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柏松 張寧 鄒平 汪稱意
摘要:近年來,常州市大力實施“532”發展戰略,高標準打造長三角創新中軸與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積極探索“揭榜掛帥”科技攻關產學研合作新機制。文章從國內“揭榜掛帥”發展背景出發,闡述了常州市“揭榜掛帥”基本現狀,梳理了常州市“揭榜掛帥”項目實施成效與典型案例,分析了常州市“揭榜掛帥”問題與不足,提出了強化創新頂層設計、精準聚焦產業創新需求、打造高層次創新人才高地、加強政策宣傳與引導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揭榜掛帥;產學研合作;常州
中圖分類號:G31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揭榜掛帥”是指聚焦產業重大技術需求,以開放創新的形式,針對特定領域最迫切的技術難題,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1]。“揭榜掛帥”機制是深化科研項目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可以探索搞‘揭榜掛帥,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張出榜來,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2]。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誰能干就讓誰干”,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實施。2019年,江蘇省開創性組織首屆“J-TOP”創新挑戰季活動,征集企業創新技術難題,由企業出資“懸賞”,公開向全國高校院所征集技術解決方案。2022年,常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探索開展科技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5月,常州市科技局首次探索實施“揭榜掛帥”科技攻關產學研合作新機制,圍繞產業鏈前沿技術、共性技術、“卡脖子”技術和企業依靠自身力量難以解決的關鍵核心技術,開展產學研合作、國際科技合作和科技聯合攻關,促進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
1 常州市“揭榜掛帥”基本現狀
2022年,常州市首次探索實施“揭榜掛帥”科技攻關新機制,聚焦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產業領域,經前期技術需求征集、現場走訪調研和專家論證評估等流程,遴選出27項重大技術需求榜單,其中智能制造領域18項、生命健康領域9項。通過“創新常州”“常州發布”“科創中國”等媒體廣發“英雄帖”,張榜金額近1億元,收到揭榜攻關方案81項。經發榜與揭榜雙方深入對接洽談,共有24項重大技術需求榜單成功中榜,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伯虎院士團隊、河北工業大學韓旭長江學者團隊等國內揭榜項目21個,瑞士、澳大利亞等國際揭榜項目3個,榜額8110萬元。最終20項“揭榜掛帥”項目簽訂了合作協議,共下達市級財政補助資金近800萬元。
2023年1月,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打造引領長三角、全國領先、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之都的奮斗目標。在此背景下,常州市科技局深入推進實施“揭榜掛帥”科技攻關產學研合作新機制,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領域,征集重大技術需求67項,通過現場走訪和專家論證等流程,共遴選出36項重大技術需求,其中圍繞新能源領域“發電、儲能、輸送、應用”4個環節,遴選重大技術需求24項。面向全球開展張榜招賢[3],榜額達1.3億元。鼓勵全球符合條件的高等院校、科技型企業、科研院所、創新聯合體等單位對接張榜項目,加快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和創新國際化進程,共收到揭榜方案134項。經發榜單位與揭榜單位深入對接、項目路演、中榜公告等流程,清華大學常保華教授團隊、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黃永憲教授團隊等23個項目中榜,榜額共計8190萬元,下達市級財政補助資金810.5萬元。
2 常州市“揭榜掛帥”項目實施成效
“揭榜掛帥”作為一種新型的科技項目組織方式,與傳統科技項目管理方式相比,管理做法上實現了新突破。“揭榜掛帥”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需求征集與全球發榜、對接揭榜與項目論證、項目實施與監督管理。自2022年11月以來,聚焦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產業領域,積極推進常州市20個揭榜掛帥項目圍繞合同規定的研發任務開展科技攻關,以“揭榜掛帥”布局關鍵技術創新,取得了積極成效(因2023年常州市“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合同簽訂時間較晚,且項目實施需要一定的周期,故本文實施成效數據統計范圍僅針對2022年簽訂正式合同的20個“揭榜掛帥”項目)。
2.1 合作成果成績斐然
探索實施“揭榜掛帥”科技攻關產學研合作新機制,是常州市為加快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創新性舉措,搭建了科技資源對接平臺,推動供需雙方精準對接。自2022年11月以來,積極推動常州市20個“揭榜掛帥”項目開展科技攻關,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產出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項目實施期內共申請各類知識產權54項,其中申請發明專利34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軟件著作權13項,協調項目發榜單位與揭榜單位開展技術交流、專題研討、產學研對接等各類線上線下對接活動達119場次。常州市20個“揭榜掛帥”項目全部完成后,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4.1億元,為常州市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2.2 人才引育成效凸顯
常州市20個“揭榜掛帥”項目共投入研發人員467名,包括博士102名、碩士143名,其中發榜單位投入研發人員232名,揭榜單位投入研發人員235名。通過實施“揭榜掛帥”科技攻關,引進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伯虎院士團隊、河北工業大學韓旭長江學者團隊、澳大利亞南澳大學創新藥研制團隊等國內外一流創新團隊,帶動領軍型人才、高層次創新人才引進與培養數量同比大幅度增長,積極發揮人才團隊優勢,共同開展科研技術攻關。項目發榜單位與揭榜單位已合作培養各類高水平創新型人才77人,圍繞項目研發任務,系統性開展迭代研發,項目完成后預計新增人才培養165名。通過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監督管理,計劃對人才進行客觀公正的全面評價,積極發揮好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揭榜掛帥”機制在人才引進和考核評價方面更具系統性,引才成效也將更明顯。
2.3 典型案例示范引領
艾肯(江蘇)工業技術有限公司與大連理工大學聯合攻關“公用蒸汽工程氣波換功網絡核心裝備技術開發”項目:雙方組建21人的技術研發團隊,圍繞氣波換功機制研究、集成功交換氣波機模型的智能蒸汽高效熱管理等方面開展科技攻關,突破了核心換功裝備的研發瓶頸,對于提高系統能效管理、降低碳耗具有重要實用價值。
常州銘賽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河北工業大學聯合攻關“高速高精度點膠機器人的運動控制技術開發”項目:以國產驅控一體的點膠機器人運動系統高速高精度定位為目標,研究點膠機器人運動系統的多層級時頻域模型、低頻振動和響應時間的耦合影響機理,努力提升我國半導體和精密電子高速高精度裝備性能水平。
江蘇創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常州大學共同研發“基于重組膠原蛋白的宮腔粘連修復凝膠技術開發”項目:雙方組建了超80人的聯合研發團隊,目前已完成重組膠原水凝膠細胞毒性測試、宮腔粘連動物模型實驗等,攻克了溫敏水凝膠制備、宮腔粘連動物模型構建等技術難題。
3 常州市“揭榜掛帥”問題與不足
“揭榜掛帥”機制是聚焦常州市重點產業領域亟須解決的核心技術難題,加快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提升全市產業基礎能力及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創新舉措和重要抓手,旨在集中突破一批制約全市重點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但是在項目實施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頂層設計不完善、科技成果轉化低、技術攻關難度大等問題,特別是在項目后期實施管理過程中的問題更為凸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頂層設計有待完善
“揭榜掛帥”科技攻關機制作為一種新型的項目研發組織形式,目前國內尚處于探索實施階段,各地已出臺的項目管理辦法較少,還沒有形成系統化、體系化、制度化的管理體系。因此,亟須研究制訂“揭榜掛帥”項目管理規范性制度文件,進一步完善“揭榜掛帥”科技攻關機制。
3.2 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產業化是我國加強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是促進科技與經濟相互結合、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支撐。因“揭榜掛帥”項目管理本身的特殊性,需要項目研發單位加強協同和聯合攻關,部分揭榜單位前期整合產學研資源力度不夠,揭榜項目攻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沒有切實打通[4]。
3.3 創新生態有待提升
構建高水平創新生態體系是推動“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可持續創新的重要基礎。目前,常州市科技創新生態體系還不夠完善,技術、人才、項目、資金等創新資源的機制保障還不夠健全,已逐漸成為制約“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創新研發的關鍵瓶頸,主要包括高層次創新人才短缺、創新服務水平不高、創新政策宣傳不夠等問題。
4 常州市推進“揭榜掛帥”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4.1 強化創新頂層設計
深入貫徹落實推進常州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及系列實施細則(2.0版)等創新政策文件精神,不斷加強對“揭榜掛帥”項目的整體謀劃和系統部署,研究制訂《常州市“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工作指引》,對技術需求凝練、論證遴選、發榜公告、對接揭榜、項目路演、中榜公告、資金撥付、項目管理等全流程工作內容進行明確和規范,強化可操作性,逐步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科技創新為引領、支撐產業發展為目的的新型項目管理機制,為“揭榜掛帥”項目組織實施提供制度保障。
4.2 精準聚焦產業創新需求
聚焦新能源、合成生物學、新材料、裝備制造等常州市重點產業領域和重大產業技術需求,瞄準企業研發過程中的技術難題,通過組織專家論證、現場走訪調研、專題技術對接等形式,挖掘遴選對相關產業發展影響力大、帶動作用強、應用面廣的企業真實技術需求和產業共性技術需求,依托常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龍頭骨干企業、創新聯合體以及各類創新載體,整合各方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深入推進“揭榜掛帥”科技攻關產學研合作新模式,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難題,加快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4.3 打造高層次創新人才高地
聚焦“高精尖缺”和“卡脖子”技術領域,圍繞“揭榜掛帥”項目企業創新需求,著力引育一批未來產業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以實施江蘇省“雙創計劃”、常州市“龍城英才計劃”為抓手,以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和攻關為方向,建立有效的人才引進機制和合作模式,集聚一批雙創人才和團隊,壯大戰略科技人才力量,構建區域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加快培養一支具有全球戰略眼光的骨干技術轉移科技服務機構和技術轉移經理人隊伍,為引進國內外創新資源提供優質便捷服務。
4.4 加強政策宣傳與引導
開展政策宣講,組織“揭榜掛帥”專題調研座談活動,引導常州市龍頭骨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積極參與“揭榜掛帥”項目申報實施。加強宣傳引導,挖掘一批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效應明顯的“揭榜掛帥”項目典型案例,總結推廣“揭榜掛帥”產學研合作成功經驗和做法,構建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推進“揭榜掛帥”工作上臺階、上水平、出成果。同時,充分發揮“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產學研合作發展優勢,積極引導國內重大科技成果到常州轉移轉化,推動重大產學研項目在全市“落地生根”。
5 結語
在新形勢下,深入實施常州市“532”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聚焦常州市重點產業領域,進一步完善“揭榜掛帥”科技攻關產學研合作新機制,積極引進各類科技創新資源,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快推進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集中突破一批制約重點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為常州市打造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之都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參考文獻
[1]徐士軍,盧平,王曼.實施創新聯合體“揭榜掛帥”項目對策研究:以江蘇宿遷為例[J].江蘇科技信息,2023(26):1-3.
[2]武劍華.民辦高校“揭榜掛帥”科研項目管理機制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3(24):34-36.
[3]張元昕.解決企業核心關鍵技術“揭榜掛帥”機制中“張榜”的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2(26):36-38.
[4]張軍濤.“揭榜掛帥”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解決科技型企業關鍵技術難題為例[J].江蘇科技信息,2022(22):1-3.
(編輯 何 琳編輯)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path research of the new mechanism of “reveal the list and take charge”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in Changzhou
Xu? Baisong1, Zhang? Ning2*, Zou? Ping3, Wang? Chenyi4
(1.Changzhou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Center, Changzhou 213139, China;
2.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3.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4.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Changzhou implements the “532” development strategy,high standards to buil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novation axis an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actively exploring new mechanisms for “reveal the list and take change”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The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domestic “reveal the list and take change” development background,described the basic status quo of Changzhous ranking,sorted out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and typical cases of projects in Changzhou,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Changzhous “reveal the list and take change”,sugges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op-level innovation design,focus 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needs,create a high-level innovation talent highland,strengthen policy promotion and guidance.
Key words: “reveal the list and take charge”;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Changzhou
基金項目:2023年江蘇省創新支撐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項目名稱:雙鏈融合視域下江蘇省創新型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的內在機理與外化路徑研究;項目編號:BR2023015-3。
作者簡介:許柏松(1982—),男,高級工程師,副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科技咨詢與科技管理服務、產學研合作、知識產權管理等。
*通信作者:張寧(1980— ),男,副教授,高級工程師,博士;研究方向: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創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