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點
摘 要:文章旨在深入研究綠色金融促進物流科技創新的多層面作用。通過對自動化、智能化和環保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分析,實現對資源的精準把控,減少資源損耗。而綠色金融適應時代發展,其通過豐富融資渠道,分散轉型風險,推動相關技術研發與應用、與政府形成綜合支持體系這四個途徑推動物流業的技術創新發展。因此,有必要推動綠色金融同物流業的互利合作,實現物流行業與環境可持續性之間的平衡發展,促進物流行業更加注重環保、創新和社會責任,實現綠色金融與物流行業的共同發展。
關鍵詞:綠色金融;持續發展;物流
中圖分類號:F259.2文獻標志碼: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08.039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deeply study the multi-layered role of green finance in promoting logistics technology innovation. By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automation, intelligen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logistics field, we can achieve precise control of resources and reduce resource loss. Green finance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by enriching financing channels, diversifying transformation risks, promoting relate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nd forming a comprehensive support system with the government. It promot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rough four channel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between green finance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achieve a 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This will help promote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novat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achiev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Key words: green fin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gistics
隨著信息技術載量的不斷提升,通信技術從20世紀90年代的1G到2019年的5G技術,通信信息的上傳和下載速度得到大幅提升,在這種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物流供應鏈對數據的收集和使用可以在各個環節不斷優化供應鏈系統,實現綠色供應鏈效率的不斷提高。伴隨大數據產業落地,在國家提出創新驅動戰略的大背景下,我國物流行業整體對技術創新越來越重視[1]。綠色金融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模式,與物流科技的融合成為推動整個物流行業轉型的關鍵力量。本文將深入研究綠色金融如何通過資金支持、政策引導等手段促進物流科技創新[2],為實現更高效、低碳、環保的物流提供可行性方案[3]。
1 ? ?物流科技創新與綠色金融的概念闡述
1.1 ? ?物流科技創新的概念
物流科技創新指的是在物流領域引入新技術、新方法或新理念,以改進物流運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強可持續性,以及應對市場挑戰的一系列創新活動。這包括在信息技術、自動化、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創新,以推動整個物流行業朝著更智能、綠色和高效的方向發展。物流科技創新的目標是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和智能系統,優化供應鏈、倉儲、運輸等環節,以應對日益復雜和全球化的市場需求。這樣的創新不僅提高了物流業務的效率和可視性,還有助于降低環境影響,使物流過程實現可持續性。
1.2 ? ?綠色金融的概念與特征
1.2.1 ? ?基本概念
綠色金融是指將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納入金融體系和服務中,通過各種金融工具和投資決策,促使資金更多地流向環保友好、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領域。綠色金融旨在實現經濟增長和生態平衡的有機結合,一方面,通過資金配置緩解企業融資約束,進而推動企業綠色創新;另一方面,通過提高地區環境約束力度,增加企業綠色創新的動力[4],通過資金的引導和支持,推動社會經濟的綠色轉型。
1.2.2 ? ?主要特征
1.2.2.1 ? ?綠色債券
發行專門用于環保項目的債券或提供貸款,以募集資金的方式支持可持續發展和綠色項目,募集到的資金通常用于支持降低碳排放、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等與環境相關的項目。發行者通常需要對項目的環保效益進行監測和報告,確保資金用于符合綠色標準的項目。
1.2.2.2 ? ?環境、社會和治理投資
考慮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的投資方法,以確保投資的社會和環境可持續性。
1.2.2.3 ? ?綠色基金
綠色基金是一種專門投資于環保產業或符合一定環保標準的企業的投資基金。投資者購買基金份額,基金經理將這些資金投資于環保領域的股票、債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綠色基金的資金主要用于支持和推動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和項目,包括不同類型的資產,如綠色債券、環保科技公司股票等,以實現投資組合的多樣化。
1.2.2.4 ? ?綠色風險管理
綠色風險管理是一種在金融和投資領域專注于環境可持續性的風險管理方法。它主要關注投資組合中與環境相關的潛在風險,并致力于最小化這些風險,以確保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在推動環保的同時維護財務的穩健性。對投資項目和企業進行全面的環境風險評估,考慮氣候變化、自然災害、資源稀缺等因素,以了解其可能對業務和投資產生的潛在影響。將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納入投資決策流程,以更全面地評估企業和項目的可持續性,確保投資組合符合環保和社會責任的標準。分析與環境相關的財務風險,包括碳排放成本、環境責任成本等,以更好地了解這些因素對財務績效的潛在影響。探索和利用綠色金融工具,如綠色債券和綠色貸款,以支持和投資環保項目,并降低環境風險。
1.2.2.5 ? ?信息透明度和披露
要求金融機構和投資者透明披露有關其環保投資和實踐的信息,以提高公眾對綠色金融的了解。充分披露企業的環保政策、環境目標和實施的綠色項目,以使投資者了解企業在環保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提供有關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信息,包括碳排放數據、社會責任項目、治理結構等,以幫助投資者評估企業的可持續性。揭示企業面臨的與環境相關的潛在風險,如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以便投資者能夠更好地評估這些風險對業務的影響。對于綠色金融產品,如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提供清晰的資金用途說明和環保效益報告,確保投資者了解資金的實際影響。建立定期報告機制,向利益相關方提供有關環境績效、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展等方面的更新信息,以保持透明度和可信度。
2 ? ?物流科技發展現狀分析
2.1 ?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物流網絡技術通過物聯網設備,如傳感器和RFID標簽,實現對貨物的實時跟蹤和監控,使企業更準確地了解貨物位置和狀態。物流網絡技術的路徑規劃系統利用實時數據和智能算法,優化運輸路徑,減少運輸時間和成本。這有助于提高整體物流效率,幫助建立智能化的倉儲系統,實現對庫存的實時監控和管理。這有助于減少庫存積壓,提高庫存周轉率。
2.2 ? ?人工智能在供應鏈中的作用
通過分析大數據,人工智能能夠識別潛在的市場趨勢和需求模式,從而進行更準確的需求預測,幫助企業優化庫存和生產計劃。人工智能算法能夠優化物流路徑,考慮實時交通和其他變量,以降低運輸成本并提高交付效率。通過智能分析歷史銷售數據和實時庫存信息,人工智能可以制定最佳的庫存策略,避免庫存積壓或短缺,而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將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數據整合并可視化,幫助企業更好地監控和管理整個供應鏈流程。利用機器學習和視覺識別技術,人工智能可實現倉庫自動化,提高倉儲效率和準確性。
2.3 ? ?大數據分析的影響
數據分析使企業能夠實時分析海量數據,為決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這有助于優化運輸路徑、調整庫存水平,并迅速應對市場變化。借助大數據分析,企業能夠深入了解市場趨勢、客戶行為和產品需求,從而實現更準確的需求預測,有助于避免庫存過剩或短缺,提高供應鏈的靈活性。大數據分析提供對庫存流動的深入洞察,幫助企業制定更有效的庫存管理策略。通過分析銷售趨勢和季節性變化,企業可以更精準地調整庫存水平。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將分散的供應鏈數據整合并可視化呈現,使企業全面了解整個供應鏈的運作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通過分析實時交通數據、天氣狀況和運輸成本等因素,大數據使企業實現運輸路徑的實時優化,提高運輸效率,降低成本。大數據分析有助于了解客戶的偏好和行為,使企業實施個性化定制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
2.4 ? ?自動化技術的崛起
無人駕駛車輛的興起改變了運輸領域,提高了交通安全性和運輸效率。自動駕駛卡車和無人機在長途運輸和緊急交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自動化機器人在物流中執行不同的任務,如裝卸貨物、搬運貨物,減輕了人力負擔,提高了作業效率。利用自動化技術,訂單處理過程可以更加高效,從訂單生成到配送的各個環節都可以實現自動化,縮短交付周期。
在分揀中心,自動化技術帶來無人化的分揀系統,通過自動分揀機器人和傳感器,實現對包裹的自動分類和分揀。利用機器學習算法,企業能夠進行更智能的供應鏈規劃,根據歷史數據和實時信息做出更準確的決策。
3 ? ?當前物流科技中存在的問題
3.1 ? ?技術不平衡
一些企業無法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導致供應鏈中存在技術應用不平衡的現象,可能加劇行業內競爭不均衡的現象。一些大型企業更容易獲得投資和資源,更早地采用最新的物流科技,而中小型企業則面臨資金和資源的瓶頸。中小型企業在技術轉型方面面臨較大的困難,包括培訓現有員工、更換現有系統等問題,這使他們在采用新技術方面進展較慢。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在了解最新的物流科技進展時可能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這導致他們在選擇適當的技術方案時缺乏全面的了解。
3.2 ? ?數據隱私與安全
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數據隱私和安全性問題變得尤為突出。企業需要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和企業數據,以避免潛在的泄露和濫用。大規模的數據收集和處理可能導致個人和企業敏感信息的泄露,對隱私構成威脅。惡意攻擊者試圖破壞或篡改物流數據,導致誤導性信息的傳播,損害供應鏈的正常運作。目前缺乏統一的數據隱私和安全標準,不同企業采用不同的安全措施,造成安全性的不穩定。
3.3 ? ?成本與投資
引入新技術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對一些中小型企業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成本和投資回報的平衡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采用新的物流科技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包括硬件、軟件和培訓等方面的成本。一些物流科技的投資回報周期較長,這使企業在短期內難以看到實際效益。中小型企業因為規模較小,難以承受大規模的科技投資,從而難以跟上大企業的競爭步伐。
3.4 ? ?倫理和社會問題
隨著自動化技術的普及,一些傳統崗位消失,引發社會關切。如何在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應用中保障員工和消費者的權益也需要深入思考。自動化和機器學習的廣泛應用,導致一些傳統物流工作減少,對相關從業人員構成就業壓力。大規模的數據收集和處理可能侵犯個人隱私權,引發用戶對數據安全的擔憂。物流科技的采用可能導致某些地區或社會群體之間的數字鴻溝加深。
3.5 ? ?標準與互操作性
科技迅速發展,但標準跟不上技術進步,導致不同系統和技術之間的互操作性困難。物流行業涉及多個環節和參與方,缺乏統一的標準是由行業碎片化和不同參與方的需求差異所致。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和互操作性限制了不同系統和技術的整合,降低了整個供應鏈的效率。不同企業采用不同的標準和技術規范,導致系統之間存在兼容性問題,降低了整個供應鏈的效率。不同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難以保障,導致信息無法無縫流通,影響供應鏈各環節的協同運作。
4 ? ?綠色金融對物流科技的促進
4.1 ? ?智能物流規劃
綠色金融支持投資智能物流規劃系統,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優化運輸路線,減少里程、燃料消耗,降低碳排放,從而提高運輸的能源效率。智能物流規劃和電動車輛的投資不僅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也為社會與環境健康帶來積極的影響。未來,行業參與者應繼續合作創新,共同推動智能物流與綠色金融的融合,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可能性。
4.2 ? ?電動和混合動力車隊
綠色金融鼓勵投資電動和混合動力的物流車輛,減少對傳統燃油的依賴,降低運輸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同時提高車隊的能源利用效率。電動車輛零排放,減少空氣污染,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盡管初始投資高,但電動車隊在長期運營中通常具有更低的能源和維護成本。許多政府對電動車輛提供激勵政策,如減稅和購車補貼,促進企業采用電動車輛。混合動力系統通過結合燃油引擎和電動機提高燃油效率,減少能源浪費,而且混合動力車輛在電力不足或無法充電的情況下,仍能依賴燃油發動機,提高靈活性。對于一些企業,混合動力車隊可作為逐步邁向全面電動的過渡性選擇,平衡可持續發展與實際需求。在引入電動和混合動力車隊時,綜合考慮經濟、環保和實際運營需求是關鍵,以確保最佳的可持續性和商業效益。
4.3 ? ?綠色數據中心
物流科技依賴大量的數據處理,綠色金融可用于支持建設環保型數據中心,采用更高效的能源使用和制冷技術,降低數據處理的能源消耗。綠色數據中心采用先進的冷卻和能源管理技術,為物流科技提供更高效的基礎設施,降低數據處理的能耗成本。智能管理系統通過對能源、設備和網絡流量實施實時監控,為物流科技提供精準的數據分析,優化貨物流動、提高運輸效率。綠色數據中心的穩定性和高效性為物聯網設備提供可靠的連接和數據存儲環境,推動物聯網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廣泛應用。通過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循環經濟原則,綠色數據中心激勵物流科技領域的可持續創新,推動綠色物流的發展。綠色數據中心的高速互聯網絡為實時信息傳輸提供支持,促進物流科技在全球范圍內的協同和協作。綠色數據中心的認證標準和遵循的環保原則,激勵物流科技企業朝著更環保、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推動行業整體提升。通過這些方式,綠色數據中心不僅提高了物流科技的可靠性和效率,同時也鼓勵創新,將數字化物流與環保理念有機結合,為未來可持續的物流科技發展奠定了基礎。
4.4 ? ?供應鏈可持續性
綠色金融可用于投資供應鏈可持續性管理系統,監測和改善整個供應鏈的環境和社會影響[1],包括原材料采購、生產、運輸等各個環節。綠色金融通過提供資金支持,鼓勵企業投資可持續供應鏈項目,如使用環保技術、提高能源效率等,從而降低整體的環境足跡。發行綠色債券和提供綠色貸款,使企業以更有利的條件融資,用于推動供應鏈可持續性的創新和改進。綠色金融機構傾向于對企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實踐進行評估,鼓勵企業采取可持續供應鏈管理,提高整體社會和環境效益。通過社會責任投資,綠色金融支持企業在供應鏈上推動社會可持續性,如確保供應商遵守勞工權益和環境標準。綠色金融機構鼓勵企業實現經濟利潤與環境、社會責任的平衡,推動了企業在供應鏈決策中綜合考慮可持續性的因素。通過資助創新和技術發展,綠色金融推動新型供應鏈技術的應用,使供應鏈更智能、高效和環保。綜合而言,綠色金融通過提供資金,激勵和引導企業朝著可持續供應鏈的方向發展,對提高供應鏈的環境、社會和經濟可持續性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
4.5 ? ?綠色物流科技創新
綠色金融促進綠色物流科技的創新,包括智能包裝、可回收材料的使用、智能倉儲系統等,以提高整個供應鏈的可持續性。通過提供綠色債券、貸款和投資,綠色金融為物流科技創新提供資金支持,鼓勵企業投資環保技術和可持續物流項目。綠色金融機構支持開發智能運輸管理系統,通過投資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提高運輸效率、減少能源消耗。綠色金融提供資金支持以推動電動和智能車輛的研發和采購,降低物流車隊的碳排放。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為物流科技提供清潔能源,降低物流活動的環境影響。支持建設綠色物流數據平臺,整合供應鏈數據,提供實時監測和分析,幫助企業更好地優化物流流程,降低能源浪費。通過提供融資和投資,綠色金融機構鼓勵物流企業采用可持續的包裝材料和設計,降低包裝廢棄物。
4.6 ? ?碳交易市場
綠色金融支持發展碳交易市場,通過測量、報告和驗證碳排放,物流科技企業可以參與碳市場,通過減少碳排放獲得經濟激勵。碳交易市場引入碳排放成本的概念,使企業在經營決策中更加關注減少碳排放。物流企業借此關注物流科技創新,以減少運輸和倉儲環節的碳足跡。企業通過在碳交易市場購買和銷售碳配額,獲得經濟激勵,從而投資于更環保和能效更高的物流科技創新。鑒于碳排放成本的考慮,物流企業更傾向于采用電動和智能車輛,以減少燃油使用和碳排放。這促使物流科技領域加速發展與優化這些車輛技術。碳交易市場的影響鼓勵企業更綜合地優化供應鏈,從而降低碳排放。物流科技通過智能供應鏈管理系統,實現更高效的庫存、運輸和倉儲管理。碳交易市場的需求促使物流科技創新推動碳足跡的追溯技術。企業通過物流科技能夠更準確地測算和報告其整個供應鏈的碳排放。在碳交易市場的壓力下,物流企業應用物流科技判定更智能、環保的路線規劃,減少運輸中的能源浪費,碳交易市場的建立使物流企業更加關注可持續性,并激勵物流科技創新,以適應碳排放的減少和環保要求。
5 ? ?結 ? ?語
綠色金融對物流科技的積極影響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起到關鍵作用。通過資金支持、激勵創新和引導企業責任,二者相互促進,共同開創物流科技創新與綠色金融合力塑造的可持續未來。綠色金融未來將在推動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金融機構將更加關注環保和社會責任,對物流科技的發展投入更多關注。綠色債券和可持續投資工具將進一步發展,為環保和具有社會責任的物流公司提供資金支持。技術創新將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以更有效地評估和監測綠色金融項目的影響。整體而言,綠色金融有望在塑造未來物流科技的可持續經濟中發揮關鍵角色。
參考文獻:
[1] 韋佳培,王欣欣.技術創新與綠色供應鏈效率的雙螺旋耦合機制研究——以S物流企業為例[J].蘭州學刊,2022(6):42-58.
[2]沈悅,鄭金麟,蔣耀輝.通往綠色發展之路:綠色債券如何促進綠色技術創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3,40(24):41-50
[3] 何子燦,李俠.物流業綠色轉型的對策研究——基于綠色金融的視角[J/OL].物流科技,2024:1-8.[2023-08-11].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373.F.20230811.1025.002.html.
[4] 鄧九生,王一凡.綠色金融促進了企業綠色技術創新嗎?——來自中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證據[J].哈爾濱商業
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