環,為解決市民一次亮多碼的困 境,一碼通應運而生,化繁為簡。本文通過深入調研一碼通應用標準化現狀,運用綜合標準化方法,基于霍爾三維結構模 型,科學構建一碼通應用標準體系。在一碼通應用標準化建設的重點領域和方向上,提出對策與建議,促進一碼通應用的 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一碼通,標準化,霍爾三維結構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3.009
0 引 言
隨著移動端設備的不斷普及以及數字化改革 的不斷深入,為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水平,集出行、 就業、政務辦理、企業運營等多領域模塊為一體的 一碼通應運而生。通過掃描一張電子二維碼它可以 完成不同應用場景的接入程序,是實現各項事務辦 理的一種機制,其功能的實現依托于一碼通應用系 統。一碼通應用系統是支持個人信息的采集查詢和 使用的軟硬件系統的統稱,一般由一碼通服務、一碼通應用和個人信息服務等方面組成。
2021年3月13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 標綱要作出的“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 政策部署,使得“數據要素”“網絡強國”“數字社 會”“數字政府”等理念逐漸成為經濟發展和國家治 理領域被熱烈討論的話題。為了助推國家治理體系和 治理能力現代化,數字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數字政府、 數字社會建設。2021年以來,北京、浙江、福建、廣東 等地開始一碼通的應用。北京的“一碼通乘”、福建 的“福建碼”、杭州的“余杭一碼通”等一碼通貫穿 在交通、醫療、政務、旅游等各個領域,涉及人們衣 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打通健康碼、疫苗接種碼、人 才碼數據的基礎上,實現出行、辦事、入園、入館、就 醫、就餐、創業等多個領域的“一碼通行”。
1 一碼通應用及標準化現狀
1.1 一碼通應用現狀
目前一碼通應用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國內 一碼通應用采用“試點先行,示范帶動”的方式。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有21個地方試行一碼通,主 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發達地區,其功能涵蓋了文化旅 游、公共交通、社區服務等多個領域。一碼通通過 整合多個服務模塊,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 區域發展,推動了各地區的數字化城市建設。
北京、深圳等地的一碼通主要應用于交通領 域,旨在方便當地市民的交通出行;西安、遂寧、潼南 等地的一碼通主要應用于醫療領域,讓市民的就醫 更快捷、更方便;杭州濱江則采用了平安工地一碼 通,使得智慧化管理與工地便利服務相結合,對全國 的建筑行業智能化發展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江蘇、 甘肅、廣東廣州、重慶巴南、湖南岳陽、湖南常德、四 川綿陽、長春南關等地的一碼通則是體現在政務方 面,包括惠企、惠民服務,使得企業、市民在社會中享 受更便利更舒適的待遇;廣西的生態環境一碼通則 能夠有效地加強當地對生態環境的治理與管理。
總的來說,我國各地一碼通的應用大多以交 通、醫療、建筑、政務、旅游等單個領域內適用為 主,適用場景有限,針對性較強。而浙江為一碼通 試點省份之一,其余杭一碼通憑借功能種類多和應 用范圍廣的特點,獲得較為顯著的效果。在2021年 浙江省建設了一體化數字資源系統,又通過該系統 統籌整合全省政務數字應用、公共數據和智能組 件等數字資源,建成了省市縣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 據平臺。浙江的一碼通試點依托于該數據平臺而建 成,由數據資源管理局牽頭,協同多個部門共同打 造的便民應用一碼通,成為該領域內標準化建設的 “領頭羊”。
1.2 一碼通應用現存問題
1.2.1 政府跨部門協調難
一碼通的應用需要多個政府部門共同參與,需 要打破原來各部門的利益阻隔,實現跨部門跨領域 的業務整合,最終實現信息的共享共用。各部門已 經建立起相對成熟獨立的信息系統,形成自成一體 的數據庫,各部門各領域存在一定的數據壁壘,導 致部門之間的數據信息難以進行整合,政務服務和 公共服務數據難以得到有效的共享和利用。
1.2.2 應用場景不完善
目前各地的一碼通以政務服務、生態環保、醫 療服務等單個領域為主,如湖南常德的“惠企政策 一碼通”、廣西的“生態環保一碼通”,針對性較 強,但受到頂層規劃或者技術的限制,這些碼適用 場景有限,缺少了綜合場景的應用[1]。而福建、遼寧 沈陽、安徽合肥、河北承德、山東青島、杭州余杭等 地的一碼通則是涵蓋交通、醫療、政務、教育等多 個領域,整合資源較多、使用場景較廣,可為一碼通 在應用場景的創新拓展方面提供寶貴的參考價值 與實踐經驗。
1.2.3 服務平臺穩定性弱
用戶在使用一碼通時,易出現點擊個人二維碼 無響應、錯誤鏈接到其他頁面等問題,導致無法正 常打開個人二維碼,使用戶使用體驗感不佳。由此可見,平臺的穩定性仍有待提高。同時,由于一碼通 服務平臺涉及多個第三方應用,在用戶使用過程中, 平臺連接到其他應用過程中時會出現卡頓、連接不 穩定等現象,平臺與應用間的兼容性亟需提高。當 一碼通服務平臺遇到突發狀況如網絡波動、系統崩 潰時,相應的應急措施啟動實施較慢,這說明在技 術人員培訓、軟硬件設施管理等系統運維管理層面 還有待加強。
1.3 一碼通應用標準化現狀
1.3.1 技術標準不統一
由于國內一碼通的應用范圍和適用對象不同, 涉及一碼通的技術標準也各不相同。在第三方應用 接入技術規范方面,有宿州市的DB3413/T 0013—2022 《居民服務一卡通服務平臺 接入技術規范》,杭州 市的DB3301/T 0366.3—2022《一碼通應用規范 第3部 分:服務要求》等相關標準。面對不同應用場景的接 入,沒有統一的接口規范,容易導致第三方業務服務 不穩定。在編碼規則方面,宿州市的DB3413/T 0012— 2022《居民服務一卡通服務平臺 數據編碼規范》、杭 州市的DB3301/T 0366.1—2022《一碼通應用規范 第1 部分:通用要求》都對一碼通的編碼規則有不同的要 求,缺少統一的編碼標準規范,在信息安全、二維碼 的識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隱患。
1.3.2 一碼通應用標準體系尚未建立
目前我國一碼通應用標準化研究仍在起步階 段,發布的相關標準較少,其中杭州市發布的地方 系列標準DB3301/T 0366.1—2022《一碼通應用規 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DB3301/T 0366.2—2022 《一碼通應用規范 第2部分:管理要求》、DB3301/ T 0366.3—2022《一碼通應用規范 第3部分:服務 要求》對一碼通應用在數據存儲、信息安全、系統 運維等方面規定較為全面,彌補了一碼通應用中部 分標準的缺失,但仍未能形成科學的、系統的標準 體系,不能有效指導一碼通應用標準化工作的開 展。亟須構建一個成熟的標準體系對國內一碼通應 用進行規范和統一。
2 一碼通應用標準體系三維模型構建
2.1 理論基礎
標準體系結構復雜,一個領域內所有標準都存 在著客觀的內在聯系,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 互補充和銜接,進而構成領域內的標準體系。標準 體系包含多個層次,涉及多個階段、多個領域,需要 科學的方法,才能建立層次適當、結構清晰、全面 成套的標準體系[2]。
1)霍爾三維結構理論。它是將系統工程的全部 過程按性質劃分,形成由時間維、邏輯維和知識維 而組成的立體空間結構。該理論被應用于全球范圍 的大型復雜系統的規劃、組織及管理,在標準體系 構建過程中已得到較多應用。本文借鑒該理論,將 標準體系分列為3個維度。
2)總體架構方法論。它描述了業務、信息、應 用和技術互動的整體構想,包括技術基礎設施層、 數據描述層、系統與應用層、信息流及其關系、業 務流程。該理論已成為普遍采用的復雜系統設計與 實施的理論和工具,用于整體架構和頂層設計,為 標準體系模型的對象類型維的設計提供支撐[3]。
2.2 一碼通應用標準體系的三維模型
本文立足上述理論,構建了一碼通應用標準體 系模型,如圖1所示,即5個層級、3個種類和7個對 象;結合3個維度,全面協調各個標準之間的相互關 系,從而對整個標準體系進行有效分析。
2.2.1 層級維度體系
標準類別按照標準級別劃分可分為國際、國 家、行業、地方、團體、企業標準等。本文基于《標 準體系構建原則和要求》(GB/T 13016-2018),根 據標準發布機構的權威性,將層級維度設置為國家 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 并進行分析。
2.2.2 種類維度體系
一碼通作為服務方式,可根據《服務業組織 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標準體系構建》(GB/T 24421.2—2023)中的服務業標準體系結構,將一碼 通應用標準體系分為通用基礎分體系、服務保障分 體系、服務提供分體系3個種類。
2.2.3 對象維度體系
一碼通應用是一個系統工程,其業務活動涉 及了基礎設施、數據收集、數據處理與應用、運行 管理等多個環節。本文結合一碼通自身和總體架構 方法論,參考EA模型,從信息系統整體架構的角度 對其進行梳理,將整個一碼通分為基礎設施、統一 碼、應用前端、應用場景、專題數據庫、公共數據平 臺、業務流程7個方面。
3 一碼通應用標準體系內容
3.1 總體框架
基于霍爾三維結構理論,針對一碼通應用過程 中的每個環節,考慮其人員、管理、技術等層面,按 照標準體系構建的原理和方法構建其運行的標準 框架,將該標準體系設計為基礎通用標準分體系、 服務提供標準分體系和服務保障標準分體系3個子 體系。
3.2 基礎通用標準分體系
通用基礎標準對一碼通應用標準體系中的服 務提供標準和服務保障標準具有指導和制約作用, 是具有廣泛指導作用的標準,主要包括了術語與定 義、符號與標志等內容。
3.3 服務提供標準分體系
服務提供標準分體系主要包括了服務實現標 準、運行管理標準和服務評價與改進標準。
(1)服務實現標準。該部分主要圍繞當前一碼 通的功能進行分類,分為基本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 兩部分。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涵蓋了一碼通在便民服 務、教育服務和生活服務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了一 碼出行、一碼通辦、一碼入園、一碼就醫、一碼入學 等多種服務類型。政府服務標準則關注政府與居民 及企業之間的互動,提供行政許可、政務辦理、數 據共享等方面的服務,主要包括一碼通辦、數智政 協等。后期隨著一碼通功能的不斷完善,該部分可 以隨時擴充和調整,為后期一碼通應用標準體系的 推廣和適用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運行管理標準。該部分是為保證一碼通 應用過程中的服務質量,對服務運行過程中的規 劃、設計、實施和控制進行管理而收集、制定的標 準,包括人力保障、平臺保障和制度保障。
(3)服務評價與改進標準。該部分包括了從服 務準確性、有效性、響應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用戶 滿意度多個評價角度出發,對一碼通服務質量的日 常監測、服務績效評估、平臺運行情況評估等方面 的相關要求,并對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服務進行改進 而收集、制定的標準。
3.4 服務保障標準分體系
服務保障標準分體系是指根據服務保障的不 同方面,將標準劃分為不同的分體系,以確保服務 的高質量和安全性。其中包括數據安全、安全與應 急和運維管理標準。
(1)數據管理標準。該部分包括數據規范標 準、數據交換標準和交換數據存儲標準。數據規范 標準包括明確信息資源分類、數據元規范及數據格 式規范等,形成標準數據進行交換。數據交換標準 明確規定了數據交換的方式,包括接口方式、文件 資源等,還明確了數據的交換內容等。交換數據存 儲標準是對交換的原始數據進行存儲的規范,規定了數據分類存儲時的數據結構,建立數據在業務流 程之間的流轉聯系,用于構建各種數據庫之間的關 系,為數據資源的應用打下基礎。
(2)安全與應急標準。該部分是為了確保一碼 通系統的安全性和應急響應能力而制定的一系列 規范和標準,旨在預防和應對安全風險、確保信息 安全、保障用戶權益。其主要包括數據安全、網絡 安全、物理安全和應急與響應。
(3)運維管理標準。該部分是對平臺的設備和 軟件系統進行監管,對運行維護機構、制度、人員 和流程等作出基本要求,規范應急處置流程,展現 運維結果、質量、系統使用效能等內容與要求。其 主要包括了平臺運維、運維監控等標準。
4 建議與對策
4.1 加強合作與共享
一碼通應用的發展需要優先解決政府部門間 的內部阻隔,保持協作關系,增強各部門之間的聯 動,利用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打破政府部門間的 數據壁壘,推進政府部門數據和信息的整合與共 享,促進一碼通功能的完善和提高辦事流程的效 率。同時政府部門應加強與相關企業和機構的合 作,共同推動一碼通應用的發展和創新,共同開發 和落地一碼通應用解決方案,提高一碼通應用的綜 合能力。
4.2 完善應用場景
在一碼通應用開發和實施過程中,應注重用戶 切身實際的現實需求,做好現有應用場景的推廣, 加強掃碼點位的布置,增強一碼通應用的覆蓋面, 不斷完善一碼醫療、一碼文旅、一碼出行、一碼文旅 和一碼通辦等現有功能的同時,在未來社區等新興 領域內拓展新的應用場景,使一碼通能夠可以有效 地滿足用戶需求。
4.3 推進一碼通應用標準體系建設
依據一碼通應用標準體系建設目標,聯合政府 相關部門,加快研制標準體系中空缺的核心標準, 如數據存儲、數據交換、接口規范等標準。同時加 強一碼通相關標準的培訓和推廣工作,推動標準的 落地實施。根據標準實施情況,建立標準體系動態 更新完善機制,制定標準實施情況效果評估制度, 根據評估結果及時修訂完善相關標準,不斷優化一 碼通應用標準體系,保證標準體系與一碼通應用發 展的同步適應。
參考文獻
林文河.福建省一碼通辦的實施路徑研究[J].福建電 腦,2022,38(12):53-56.
祝海龍,張丹武,劉建釗,等.基于霍爾三維結構的建 筑垃圾綜合利用標準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建材科 技,2019,28(2):7-8.
郭路生,劉春年.大數據環境下基于EA的政府應急信息資 源規劃研究[J].情報雜志,2016,35(6):171-176.
作者簡介
袁嘉磊,本科在讀,專業為標準化工程。
胡玉華,通信作者,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質量與標準化 研究。
(責任編輯:張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