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個偏僻的村莊里長大。小時候村里窮,都是一些簡單的農舍,農舍里除了床鋪和一兩張桌椅,別無長物。大部分人家連一本書、一張報,甚至一張廁紙都很少見到。因為父親在學校教書,我家倒是有幾本書,為了給母親剪鞋樣,父親還會攢一些廢舊報紙。
有一天,我到比我大一兩歲的堂兄家玩,卻偶然發(fā)現他家是有紙的。
那天因為內急,我急忙跑進他家的廁所里。忽然,在那間廁所的檐頭和墻壁相接的縫隙處,我看見了一卷卷撕得齊整,且很是潔凈的紙片兒,每張大約有一個巴掌那么大,主要是用舊報紙撕碎的,也有一些舊課本、舊作業(yè)本之類的,一看就知這是供他們如廁時使用的。
堂兄一家素以做事精細、特別愛惜物力著稱,廁所里備紙是我在村里別的任何一家都不曾見過的,我心里不由暗暗佩服。可以想見,堂兄一家在平日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收集一切能撿到的廢舊紙片兒,所以才能很好地解決生活中的這一難題。
而我們這些孩子,也因為平時很難找到紙片兒玩,比如折紙三角、紙船之類的,一見到這一卷卷的紙,不禁心動,便抽出一小疊拿走了。后來別的孩子知道了也去拿,一次去的孩子多了,竟把它全部偷走了。而這當然被堂兄發(fā)現了,他有意在暗中守候來捉我們,我們被他抓住后,互相推搡起來,但我們人多,把他推倒在地,然后一哄而散。后來再去偷,已經沒有紙片兒了,大約堂兄家不再往那里放紙了。
現在誰能想到,就為這么一點紙片兒,竟還發(fā)生過這么一番故事呢!如今要什么樣的紙沒有,即便是在鄉(xiāng)村。
發(fā)生偷紙片兒事件五年后,改革開放為鄉(xiāng)村帶來了很大變化,還是在這位堂兄家,有一天,我們共同的親戚來了,我去探望。推開門來,我忽然被迎門的一面墻壁驚呆了,因為幾乎一整面墻壁都貼滿了從香煙盒和舊掛歷上拆下來的各種各樣的圖案,有許多我都根本沒有見過,五彩繽紛,十分好看。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這些有美麗圖案的壁紙都是從哪里找來的?我再一次佩服堂兄一家真的都是有心人,善于變廢為寶,用來美化生活環(huán)境。
我認為,不管堂兄他們再勤快,如果沒有整個社會的進步,沒有經濟發(fā)展帶來的鄉(xiāng)村生活的好轉,也不會隨處可見這么多五光十色的包裝紙、掛歷等,更不會有亮麗的墻面了。
從小時候的一張小紙片,到五彩斑斕的各類物品包裝紙,到如今農村人居環(huán)境大大改善,再到現在盛行的無紙化閱讀,我無端地感到歡喜。
(陜西? ?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