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仗義姐注意到,最近有個新詞叫“春季護薪”。春季是農民工集中外出尋工、復工的旺季,某省政府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各項舉措,做好新一年農民工薪水的保障。這種提前“護薪”的做法,既積極主動,又有溫度。
依法、依規保障農民工薪水的治理手段也在不斷完善。從刑法中設立“惡意欠薪罪”,到司法部開通“農民工欠薪求助綠色通道”,到國務院頒布專門性法規《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再到今年初多部門發布涉欠薪糾紛典型案例,這些都為農民工建立起了依法討薪的制度通道。遇事找法、討薪找相關機構的意識也逐步深入農民工的心中。
當然,在個別案例中仍能看到有農民工因不了解相關法律,采取了極端方式進行討薪。這說明,相關部門在“討薪有門”的普法宣傳和法律援助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為農民工“護薪”,讓農民工“薪”安,不僅要幫助瀕臨“脫軌”的勞動者重回維權正軌,更要讓勞動者在案件中感受到法治的力量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