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 趙云龍 珠娜 秦益楠 劉旭蕾


摘 要:本文闡述深圳市鐘表產業的發展現狀,并對我國、深圳和國外其他國家標準化現狀進行研究和標準化體系比對, 結合深圳鐘表產業發展現狀和對鐘表示范區以及鐘表企業的實地調查,提出對深圳市鐘表標準體系建設的建議,推動深圳 市鐘表產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鐘表,標準化,標準體系,品牌建設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3.020
0 引 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鐘表 作為奢侈品的代表之一,推動世界奢侈品產業快速 發展。就全球范圍來而言,鐘表行業在經過了不同 程度的大蕭條以后開始逐步復蘇,逐步構成了以亞 洲市場、北美市場、中國香港為代表的3大進口市場 和以中國、瑞士、中國香港為代表的3大出口市場。 隨著高新技術不斷發展和鐘表產業競爭日益激烈, 世界鐘表產業格局受制造業“互聯網+”生產方式 變革影響,不斷出現深度調整。
經過了三十余年的發展,深圳鐘表產業已經成 為世界最主要的鐘表制造與配套產業基地,在國內 外鐘表行業具有領先位置,比如,以深圳光明新區 鐘表集聚基地為主的產業形態高度集聚。但是,由 于鐘表企業對鐘表標準體系建設重視程度不足,部 分企業缺乏自主研發和精密制造技術,使得相關鐘 表產品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優勢。所以,推進鐘表標 準體系建設對于增強企業競爭力和獲取市場話語 權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鐘表產業發展現狀
中國作為鐘表生產和銷售大國,生產的鐘表品 種豐富,性價比高,鐘表產業鏈完整,在技術方面自 主創新能力較強,是世界鐘表的主要供應國之一。目前,中國制造的鐘表在產品技術、性能及穩定性 等方面逐步接近瑞士手表水平,已形成了以廣東、 福建、浙江、山東、天津、上海六大鐘表產區以及四 大梯隊的競爭格局。
2021年,我國鐘表與計時儀器制造業(含鐘表零 配件、定時器及其他計時儀器)工業總產值635億元 人民幣,同比上升32%。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 266個,累計完成營業收入292.59億元人民幣,同比 增長5.06%。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1.54億元人民 幣,同比增長4.07%,營業收入利潤率3.94%[1-2]。
但是,國產鐘表由于缺乏歷史積淀以及有效的 營銷策略,加上瑞士品牌已在國內消費者心中產生 根深蒂固的名表形象,難以擠進高檔表行列,很難 在奢侈品市場上分得一杯羹。此外,與國外鐘表企 業相比,中國鐘表中小企業居多,技術與品牌的缺 失,產品的同質化,設計新意不足,使得國產鐘表只 能在中低端市場上搶占市場份額。對于鐘表企業來 講,仍需加大投入,開發鐘表高端市場。
當前鐘表市場競爭格局變化多端,深圳除個 別鐘表企業較為突出以外,大部分鐘表企業缺乏 自主研發和精密制造技術,缺乏品牌優勢和高附 加值,加之智能手表攜智能制造和互聯網的便利 擠占傳統鐘表市場,嚴重制約了深圳鐘表產業的健 康發展。
2 鐘表產業標準化現狀
2.1 中國
1963年,我國成立了輕工業鐘表研究所,是專 門從事研制、生產各類軍用、工業用、民用計時儀 器、儀表的國家級科研機構。隨后相繼成立了國家 鐘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全國鐘表標準化技術委員 會(SAC/TC 160)、國家輕工業鐘表信息中心,積極 推動了鐘表行業標準化工作。目前,我國鐘表有關標 準主要由SAC/TC 160歸口。伴隨國內鐘表市場的繁 榮發展及政府職能轉變,各地區鐘表行業協會快速 涌現,如中國鐘表協會、廣東省鐘表行業協會、深圳 市鐘表行業協會、義烏鐘表行業協會等行業協會, 都將為鐘表行業標準的制定提供技術支撐。
根據計時儀器的特點,計時儀器專業通用標準 體系主要包括通用基礎標準、通用方法標準、通用 原輔料標準和通用零部件標準[3](詳見圖1)。
根據產品門類劃分,主要包含鐘、表、定時器 3大類,每一類的標準主要覆蓋通用標準和產品標 準,詳細體系內容介紹見表1。
2.2 ISO/TC 114
ISO/TC 114國際鐘表技術委員會,其任務是處 理所有與鐘表制造有關的標準,即與計時器和特殊 的手表、小型鐘和時鐘有關的所有標準,目前共有 參與成員國10個和14個觀察成員國。共有工作小組 3個(CAG 0、WG 1、WG 7)和分技術委員會11個(詳 見表2)。
目前,該委員會下歸口的現行鐘表相關標準共 有34項,其覆蓋領域包括尺寸、技術定義、功能性 (走時精度、防磁、防水、防震)、附件(表玻璃、貴 金屬覆蓋面、表電池)等性能,其標準已被我國、瑞 士、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不同程度采用。
2.3 瑞士
瑞士鐘表產品標準的主管機構為FH(瑞士鐘 表工業聯合會)。FH是代表著全球鐘表專業官方認 證的非營利性協會,代表超過90%的世界鐘表制造 商(成品、手表機心、零部件、外觀件、原材料、設 備、儀器)等生產企業和科研機構,負責制定瑞士 鐘表產品材料、性能、試驗方法等標準。
在瑞士,鐘表的質量標準、測試方法標準主要 源于ISO/TC 114標準。除此之外,瑞士還開展手表 官方認證:天文臺認證[4]和日內瓦印記認證[5],是瑞 士鐘表工業最具代表性的質量認證體系。其中,天 文臺表是經過瑞士官方天文臺測試組織(C.O.S.C.: Controle officiel suisse des chronometres)[6]檢驗合格 的高精準手表,主要測試手表的精度指標;日內瓦 印記是瑞士制表業界最神圣的榮耀,但只限在日內 瓦州政府作商務登記的公司參與,其規定了機心的 制作標準,且標準內容都極為苛刻。另外,由當地手 表品牌公司發起的PPT印記(百達翡麗印記)、QF 認證(Qualite Fleurier)等,對手表的走時精度、制作 工藝等多項指標作了嚴格的規定。需要注意的是, 天文臺認證僅作為精密時計的一個參照,而并非是 強制性標準。據不完全統計,天文臺認證手表只占 瑞士手表總量的3%。
在標簽標準方面,瑞士對手表使用“瑞士制 造”標簽作了嚴格的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將 “瑞士制造”鐘表的標準調整為:最終產品至少有 60%的生產費用發生于瑞士;鐘表裝置至少一半價 值必須由在瑞士生成的部件組成,至少60%的生產 成本發生于瑞士;鐘表和鐘表裝置的技術研究也必 須在瑞士進行。
2.4 日本
日本鐘表產品標準的主管機構為JCWA(日本 時計協會),成立于1948年,職能分工明確,下屬分 支有運營委員會、調查委員會、消費者委員會、技術 標準化委員會(WPT-WG和MRW-WG)、環境委員 會、通商委員、知識產權委員會、事務局等,其中, MRW-WG是日本ISO/TC 114工作單位。
日本鐘表標準主要劃分為產品質量標準和安全 標準兩大類。質量標準主要源于ISO/TC 114,而針 對安全標準,日本環境協會管理事務局專門制定了 有關鐘表商品的安全生產規范,明確規定了鐘表產 品生產過程中有害物質排放、原輔料中有害重金屬 控制、包裝材料成分等事項。
2.5 法國
法國的鐘表產品標準主管機構是以鐘表和微 技術合并的聯合會(CFHM),成立于1947年,涉及 時尚手表和配飾、手表零部件以及有關奢華裝飾的 微技術處理等領域。CFHM除了負責宣傳本國手表 品牌,還參與討論鐘表的標準化規范、法國與歐盟 以及瑞士鐘表業的關系、歐盟鐘表生產國利益的 維護等。目前,法國的鐘表標準體系比較完善。根據 CFHM提供的鐘表標準清單統計,現行鐘表標準已 達80余項,內容覆蓋鐘表基本定義、使用性能、檢 測方法、零部件規格等。
2.6 德國
德國鐘表行業的主管機構主要為德國珠寶和 鐘表協會(BV Schmuck and uhren),全稱為德國珠 寶、鐘表、銀器和相關產業注冊協會,經過多次整 合,最后于1999年成立。鐘表德國國家標準委員會 NA 027-04-08 AA主要開展鐘表標準制定。
德國鐘表標準體系結構與我國、瑞士等國家相 同,主要包括鐘表產品的基本定義、使用性能、原 輔材料、零部件規格、測試方法。關于鐘表的使用 性能、測試方法主要采用了國際ISO、歐盟EN的相 關標準,而針對鐘表的基本定義、原輔料、零部件 規格則按照德國DIN標準。
在產品標簽標準方面,德國對印有“德國制 造”標簽的手表產品設立了非常嚴格的質量規范: 其一,生產公司必須在德國注冊,石英手表需要另 外進行廢棄電子產品回收注冊(EAR注冊);其二, 由于德國沒有本土生產的手表機心,允許使用其他 國家生產的機心,只要遵循高質量標準即可標記為 “德國制造”;其三,所有材料和組件必須符合德國 和歐盟的法律規定,盡可能采用于德國或歐洲原產 地,禁止使用屬于鎳合金組的合金材料,所有使用 的材料都必須印刷附在所生產的手表上;其四,只 有高品質的手表產品才可以標簽“德國制造”,手表 將會根據傳統的鐘表專業規則制造,而在德國組裝 的產品應該在產品中標注,同時它的編碼應該在德國珠寶和鐘表協會注冊。
2.7 英國
英國BSI標準委員會分會STI/53主要負責珠寶 和鐘表的規范和試驗方法標準歸口管理工作,主 要責任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歐洲和國際標準 發展各個階段確保英國利益以及出席相應的歐洲 和國際技術委員會會議,如CEN/TC 283、CEN/TC 347、ISO/TC 114和ISO/TC 174[7];第二,定期審查已 出版的英國標準,以評估當前的相關性,并做好修 改的準備。
目前,該委員會下實施的鐘表標準共有20余 項,主要包括使用性能、原輔材料、測試方法、零部 件規格等內容,均為ISO標準或歐盟標準CEN轉化 而來。
3 深圳市鐘表標準體系建設的建議
3.1 科學構建和完善更嚴格、更先進的標準體系
開展鐘表產品標準走時性能比對之后,我們發 現與發達國家相比,鐘表核心技術標準仍是制約鐘 表發展的短板。因此,一方面,應以國際一流標準 為標桿,如“天文臺認證”“日內瓦印記”的認證體 系等,加快重要基礎標準、核心技術標準和加工工 藝等標準制修訂進度,構建更嚴、更先進的鐘表產 品標準體系,搶占標準競爭制高點,培育國際競爭 合作的新優勢。另一方面,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 工作,加強國家產品標準翻譯、國際標準的采標工 作,進一步加強我國鐘表行業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 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3.2 推動企業積極廣泛參與標準化活動
通過搜索相關標準信息平臺,發現開展自我聲 明公開執行標準的深圳鐘表企業數量不多,仍以大 型鐘表企業為主,大部分中小型鐘表企業對標準化 建設重視程度不足。為此,政府應積極鼓勵中小型 企業以國際一流、行業最高為標桿制定企業內控標 準;針對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一方面,鼓勵其參 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另一方面,鼓勵其將先進的技 術轉化為國際標準,搶占技術標準話語權。
3.3 運用媒體宣傳擴大聯盟標準的影響力
目前,在深圳成立的國內首個跨區域鐘表標 準化技術聯盟已發布一項聯盟標準SZTT/HSTU 009—2017《高精度機械手表》,將有助于推動我國 鐘表制造的標準化進程。但是,聯盟標準的采標率 以及影響力仍有待提高。為此,應充分利用媒體宣 傳,大力宣傳聯盟標準,不斷擴大聯盟標準的影響 力;提高全社會對產業技術聯盟標準的認同度,增 強企業自覺遵守聯盟標準的意識。同時,應不斷完 善聯盟標準及技術規范,將該標準貫穿到產品設 計、質量管理、品牌建設等環節中,從而體現標準 在各個生產環節的增值作用。
4 結 語
過對國內外鐘表標準體系的研究,可為標準 研制和修訂工作指明方向,不斷引導行業、企業重 視標準化工作。政府應加大鐘表行業標準化工作力 度,完善鐘表技術、管理、工作標準體系;加快重要 基礎標準、技術標準和試驗方法標準的制修訂,解 決部分標準標齡老化的問題。以瑞士為標桿,特別 是學習“日內瓦制造”的認證體系,建立具有高于國 家標準的“深圳手表”品牌體系,進一步提升鐘表 產品的美譽度、信譽度和滿意度。與此同時,面對競 爭激烈和需求多樣化的市場,企業要不斷完善以機 心、外觀和組裝生產等為主體的產業格局,打造更 多的知名品牌,促進鐘表產業的健康發展,使“深 圳制造”不斷“走出去”。
參考文獻
中國鐘表協會.2021年中國鐘表行業經濟運行報 告[EB/OL].( 2022-05-19)[2023-08-11].http://www. chinahorologe.com/gooditemdetail.aspx?id=3458.
中國鐘表協會.我國鐘表業有底氣應對風險挑戰[N].消 費日報,2022-05-24(A2).
楊建敏.中國鐘表標準概述[J].鐘表,2003(4):24-26.
至臻天文臺認證, 歐米茄重樹制表行業更高標準[J].鐘 表(最時間),2018(6):25-31.
冷塵羽.日內瓦印記:瑞士制表傳統與傳承的捍衛[J].寧 波經濟(財經視點),2020(1):42-43.
Chapter 5 機心制作[J].鐘表,2023(1):68-75.
標準化機構和組織介紹[J].印刷質量與標準化,2006(10): 32-34.
作者簡介
吳萍,博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標準化體系研究和標 準化應用、品牌建設。
(責任編輯:張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