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信息化發展往往離不開商品信息的數字化與標準化。商品源數據通過標準化采集處理將商品實物相關信息數 字化,可滿足供應鏈各方對商品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要求。本文研究了商品信息標準化源數據的產生背景、具體內容及存 在問題,并對存在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為企業商品數字化發展提供指引。商品信息標準化源數據對企業打造數字生 態、實現成本控制、提質增效、線上線下融合等方面都具有實質意義。
關鍵詞:商品數字化、標準化、源數據、物品編碼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3.017
0 引 言
當今世界,隨著網絡及電子商務的普及與應 用,商品購物消費更加方便快捷。但是技術的革新 也使消費品行業出現新的問題,許多消費者在收到 在網上購買的商品后,由于產品實物與宣傳中的圖 片不一樣或產品某些屬性與網上店家所宣傳的產 品屬性不同,而索性選擇退貨。消費者在購物前需 要了解到真實完整的商品信息,才能更好地做出購 買抉擇,而物流供應、政府監管、企業誠信等領域 也同樣對商品信息數據質量提出了空前未有的高要 求。
為使數據結構標準、真實可靠的商品信息及時 并準確地提供給供應鏈各方以及消費者,商品信息 標準化源數據服務應運而生。商品源數據通過標準 化采集處理將商品實物相關信息數字化,主要通過 對產品標簽的文字提取、圖片拍攝、尺寸重量測量 等方式獲取商品信息形成以商品條碼為關鍵字的商品屬性信息[1]。商品相關信息由生產企業自主維護, 從源頭把控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商品經過源數據采 集后,其商品信息可以滿足生產方、采購方、物流方 和消費者之間數據交換標準化要求。
《“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加快數字化 發展,推進產業數字化”[2]。為滿足市場對消費品數 據信息的需求,我國推出商品“源數據”戰略,全力 打造基于商品條碼的高質量數據共享中心,推出具 有一定市場規模的數據產品,進一步形成市場數據 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源數據服務工作室[3]。源 數據服務工作室向企業提供標準化商品信息數據采 集和加工服務,幫助供應鏈各方進行信息共享和交 互。源數據服務工作室引進國外自動化的智能采集 設備,使商品信息標準化采集更加高效迅捷,滿足 企業線上線下等各渠道對于商品信息的要求,為企 業拓寬商品銷售渠道。
1 商品信息標準化源數據采集的內容
1.1 協助供應鏈各方創建標準化電子檔案
商品源數據服務工作室將商品實物相關信息 進行數字化,數字化的信息形成了企業產品的電子 檔案,托管的數字信息根據企業需求予以展現,企 業能夠對每一個版本的產品設計一覽無遺,同時, 電子檔案也可作為銷售的電子名片展示給供應鏈各 方。源數據采集包含以下幾個步驟:
(1)在源數據采集平臺生成訂單,聯系企業寄 樣并收貨。使用多維測量儀對產品包裝的長、寬、 高、重量進行測量,測量完成后將數值錄入系統, 提交到中心源數據系統數據庫。
(2)商品圖片拍攝主要是拍攝商品的六個面。 采用3D自動成像智能光箱拍攝產品正面、背面、兩 個側面、頂面、底面,拍攝時可通過計算機自動控 制拍攝角度、光照強度、相機調焦環,單次操作即 可為商品拍照各個位面。圖片拍攝完成后用修圖軟 件按標準要求將圖片裁剪邊緣,模糊或修改無用字 符,調整位置、背景、大小等,確保上傳到數據庫的 圖片為標準尺寸。
(3)最后是產品包裝文字信息的采集,商品源 數據采集需要錄入商品基礎屬性信息、商品特征屬 性信息、自定義屬性信息、中包信息、外箱信息。要 采集商品條碼、GPC分類、品牌、產品系列、商品名 稱、凈含量、商品型號、保質期、生產企業信息、產 品標準號、注意事項等基本屬性,對于食品、飲料、 煙酒、藥品等種類商品還需要采集口味、營養成分 表、過敏原、添加劑等特征屬性。
1.2 協助企業向供應鏈各方共享標準化商品信息
企業常常對接多個分銷平臺,每個分銷平臺商 品信息數據格式不同,標準一致性差,導致很多數 據需要人工重新錄入,消耗企業大量人力資源。源 數據服務工作室采集的商品信息符合國際物品編碼 組織(GS1)商品信息的通用規范,采集完畢后源數 據系統通過全球數據同步網絡(GDSN)自動對接 GS1全球數據池,實現全球數據同步。源數據信息 是標準的商品信息電子檔案,廣泛應用于物流、零 售、追溯、電子商務等領域,有效解決了供應鏈各方 及貿易伙伴間信息交換和共享的問題,促進商品全 球范圍內的流通,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2 源數據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使用商品條碼不規范導致商品數字化信息不準確
部分企業存在商品條碼一碼多物、一物多碼、 條空顏色搭配錯誤、印刷質量不高等問題。如企業 對商品條碼沒有形成有效管理,商品條碼重復使 用,則同一個品牌商,同一個產品,往往會出現很多 套產品信息,維護在不一樣的客戶系統中。不僅導 致維護工作龐大,數據更新不及時,還會引起源數 據采集數據不準確等多方面問題。
2.2 服務現狀與服務對象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企業對商品采集方式及流程具有一定經驗和 見解,但對標準化服務和流程沒有過多涉足。在滿足過往需求的基礎上,企業對服務質量有了更高 的要求,需求從過往對產品的滿意感轉型為滿足 感,要求產品與服務具有更高追溯性、時效性、體驗 性。源數據服務工作室在服務日常工作中需要將積 累的優秀經驗和良好做法,轉化為一套符合國內實 際的服務標準,作為實施服務活動的技術規程,才 能更好地服務企業。
2.3 專業人才缺乏
人才是企業數字化信息化的基礎,而企業普遍 缺乏復合型信息化人才。打造企業數字生態,需要 引進和培養既懂商務管理又懂信息化的專業人才, 但許多中小企業因為制度、資金等各種原因,對人 才缺乏吸引力。解決中小企業對復合人才的需求問 題,才能突破企業數字化、信息化發展的瓶頸。
3 問題的解決措施
3.1 加強商品源數據采集的科普培訓
定期開展標準化源數據的科普培訓,加強對系 統成員進行條碼規范性使用的知識宣貫,加強企業 對商品源數據應用和商品源數據服務過程的認識了 解,從而有效引導企業規范使用商品條碼。
3.2 形成一套規范的服務標準體系,提高商品源數 據服務機構服務水平
中國條碼技術與應用協會發布的T/CABC 1—2022 《商品源數據采集規范》團體標準于2022年1月起實 施,標準為商品數字化信息的真實性、規范性、標準性 提供了準則和根據,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國內商品源數 據工作室服務的整體質量和水平。但是目前行業內未 見商品源數據的相關國家標準以及行業標準,沒有一 套完整的服務標準體系。加強標準體系的建設必能使 源數據服務走得更高更遠。
3.2 加強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
采用聘請專家、舉辦學習會、頭腦風暴、講座 等多種形式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和教育,提高員工 整體的數字化信息化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通 過引入信息化高端人才,打造智能化管理系統,并 派專人定期維護、清洗數據。
4 結 語
零售業的未來離不開標準的產品數據和商品的 身份證,通過商品源數據采集,一方面可以有效改 善企業對供應鏈的管理,提高供應鏈的反應效率; 另一方面,標準化、數字化的商品信息是企業進行 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企業通過進行大數據分析, 即可用較少的技術投入及資金成本,實現人力、倉 儲、銷售端的數據化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只要通 過不斷開展商品信息標準化源數據的采集,企業定 能不斷夯實數字化基礎,打造欣欣向上的數字生 態。
參考文獻
王曉淵,馬琳,程璐璐.標準化的商品源數據:新零售數據 的基礎[J].中國自動識別技術,2020(5):60-62.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 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N].人民日報,2020- 11-09(001).
毛鳳明.構建中國商品大數據生態體系:中國物品編碼中 心商品源數據戰略淺述[J].條碼與信息系統,2016(6):11- 13.
作者簡介
麥華浩,本科,工程師,從事物品編碼標準化研究、標準 制修訂、編碼技術應用、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與管理 等工作。
(責任編輯:張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