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文智,雷應勇,王 星,李 嬌
(織金縣農業農村局,貴州織金 552100)
畢節市為貴州省轄地級市,位于北緯26°21′~27°46′、東經103°36′~106°43′,市轄七縣一區,總面積2.69 萬km2,地形地勢復雜,自然條件差異大,立體農業的特點顯著,農業是當地的支柱產業。該地區水田面積少,旱地面積居多,玉米是當地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為了擴大良種推廣面積,促進農業綜合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培育適宜當地種植的高產優質的玉米新品種。
鋒登玉7 號是織金縣鋒登農業科學研究所以外引系DT16311 為母本、自選系41502 為父本選育而成的玉米單交種。母本DT16311 引自云南大天種業有限公司,父本41502 是以7031 的雜株為基礎材料,于2012—2016 年通過當地選育和海南南繁加代連續7 代自交選育而成[1]。該品種于2016 年冬季在海南省組配,通過2017 年在貴州省的觀察鑒定,2018—2019 年在貴州省和云南省進行多點品比試驗,2020 年申報參加貴州省西部組區試,2021 年續試同時進入生產試驗,2022 年通過貴州省西部組審定,審定編號為黔審玉20220003。目前,鋒登玉7 號已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
鋒登玉7 號雜交種及父本自交系41502 選育世代系譜如圖1 所示。

圖1 鋒登玉7 號選育過程
2018—2019 年,鋒登玉7 號分別在貴州省和云南省進行多點品比試驗,較對照品種貴單8 號增產11.2%,較對照品種五谷3861增產14.7%。2020—2021年,貴州省西部組區試試驗,兩年15 個點次每667 m2產量為768.05 kg,較對照貴單8 號增產15.92%,15 個點次較對照全部增產,增產點次占總點次數的100%。其中,2020 年鋒登玉7 號每667 m2產量為687.0 kg,較對照貴單8 號增產11.64%,產量居第2 位,8 個試點較對照全部增產,增產點占總點數的100%;2021 年鋒登玉7 號每667 m2產量為860.6 kg,較對照貴單8 號增產19.58%,產量居第2 位,7 個試點較對照全部增產,增產點占總點數的100%。2021 年,鋒登玉7 號參與生產試驗,每667 m2產量為716.99 kg,較對照貴單8 號增產7.25%,6 個試點較對照5 增1 減,增產點占總點數的83.3%。2023 年,云南省中高海拔組玉米引種試驗,鋒登玉7 號每667 m2產量為757.50 kg,較對照品種五谷3861 增產8.83%,50 個試點較對照46 增4 減,增產點占總點數的92.0%。具體參試情況見表1、表2。

表1 鋒登玉7 號貴州省區試產量統計表

表2 2021 年貴州省生產試驗鋒登玉7 號產量統計表
1)植株性狀。株型半緊湊,株高285.0 cm,穗位高124.9 cm,雄穗一次性分枝9 個,雄穗最低側枝位以上主軸長54 cm,最高側枝位以上主軸長42 cm,雄花護穎綠色,花藥黃色,雌穗花絲淡紅色。
2)果穗性狀。穗長22.2 cm,穗行數15.4 行,禿尖0.8 cm,單穗粒質量245.4 g,百粒重44.3 g,出籽率85.5%;果穗筒型,粒型馬齒型,穗軸白色,籽粒黃色。
3)生育期。鋒登玉7 號生育期132 d,比對照貴單8 號晚2.5 d。
4)抗性。2021 年,經貴州省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鋒登玉7 號高抗小斑病和穗腐病,中抗紋枯病、大斑病和絲黑穗病,抗玉米灰斑病和南方銹病。
4)品質。2021 年,經農業農村部谷物及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鋒登玉7 號粗蛋白質(干基)9.98%,粗脂肪(干基)4.82%,粗淀粉(干基)73.04%,賴氨酸(干基)0.34%,容重744 g·L-1。
1)母本DT16311。株型半緊湊,株高204 cm 左右,穗位高92 cm 左右,整齊一致。雄穗一次分枝5 個左右,雄穗最低側枝位以上主軸長28 cm,最高側枝位以上主軸長21 cm,雄花護穎綠色,穎基紫色,花藥淺紫色;雌穗花絲淡紅色。籽粒黃色、偏馬齒型,穗軸白色。
2)父本41502。株型半緊湊,株高223 cm 左右,穗位高81 cm 左右,整齊一致。雄穗一次分枝10 個左右,雄穗最低側枝位以上主軸長48 cm,最高側枝位以上主軸長32 cm,雄花護穎綠色,花藥黃色;雌穗花絲淡紅色。籽粒黃色、偏硬粒型,穗軸白色。
為了保證親本種性,必須嚴格按照原原種(育種家種子)→原種→生產用種的操作規程繁殖親本種子。為確保種子純度和質量,必須做到安全隔離,繁殖過程中嚴格去雜去劣和單收單脫單曬單儲,防止生物學混雜和人為的機械混雜。每667 m2母本繁殖密度以4 300~4 500 株為宜,每667 m2父本繁殖密度以4 000 株左右為宜。
選擇隔離條件好、土壤肥沃、交通方便、農戶積極性強和栽培管理水平較高的隔離區制種。要調整好父、母本播差期,確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鋒登玉7 號在海南省制種的播差期為50%父本浸水12 h 后,和50%干籽混合與母本同期播種;在貴州省和云南省制種,50%父本先播,7 d 后將另外50%父本浸水12 h補播,同時播種母本[2]。制種播種時需要有適宜的父、母本行比和種植密度。父、母本行比以1 ∶(5~7)為宜,每667 m2種植母本4 300~4 500 株、父本800 株。
制種時,要加強田間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成熟后及時收獲、烘干、脫粒、精選、包裝。
試驗證明,鋒登玉7 號適宜在畢節市、六盤水市、貴陽市、安順市和黔西南州等貴州省西部地區海拔1 900 m 以下、土壤肥力中上等的地區及相鄰省份相同生態類型的地區種植。
1)種植密度。春播,每667 m2種植3 200~3 500株,播種前犁耙好地,使土壤疏松、平整。
2)施肥管理。施足底肥,適時追肥,每667 m2施腐熟的農家肥1 000~1 500 kg、復合肥[m(N)∶m(P2O5)∶m(K2O)=15∶15∶15]30 kg 作底肥;5~6 葉期時每667 m2施尿素(含N 量46%)20 kg 作苗肥;大喇叭口期每667 m2施尿素(含N 量46%)10 kg、復合肥[m(N)∶m(P2O5)∶m(K2O)=15 ∶15 ∶15]20 kg 作追肥。
3)中耕除草。結合施肥進行中耕除草,第一次淺中耕、淺培土;第二次深中耕、高培土,促進根系生長,防止玉米倒伏。
4)病蟲害防治。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播種前每667 m2溝施3%辛硫磷顆粒劑1 600 g 防治地下害蟲;對于玉米大小斑病,在大喇叭口期用30%唑醚戊唑醇懸浮劑30~40 mL 或28%丙環嘧菌酯懸浮劑35~50 mL兌水30 kg 均勻噴霧防治;對于玉米灰斑病,在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噴霧防治;紋枯病病株率在3%~5%時,每667 m2用5%井岡霉素100~150 mL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 g 或2%紋枯凈可濕性粉劑25 g 兌水50~60 kg 噴霧防治;銹病發病初期,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000~1 200 倍液或43%戊唑醇懸浮劑5 000~8 000 倍液噴霧防治。成熟后及時收獲、晾曬、脫粒、加工、儲藏,防止霉變[3-4]。
試驗表明,鋒登玉7 號是一個優質高產的玉米新品種。為了擴大該品種的推廣面積,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筆者對該品種的特征特性、產量表現、適宜種植區域、選育的目的和過程及大田栽培和種子生產技術進行詳細介紹,供廣大農戶在生產過程中參考借鑒[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