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靜,王亞文
1.陜西省渭南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陜西渭南 714000;2.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物樣本信息資源中心,陜西西安 710061
肺部感染是指肺實質和肺間質因感染而出現炎癥,通常由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偶爾由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該病具有季節性,好發于春冬季[1]。臨床上主要以肺炎的形式出現,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惡寒、呼吸困難[2]。大多數肺部感染患者經過及時治療后都能夠康復,但嚴重的肺部感染是全球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嚴重肺部感染的患者,由于肺部防御功能遭受到破壞,導致支氣管攜帶病原菌,從而使炎癥因子水平升高,嚴重影響肺功能[3-4]。病原菌培養結果作為重癥肺部感染診斷和治療的重要依據,基于此,本研究從重癥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布情況、炎癥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標及肺部感染嚴重程度進行探討,以期為臨床診斷和治療重癥肺部感染提供可靠依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陜西省渭南市婦幼保健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重癥肺部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肺部感染的診斷標準[5]:近7 d內出現咳痰、咳嗽,呼吸癥狀嚴重,膿性痰或伴有胸痛,出現發熱,肺部存在濕啰音或存在實變體征;(2)胸部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斑片狀、片狀浸潤陰影,或存在間質性病變,或伴有胸腔積液;(3)白細胞計數>1×1010/L,或伴有左核移;(4)符合支氣管肺泡灌洗的檢查指征[6];(5)近1個月內未使用抗菌藥物治療;(6)感染一種病原菌。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2)合并肺癌、肺結核、肺血栓栓塞癥、慢性阻塞性肺炎等本身肺功能就較差的疾病者;(3)臨床資料缺失或不配合試驗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支氣管肺泡灌洗檢查。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陜西省渭南市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0-01-0287)。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局部麻醉下將纖維支氣管鏡(生產廠家:上海企晟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SH1ABF-6)插入左肺舌段或右肺中葉支氣管,其頂端插入支氣管分支的開口處,將10~20 mL 37 ℃生理鹽水通過多次少量的原則緩慢注入氣管活檢孔,對支氣管進行灌洗,再用負壓吸引裝置將其吸出,吸出的液體置于經過硅油處理過的容器中,隨后快速送檢。
1.3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1.3.1病原菌分布情況 采集所有重癥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2 L,采用Eppendorf 離心機(生產廠家:上海艾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5427 R)在4 ℃條件下,以1 2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為15 cm,離心后取上清液待測,采用全自動細菌鑒定系統(生產廠家:生物梅里埃美國股份有限公司;型號:VITEK 2 COMPACT)鑒定病原菌的種類及分布情況。
1.3.2炎癥因子水平 分別采集3組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的空腹靜脈血4 mL,采用Eppendorf 離心機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為15 cm,離心后取上清液待測,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生產廠家:羅氏公司;型號:cobas 6000)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試劑盒(生產廠家:羅氏診斷上海有限公司)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白細胞介素-10(IL-10)、腫瘤壞死因子(TNF-α)水平。
1.3.3肺功能指標 3組重癥肺部感染患者均進行肺功能檢測,記錄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計算FEV1占預測值的比例(FEV1/預測值)及FEV1/FVC。
1.3.4肺部感染嚴重程度 采用臨床肺部感染(CPIS)評分[7]評價3組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的肺部感染情況,主要從體溫、氣管分泌物、肺部浸潤影、氧合情況等7個項目進行評價,最高分為12分,得分越高表示肺部感染越嚴重。

2.1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況及3組一般資料比較 本研究100例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的肺泡灌洗液經過病原菌培養基培養后,共檢出病原菌100株,其中革蘭陰性菌50株(50.00%)為革蘭陰性菌組,革蘭陽性菌41株(41.00%)為革蘭陽性菌組,真菌9株(9.00%)為真菌組。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況見表1。革蘭陰性菌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40~80歲,平均(64.36±3.01)歲;病程2~10年,平均(6.45±1.23)年。革蘭陽性菌組中男24例,女17例;年齡40~78歲,平均(64.45±2.99)歲;病程2~9年,平均(6.36±1.19)年。真菌組中男6例,女3例;年齡41~78歲,平均(64.39±2.98)歲;病程2~10年,平均(6.39±1.21)年。3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的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布情況
2.23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革蘭陰性菌組IL-6、IL-8、IL-10、TNF-α水平均高于革蘭陽性菌組和真菌組,且革蘭陽性菌組高于真菌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33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及肺部感染嚴重程度比較 革蘭陰性菌組FEV1/預測值、FEV1/FVC低于革蘭陽性菌組和真菌組,而CPIS評分高于革蘭陽性菌組和真菌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革蘭陽性菌組FEV1/預測值、FEV1/FVC低于真菌組,而CPIS評分高于真菌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3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及肺部感染嚴重程度比較
近幾年,重癥肺部感染發病率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在發病期間患者常常伴有急性呼吸衰竭,嚴重者甚至出現意識障礙、肝腎功能不全及休克等,最終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8]。細菌性感染是引起重癥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有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通過破壞患者的氣道上皮細胞纖毛,降低防御功能,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加重肺部細菌感染,因此重癥肺部感染患者常存在細菌定植,從而嚴重影響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促進機體發生炎癥反應[9-10]。肺泡灌洗即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是一種兼備診斷和治療的操作,通過配合病原學檢查、細胞學檢查及細胞計數分類等檢查,用于協助診斷肺部疾病,其獲取的肺泡灌洗液內含有病原微生物、細胞成分可用于診斷肺部感染[11-12]。
本研究重癥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經過病原菌培養基共培養出病原菌共100株,其中革蘭陰性菌50株(50.00%),銅綠假單胞菌占20.00%(20/100);革蘭陽性菌41株(41.00%),肺炎鏈球菌占21.00%(21/100);真菌9株(9.00%),白色假絲酵母菌占7.00%(7/100)。說明重癥感染肺炎患者中主要以革蘭陰性菌為主,其中主要為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銅綠假單胞菌;其次為革蘭陽性菌,其中主要為肺炎鏈球菌,同時存在少量真菌,但也有相關研究發現地區不同,其主要的致病菌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臨床中由于需要采用大量抗菌藥物對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進行干預,因此造成患者的菌群失調,菌群之間互相作用,從而誘發非發酵菌生長異常及定植,成為臨床中誘發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13-14]。
在炎癥因子方面,革蘭陰性菌組IL-6、IL-8、IL-10、TNF-α水平均較革蘭陽性菌組和真菌組高,且革蘭陽性菌組IL-6、IL-8、IL-10、TNF-α水平均較真菌組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革蘭陰性菌及陽性菌均可以釋放細胞因子,使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升高,且革蘭陰性菌中含有內毒素這一重要成分,其可以在無細胞因子的條件下,直接在體外誘導人培養細胞,從而使炎癥因子水平升高,而革蘭陽性菌并無此作用[15-16]。因此,革蘭陰性菌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高于革蘭陽性菌患者。真菌感染患者的炎癥因子升高不明顯,其原因可能是絕大多數真菌感染患者是由于長期使用抗菌藥物引起的感染,經過對癥治療后,其炎癥水平得到控制[17]。
在肺功能及肺部感染嚴重程度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革蘭陰性菌組FEV1/預測值、FEV1/FVC均較革蘭陽性菌組和真菌組低,而CPIS評分較革蘭陽性菌組和真菌組高,且革蘭陽性菌組FEV1/預測值、FEV1/FVC均較真菌組低,而CPIS評分較真菌組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革蘭陰性菌組患者相對于革蘭陽性菌組及真菌組患者,其肺部感染程度更嚴重、肺功能更差,同時革蘭陽性菌組患者相對于真菌組患者,其肺部感染程度更嚴重、肺功能更差。重癥肺部感染患者長期處于高炎癥水平狀態,使機體防御病原菌的能力降低,損傷肺泡組織和氣道組織的正常功能和結構,加之重癥感染使呼吸道的平滑肌收縮并出現黏液水腫,影響呼吸道正常運動,從而加重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增加其呼吸肌做功,使呼吸肌在最短時間內進入疲勞狀態,從而降低了肺功能[18-20]。因此炎癥因子水平越高的患者其肺部感染程度越嚴重,肺功能越差。
綜上所述,重癥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感染革蘭陰性菌最多,革蘭陽性菌次之,真菌最少,且感染革蘭陰性菌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最高、肺部感染最嚴重、肺功能最差,革蘭陰性菌、真菌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