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蕭

前段時間,《長相思》小說及電視劇都非常火熱。其實,在中國古典文學史上,《長相思》算是一個“老字號”和“馳名商標”了。
說它是個老牌子,一點不夸張。其最早出處是《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文采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詩歌不露聲色,信手拈來,把對愛人(或友人)的思念比喻成一端綺、合歡被,新奇而有趣。
到了唐朝,《長相思》迎來了“春天”。李白創作了三首半《長相思》,之所以有半首,指的是《三五七言》,這首詩里有“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如將其命名為《長相思》也無不可。李白的三首《長相思》,第一首詩通過描寫景色、渲染氣氛,抒寫男女相思,似有寄意;第二首詩白描了思婦彈琴寄意、借曲傳情、流淚斷腸、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現了思婦對遠征親人的深情懷念;第三首詩以花和床為意象,賦予情感,抒寫男主人公對心上人的思念。三首詩中均有佳句,像“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等。
唐代另一位“長相思”詩人是白居易,他不僅寫了《長相思》詩,而且創立了《長相思》詞牌,使之綿延千年。白居易寫的《長相思·汴水流》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長相思》創立后,很快成了詞牌里的“明星”,許多著名詞人紛紛加入,形成龐大的“粉絲群”,像馮延巳、李后主、林逋、晏殊、晏幾道、歐陽修、萬俟詠、周邦彥、陸游、劉克莊、劉基、張煌言、納蘭性德等。這份名單很長,再加上前面提到的詩人,大概能頂半部古代文學史了。
為什么這么多文人鐘情《長相思》這個題目呢?以筆者想來,愛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這一點對于情感豐富、細膩的詩人們來說應該更加認同,這就無怪乎他們會用最優美的筆觸來描繪心目中圣潔的愛情了。
(源自《西安晚報》,王傳生薦稿)
責編:王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