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近感到兒子離我越來越遠,什么都不愿意和我說,而且我兒子現在進入青春期了,我特別擔心他對性知識不了解,做出格的事情,傷害到別人,況且早戀也影響學習。
我的兒子今年初二了,他成績一直不錯,人也長得高高帥帥的,所以在學校人緣很好,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對此我感到很自豪。可是后來我聽說有些女生會偷偷送他小禮物甚至向他表白,我擔心他早戀,所以我就經常跟他講早戀的危害,讓他要引以為戒,剛開始我感覺他還是能夠聽進去的。
前陣子我想要幫他洗校服,從他外套口袋里掉出了一張小紙條,我看了一眼,是一個女生的情書。我頓時火就上來了,等兒子回家我就拿著紙條問他是怎么回事,他跟我解釋說這是那個女生主動給他的,他覺得當面丟掉很傷人,于是就收下來了,后來也忘記扔了。
自從這件事后我發現他越來越愛玩手機,還偷偷摸摸地不讓我們看見。我好幾次問他在玩什么,可不可以跟爸爸媽媽分享一下,他總是說沒什么就搪塞過去。有一天我實在忍不住,就去翻了兒子的手機,在QQ聊天記錄里我看到了他和一個女生的對話,他們聊得非常頻繁甚至有時深夜了還在聊,而且無話不談非常親密。
千防萬防,沒想到我兒子還是早戀了!就這件事,我找他談過好多次,試著和他談性知識,每次都很緊張,無疾而終,也試過沒收手機,找他的班主任請班主任幫忙勸說,可是都沒有效果。這次期中考,成績也掉了很多,我本想著和他好好聊聊一起找找退步的原因,可是沒講幾句他就暴跳如雷,說我不信任他,甩頭就把自己關進臥室了。從那之后,兒子對我的態度變得特別冷淡,我想要緩和關系卻不知如何是好。
老師,我到底該如何與兒子討論青春期的情感話題呢?請您幫幫我吧!
小葉媽媽
從您的來信中可以讀到您對孩子的關心,也能夠感受到您的焦慮和迷茫。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除了生活和學習,還多了一個內容,那就是如何與孩子交流青春期的情感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受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因素的影響,異性交往會逐漸從兒童時期的疏遠狀態發展為親近狀態,對異性產生好奇、好感、愛慕等心理,有的孩子因為相互產生好感,可能還會開始談戀愛。
發展心理學認為:在青春時期,孩子表現出對異性的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是人的本能。因此家長要明白,對異性有好感是孩子心理發展的正常體現,這不是一件不應該出現的事情,而是一件需要花心思去處理的事情。
如果成人在正確的性教育的基礎上讓孩子自由探索親密關系,他就會知道自己是誰、喜歡什么、如何和人相處。
能從青少年時代就獲得良好情感能力的人,在長大之后,也一定會更懂得如何去愛和被愛。家長與其一味反對,不如教孩子正確對待“早戀”,引導他們在青春期的異性交往中成長為一個有責任心、同理心,情商高,心理健康而成熟的人。
不管您的孩子是否正在嘗試戀愛這件事,我們都希望家長們可以勇于與孩子自然地聊聊愛情、科學地談談性。當然,這需要家長首先擁有相關的科學知識、不怕尷尬和拒絕的勇氣以及對孩子充分的信任。
那么我們可以和孩子談些什么呢?
● 您可以對孩子說:孩子我發現你長大了,你開始愛別人了,而且別人也愛你了,說明你還是挺可愛的。首先讓孩子明白這是一種很美好的情感。
● 您可以借由自己曾經的戀愛經歷和在愛情里的體會,告訴孩子您為什么最終決定和他的爸爸走到了一起,告訴孩子您認為愛情帶給您的甜蜜和痛苦、責任與擔當。
由此與孩子探討,此時陷入青春期的戀愛可能出現的利弊,讓孩子自己去衡量和判斷。
● 告訴孩子愛情有時候會讓人很激動,但也有一些危險,它的危險之處在哪里。特別要指出的是,性行為和愛有關,但在沒有能力為自己和對方負責的時候不要有性行為。
最后,告訴孩子,如果有一天你也有關于愛情的疑問或體悟,特別希望你能來告訴爸媽;如果有一天你在戀愛中受到了傷害,不要害怕被責罰而遠離家庭,爸媽會與你一同面對。
當然,這是一個對大多數家長來說都不大容易開口的話題,尤其對于一開始就忽略了與孩子建立友好溝通氛圍的家庭更是難上加難。當您感受到孩子的回避與抗拒,重建和修復親子關系是您首先要做的,然后要不斷嘗試把與孩子交流情感和性的話題日常化。
所以,家長平時就要跟孩子多交流,
建立信任感,這樣當孩子遇到什么事情的時候才會愿意跟您講,愿意請教您。
當孩子愿意談,或是主動把這方面的困惑告訴家長時,一定不要激動,也不要立馬否定,要放平心態、進一步了解詳情,在此基礎上與孩子一同探討,并給予引導。可以了解孩子對青春期戀愛、性行為的態度和看法,表達父母的看法與擔憂;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能力、風險、后果及孩子可有的選擇;如果家長仍有擔憂,適當時候可以向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底線等。
我們不能將解決孩子青春期的所有問題全部寄希望于學校教育或者某些教科書,認為性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青春期的性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教育,同時也是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
最好的家庭性教育的方法是與孩子拉家常,父母可以借某個性方面的事件打開話匣,讓孩子了解性活動及相關知識,了解性行為的社會道德規范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當然,了解這些并不等于允許他們過早地這樣做,而是要讓孩子知道過早這樣做會有害無益。
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性,青春期孩子的“戀愛”更多的是欣賞、好感,甚至是好奇、跟隨潮流,跟成年人的戀愛有本質上的差別;同時青春期的戀愛是一個了解自己、了解異性的機會,也是孩子人格成長中的重要環節。
在了解客觀事實后,家長勇敢地嘗試著與孩子談“性”說“愛”吧,希望每個孩子都能真正學會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