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一
摘 要:海外倉模式能夠縮短交付時間、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購物體驗,成為跨境賣家的重要境外節點。但目前部分海外倉數字賦能低、訂單漏發錯發、物流信息更新不及時、爆倉滯銷等現象頻頻出現,嚴重降低海外倉整體服務水平,阻礙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文章通過深入分析海外倉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從提高海外倉資源整合能力、加強海外倉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海外倉數字化人才建設三個方面提出相應對策,為提高海外倉的服務水平,實現與跨境電商的協同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海外倉;跨境電商;數字化;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724.6文獻標志碼: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08.041
Abstract: The overseas warehouse model can shorten delivery time, reduce logistics costs, and improve shopping experience, becoming an important overseas node for cross-border sellers. However, some overseas warehouses have low digital empowerment; orders are missed or mistakenly shipped, logistics information is not updated in a timely manner, and there are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inventory shortages and unsold goods. This seriously reduces the overall service level of overseas warehouses and hinder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p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overseas warehouse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ree aspects: improving the integration ability of overseas warehouse resourc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in overseas warehous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talents in overseas warehouses.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improving the service level of overseas warehouses and achiev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ith cross-border e-commerce.
Key words: overseas warehouse; cross-border e-commerce; digitiz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0 ? ?引 ? ?言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2023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1.1萬億元左右,跨境電商已成為推動我國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新生力量和有力抓手。海外倉作為跨境物流的一大創新,不僅降低了物流成本,還提高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成為推動中國電商品牌化建設,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通道和增長動能[1]。長期來看,海外倉是跨境電商的重要載體,“跨境電商+海外倉”將是未來跨境電商發展的主流模式[2]。但多數海外倉企業迫于資金壓力,信息技術水平與自動化設備較為落后,在運營過程中經常遇到物流信息更新慢、庫存數量不準確、商品錯發漏發等情況,造成大量退換貨,給跨境商家帶來較大損失[3]。另外,由于缺乏對市場信息的云計算及智能管理,海外倉滯銷爆倉現象也頻繁出現。海外倉數字技術賦能不高導致海外倉整體服務水平較低,制約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4]。《“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等相關政策提出進一步推動海外倉標準化、數字化發展,優化海外倉服務體系。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是提高海外倉服務水平的重要基礎,也是未來海外倉發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通過分析海外倉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數字化背景下海外倉發展的對策建議。
1 ? ?海外倉發展現狀
1.1 ? ?海外倉數量迅猛增長
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及跨境電商企業都在積極布局海外倉。例如,菜鳥,其海外倉網絡已經覆蓋亞歐美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面積達300萬平方米。京東從2020年開始,相繼在美國、德國、荷蘭、越南、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建立自營海外倉,目前已在全球布局約80個海外倉和保稅倉,國際供應鏈服務范圍覆蓋近230個國家和地區。《2022海外倉藍皮書》調研顯示,美國海外倉的數量達925個,倉庫總面積達1 007.47萬平方米。英國、德國的海外倉數量均超200個。除了發展成熟的歐美市場,新興的拉美、東南亞等市場的海外倉也開始快速發展,隨著越來越多的平臺和賣家入駐,新興市場的海外倉發展情況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相較于成熟市場,新興市場的海外倉數量雖然少,但增速卻不落下風,整體增長56.72%。其中,東南亞、中東、拉美、非洲的增速均超過30%,東南亞的增速更是高達91.55%。尤其是在2022年1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落地后,東南亞已成為目前增長速度最為迅猛的跨境電商市場。
1.2 ? ?海外倉服務同質化現象嚴重
目前海外倉建設熱度頗高,但服務同質化現象也比較嚴重[5]。幾乎每一家成型的海外倉企業都會提供同樣的服務,對于跨境賣家而言無論選擇哪家海外倉企業都沒有太大區別。業務同質化的結果則是比拼價格及更好的服務,在調研海外倉企業2022年發展方向時發現,54.72%的海外倉企業將在2022年側重“庫內精細化管理”,通過倉庫區域劃分、規范庫內作業流程、制定SKU分類標準和收費標準、引入智能化倉庫管理系統等手段,提高海外倉的出入庫、揀選、打包效率。有50%的企業將“打造差異化海外倉”作為2022年的重點發展方向。另外,從《2023年海外倉藍皮書》最新的調研數據來看,2023年跨境賣家在選擇第三方海外倉時,價格和時效仍然是重中之重。但和2022年相比,“時效”和“倉位保證”的關注度明顯下降,這和過去一年頭程擁堵緩解和運力過剩有一定關系,而影響增長較明顯的因素是能否提供個性化的增值服務。
1.3 ? ?部分海外倉企業開始數字化轉型
海外倉在跨境供應鏈管理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接收、儲存和分銷貨物的樞紐。隨著跨境業務對更快、更高效交付的需求不斷增加,打造數字化海外倉勢在必行[6]。2022年廣交會上,“數智化海外倉,助力外貿創新發展”論壇聚焦海外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業內專家和企業家分別就海外倉數智化解決方案、跨境物流數字化建設等多個話題展開討論,分享如何把握海外倉創新發展新趨勢,加深外貿企業與海外倉服務企業深層合作,推動外貿行業轉型升級。2023年,在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的“跨境電商專題論壇”上,商務部研究院委員強調,隨著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的深度融合,中國的跨境電商正面臨新的形勢和背景,跨境電商需要線上線下相結合,海外倉的體驗功能將成為未來跨境電商的機遇所在。在政府大力推進海外倉數字化變革的號召下,目前已有部分龍頭海外倉企業步入數字化進程,縱騰集團通過大數據算法、視覺、機器人以及數字孿生打造智慧倉儲。易倉科技打造“倉網聯盟”數智化海外倉網絡平臺助力跨境企業提質增效。通過上述現狀可以看出,數字化管理運營將是未來海外倉的發展趨勢,也是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2 ? ?海外倉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 ?資源整合難度較大
海外倉模式相較于傳統跨境物流而言,能夠整合跨境供應鏈資源,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清關、倉儲管理、訂單處理、終端配送、售后服務、品牌展示等一站式服務,但整合難度也較大。一是物流資源整合難度較大。海外倉將跨境物流分成頭程運輸、海外倉儲和尾程配送三個部分,涉及國內頭程交貨、繳費、清關、海外倉庫操作(入庫上架、分揀等)、本土配送以及退換貨環節。由于物流環節眾多,各環節之間都存在配合與銜接的風險,因此打通整個跨境產業鏈,對資源整合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供應資源整合難度較大。我國跨境電商供應鏈采購范圍較大,生產商水平也參差不齊,很多供應商產品同質化嚴重,降低了產品附加值。另外,各地區的消費偏好不同,加大了選品的難度。
2.2 ? ?庫存壓力較大
跨境電商賣家一般會根據不同國家的市場需求,選擇銷售火爆、需求量較大的商品運輸至海外倉進行存儲售賣。但不同地區的消費習慣差異性較大,加上海外倉業務模式補貨提前期較長、波動性較大,導致跨境商家往往因市場需求預測不準、營銷策略不當、供應鏈延遲或產品質量問題導致庫存積壓。由于商品退回至國內所需支付的運輸和清關費用較高,跨境商家通常會選擇直接銷毀或低價出售。《中國海外倉藍皮書(2021)》調研顯示,2020年,有23.95%的跨境商家滯銷庫存成本占全年銷售額的20%以上,有9.86%的跨境商家因清理庫存帶來的損失高于20%。
2.3 ? ?智慧運營水平較低
“跨境電商+海外倉”業務相較于傳統業務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數字技術的智慧賦能,通過激發數據要素潛能,促進跨境產業鏈的數字化發展[7]。但當前我國海外倉智慧運營水平不高。一是管理信息技術水平較低,缺乏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跨境賣家難以準確了解其庫存狀況、訂單處理進度和物流運輸情況,導致無法及時做出調整和決策。二是海外倉智慧化水平較低,自動化設備投入較少,仍采用勞動密集型作業方式,造成物流效率低、成本費用高。三是數據收集分析能力不強。海外倉作為跨境貿易的重要基礎設施,需對當地消費市場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輔助跨境商家制定選品營銷策略、預測補貨周期,優化庫存管理等供應鏈環節,避免出現滯銷爆倉現象。但目前海外倉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及數字化人才建設都較為落后,大部分職工屬于中等教育水平,在數據管理方面專業性較差,影響數字化技術應用水平。
3 ? ?數字化背景下海外倉發展對策
3.1 ? ?提升海外倉資源整合能力
海外倉作為跨境供應鏈上的重要節點,不僅能對運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在優化供應鏈管理服務、促進終端銷售等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明顯。海外倉企業可通過與供應商、物流服務商、跨境電商平臺等各方合作,整合上下游合作伙伴間的資源,促進中小跨境企業“借船出海”,帶動中國制造品牌拓展國際市場,助力跨境電商平臺全球化經營。
3.1.1 ? ?提高物流資源整合能力
由于海外消費者對快速交付的要求越來越高,海外倉模式下的跨境物流服務需具備高效、可靠的倉配一體化能力,以滿足消費者的預期,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但跨境貿易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海關申報、稅費結算等環節,海外倉企業需具備專業的知識經驗,確保貨物順利通過各個環節,與海關、物流公司各方加強合作,整合信息資源,優化供應鏈,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和整體服務質量。在頭程運輸過程中,可根據目的國位置及商品特性選擇不同的運輸方式,提供個性化、一體化的頭程運輸服務方案;在倉儲階段,引進可視化系統,對各環節做出快速響應,提高倉庫運作效率。例如,商品入倉時要做好類別分拆、分類放置,進行商品編碼管理,實現商品進倉—打包—出庫—配送全流程可控,為客戶提供即時查詢服務。另外,通過投入智能化設備輔助庫內作業高效完成,如使用機器人揀貨等。在尾程配送階段,海外倉企業需整合末端配送資源,組織優質的當地物流服務商,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準時快捷的配送渠道。
3.1.2 ? ?提高供應資源整合能力
海外倉業務模式補貨提前期較長,波動性較大,如果存儲的商品不適銷或存儲時間不合適,就會出現產品滯銷積壓,甚至爆倉,嚴重影響倉庫運作效率。海外倉應從市場需求出發,利用消費者搜索、瀏覽、購買、評價等數據信息進行選品。對點擊量、訂單轉化率、售后需求等數據進行分析,結合客戶消費水平、當地風俗習慣、整體消費偏好等特征,準確預測市場需求趨勢,并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跨境商家,選擇需求量大、周轉速度快的商品。另外,我國大部分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較低,主要集中在家用電器、紡織服裝、園藝用品、生活家居等方面,此類產品同質化嚴重,很多供應商個性化定制能力不強,降低了商品的附加值。海外倉企業需積極加強與行業頭部商家、國際知名品牌的戰略合作,構建高質量的供應根基。
3.1.3 ? ?提高終端營銷推廣能力
海外倉作為跨境電商企業的重要境外節點,可實現從物流節點向貿易分銷的轉變,在客戶導向的“拉式”供應鏈時代,海外倉可以更好地掌握客戶資源,促進新興貿易中介的興起。首先,數字化背景下,海外倉企業可利用數字化手段,了解目標市場,定位目標客戶群體和客戶需求。由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有著不同的購買習慣、文化背景和消費偏好,需深入研究目標市場的特點,通過數據分析和用戶行為追蹤,了解用戶的偏好和需求,向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推薦、定制化服務和營銷活動,增加用戶黏性,提高轉化率,幫助跨境賣家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次,建立優質供應鏈,確保商品質量和交貨時間。跨境電商的成功離不開穩定的供應鏈管理,海外倉企業通過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確保商品質量和交貨時間的穩定性。同時,加強對供應鏈各環節的監控和管理,保障訂單及時發貨,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優質的供應鏈將提升顧客體驗,增強市場競爭力。最后,通過多渠道營銷策略擴大品牌的影響力。例如,通過社交媒體傳播、合作伙伴推廣、參加行業展會和舉辦線上線下活動等方式進行品牌推廣,提高品牌知名度。目前跨境電商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將成為必然趨勢。海外倉企業可根據海外消費者的購物偏好,通過線下銷售渠道對部分產品進行分銷。例如,歐美的一些大型商超在人們日常生活消費中占比較大,在大型商超售賣的產品更容易被消費者認可。對于品牌認知度低的跨境商家,通過大型商超售賣其產品,不僅可以提高銷售量,還可以提高品牌效應。
3.2 ? ?加強海外倉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
海外倉的數字化發展需要以數字化基礎設備為支撐,注重對基礎設施建設的研發投入。一方面,建設相關數字平臺進行數據的對接與信息資源共享,開發相應軟件完成數據的智能采集與運算。例如,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海外市場需求、人口消費水平、消費習慣、行業熱度、庫存調配等數據信息進行實時收集與分析,從而獲得更多的信息資源來調整商品、營銷、服務策略,實現智慧運營。另一方面,投入智能化倉儲設備。業務激增時,跨境電商賣家對產品種類的巨大需求給海外倉帶來超負荷的倉儲壓力和分揀壓力,導致跨境電商賣家遭受海外消費者投訴。通過投入智能機器人、自動化立體庫堆垛機、自動輕型物件分揀機等智能設備,打造自動化傳輸分揀線,實現全自動流水作業。智能化倉儲設施可適應SKU的增長,滿足精細化的分揀要求,利用倉庫管理系統可快速準確地檢索到所找商品的SKU,具備對SKU產品的入庫管理和精細分揀能力以及庫存管理能力,可提高倉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及出錯率。同時,為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細分領域的專業化倉儲需求不斷涌現,如小家電倉、家具倉、汽配倉、工具倉等。海外倉應及時升級倉內配套設施和相關增值服務,滿足日益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增強跨境商家的出海競爭力。
3.3 ? ?加強海外倉數字化人才建設
海外倉在數字化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對相關知識與技術進行更新迭代,因此需要加強數字化人才建設。數字化人才通常需具備三方面要素:一是掌握計算機、大數據、人工智能、通信等相關的數字化技術;二是能夠完成數字化技術在某一領域或場景的應用;三是能夠緊跟技術與產業發展趨勢。但目前數字化人才供給明顯不足,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 100萬人,隨著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這一缺口將不斷放大。為解決數字化人才短缺問題,一方面,海外倉企業需建立完善的數字化人才引進制度。海外倉企業可適當加大對人才吸引方面的經濟投資,如在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等方面給予支持,積極引進數字化人才,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另外,企業可以同高校聯合培養,通過開展數字化專題講座,提高企業數字化實用人才的培養效能,打造符合企業自身發展需求的人才儲備。企業應為高校學生提供前沿的數字化技術實操機會,引領高校人才培養更加貼合企業現實發展需求的人才,深度開展產教融合創新,實現數字化人才供給端優化。另一方面,海外倉企業需注重對內部數字化人才的挖掘與培訓。企業可以在組織內部建立數字化人才培訓機制,通過內部培訓、外部培訓、在線學習等方式提高現有員工的數字化技能與知識。只有打造具備信息化、智能化、多元化的組織團隊,才能助力海外倉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更好地輔助跨境商家優化從工廠到消費端的供應鏈流程。
4 ? ?結 ? ?語
海外倉憑借其便利性、靈活性以及高效性等優勢逐漸成為新型跨境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海外倉在發展過程中尚存在一些問題。隨著跨境電商進入數據服務的時代,數字技術賦能海外倉進而推動外貿新業態的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海外倉要不斷提高資源整合能力、加強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數字化人才建設,從而實現數字化、智能化運營,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琦峰,費陽.跨境電商公共海外倉服務價值共創動力機制研究[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8,31(4):19-24.
[2] 張贈富.我國跨境電商海外倉綜合服務能力統計測度——基于TOPSIS方法[J].商業經濟研究,2021(21):103-106.
[3] 蔡琴.外貿新業態背景下我國跨境電商海外倉建設的對策研究[J].對外經貿,2021(2):51-53.
[4] 廖潤東.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零售出口(B2C)海外倉使用困境及對策[J].企業經濟,2019(6):76-80.
[5] 左曉琴.跨境物流海外倉風險評價與控制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20.
[6] 楊繼軍,艾瑋煒,范兆娟.數字經濟賦能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的場景、治理與應對[J].經濟學家,2022(9):49-58.
[7] 王立鶴,宋麗妮,韓媛媛.我國“跨境電商+海外倉”商業模式研究——基于核心能力建設的技術路徑[J].全球化,2022
(6):56-6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