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顯,鄭智慧,李綿利,李 霞,詹珊珊,王 潔,盧康媛
社區作為現代社會生活的基本結構及人們生活和聯系的基本場所,是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第一現場,也是危機影響及采取應對措施的基層單位[1]。當前研究傾向于將“社區復原力”定義為允許個人或群體在經歷逆境或創傷后重建和反彈的過程,即在面臨災害風險和在突發危機事件時社區預測威脅、限制負面影響以及社區人群應對、自我適應和恢復的能力[2-6]。一項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社區復原力的社區能在短時間內調動社區物資、醫療及人力資源,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降低疫情防控過程中的脆弱性與無序性,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7]。因此,有效評估人群所具備的社區復原力程度對改善社區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降低災害發生時的損害程度至關重要。Cénat等[2]編制的跨文化社區復原力量表(The Transcultural Community Resilience Scale,T-CRS),已在COVID-19流行期間于4個國家進行跨文化修訂與驗證,信效度良好。因此,本研究對該量表進行漢化和信效度檢驗,以期為社區提高其社區復原力水平,從而提高其應對公共衛生災害事件的能力,降低民眾危機感,提供合適、可靠的評估工具。
T-CRS是于2021年由渥太華大學心理學院的Cénat等[2]針對COVID-19疫情防控期間人群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社區是否能有效利用社區資源促進其成員恢復這一情況編制而成,用于評估社區人群在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的社區復原力情況。該量表包含社區力量和支持(14個條目)、社區信任和信念(5個條目)、社區價值觀(10個條目)3個維度,共計29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計1~5分,得分越高表明調查對象的社區復原力水平越好。原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6,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8~0.95,McDonald′s Omega為0.97,Coefficient H為0.96,信效度良好。
1.2.1 量表的翻譯
經電子郵件聯系T-CRS的原作者得到授權后根據Brislin翻譯模型對英文版原量表進行漢化[8]。1)翻譯:由1名醫學碩士獨立將原量表翻譯成中文版A1,經1名護理學博士與1名護理學副教授(均精通中英文,有海外留學經歷)討論后,形成中文版A2。2)回譯:由1名未接觸過原量表的精通中英文的護理學教授(具有博士學位,有海外留學經歷)將中文版A2回譯成英文版B。研究組人員通過對回譯后英文版B與原量表進行比較,反復調試和修改中文版A2,直至其在符合漢語語境的情況下語義與原量表表達一致,形成中文版A3。
1.2.2 量表的文化調試
邀請4名專家,包括護理學教授1人,護理學副教授2人,護理學專業講師1人,工作年限均≥10年,均為碩士及以上學歷。專家組結合理論知識和臨床情境對中文版A3的各條目內容進行可理解性、語法、語言習慣性、文化背景及內容相關程度的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根據專家修改意見結合原量表內容形成中文版A4。
1.2.3 預調查
采用隨機抽樣法,于2022年8月選取福建省符合標準的20名社區人群進行預調查,其中男10人,女10人,問卷填寫時間為5~10 min。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具有良好的溝通理解能力者;2)知曉研究目的并自愿參加者。排除標準:在調查中途臨時退出或不愿配合者。本次調查均已獲得調查對象的知情同意,自愿進行本次調查。預調查時研究者需詢問調查對象對該量表各條目的理解情況,是否有難以理解或語義不通的條目并進行記錄,同時了解其填表感受及意見。結合調查對象反饋和專家意見,合理調整中文版A4的內容及語境,形成中文版T-CRS正式調查版。
1.3.1 調查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1月選取符合標準的社區人群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排除標準與預調查一致。本量表共29個條目,參考樣本量為量表條目數的5~10倍,同時考慮到抽樣誤差即無效問卷,再擴大20.00%左右的樣本量[9],最終需收集樣本310人。
1.3.2 調查工具
1.3.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在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調查對象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居住地、在所在社區居住時間及職業。
1.3.2.2 中文版跨文化社區復原力量表
中文版T-CRS主要是評估社區人群在公共突發事件發生后的社區復原力現狀。該量表包括3個維度、29個條目。
1.3.3 資料收集方法
由研究者本人發放問卷,采取統一的指導語詳細地將本調查的目的及意義向調查對象解釋,同時告知其本調查具有自愿性與保密性原則,只有征得調查對象同意后才可進行調查。本次問卷由調查對象自行填寫,對年齡較大、文化程度低下或體弱者可由調查者根據問卷內容對調查對象逐條詢問后代為填寫;調查對象遇到有疑惑或難以理解的條目時調查者應當面為其解惑,在調查對象表示理解后再進行填寫;當場發放問卷填寫后回收。本研究共發放310份問卷,回收297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80%。2周后在接受調查的對象中選取20名社區人群再次進行調查,以監測量表的重測信度。
1.3.4 信效度檢驗
1.3.4.1 項目分析
1)臨界比值法:將量表總分按高分與低分分為兩組(即前27%為低分組,后27%為高分組),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算臨界比值率(CR)值,若CR值>3.000,P<0.05,表明該條目具有較好區分度,可予以保留[10],反之剔除。2)相關系數法:評估條目的敏感性和代表性,即分析每個條目與量表總分的相關性,評價各條目與總量表測量屬性的一致程度,相關系數<0.400的條目可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否保留[11]。
1.3.4.2 效度檢驗
1)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選擇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法。若KMO(Kaiser-Meyer-Olkin)值>0.800,在Bartlett′s球形檢驗時,χ2值水平顯著(P<0.001),表明適合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考慮到原量表保留了載荷值>0.450的條目,因此,在其相應公因子上的載荷值>0.450的條目予以保留[11-12]。2)驗證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采取最大似然估計法檢驗模型擬合度[13]。若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3,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0.080、相對適合度指標(CFI)、非規范擬合指數(TLI)、遞增擬合指數(IFI)>0.900符合驗證性因子標準,提示結構效度良好[14]。
1.3.4.3 信度檢驗
采用Cronbach′s α系數來評價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再用折半信度及重測信度進行評價。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0.800、折半信度>0.800,則表明該量表的信度良好[15]。
1.3.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AMOS 2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定性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表示,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文化調試、專家意見以及調查組討論,結合預調查時調查對象的反饋,將難以理解、語序不順或不符合中文表達習慣的條目加以修改。具體:將條目1“如果我發生了什么事情,我知道我可以依靠我的社區”改為“如果我有什么事情要發生,我知道我可以依靠我的社區”;條目2“在發生災難性事件(自然災害、戰爭等)時,我知道我可以依靠我的社區來應對困難并向前邁進”改為“在發生災難性事件(自然災害、戰爭等)時,我知道我可以依靠我的社區來應對事情并繼續生活”;條目3“當我經歷困難時我可以通過與社區中的一些人交談來尋求解決方法”改為“當我處于艱難時期時,社區里有我可以交談的人”;條目4“我在社區中所維持的關系能夠幫助我應對發生在我身上或可能發生的問題”改為“社區內的人際關系可幫助我應對已經出現或即將出現的問題”;條目8“我參與我所在社區組織的活動”改為“我會參與我所在社區組織的活動”;條目10“社區活動能夠幫助我與所在社區的人們建立聯系”改為“社區活動能夠幫助我與人們建立紐帶關系”;條目17“我相信我所在地區的醫護人員會為我提供足夠的治療和護理”改為“我相信我所在地區的醫護人員會為我提供適當的治療和護理”。最終形成中文版T-CRS包含3個維度、29個條目。
297名調查對象中,女183人,男114人;年齡以19~30歲為主,有204人(68.69%);文化程度以專科或本科為主,有185人(62.29%);居住地以城市為主,有231人(77.78%);在所在社區居住時間以>10年最多,有113人(38.05%),6~10年最少,僅30人(10.10%);職業中已工作175人(58.92%),學生97人(32.66%),離退休人員25人(8.42%)。
1)相關系數法:將各條目與總分進行相關分析,結果顯示29個條目與T-CRS量表總分間的相關系數為0.642~0.873(P<0.001),各條目間的相關系數為0.475~0.802(P<0.001),均>0.400,且各條目得分與總分間具有明顯的正向影響,表明各條目與總量表具有較高相關性,無刪除條目。2)臨界比值法:低分組與高分組間的CR值為12.501~22.153,均>3.000,P<0.001,說明該量表各條目有良好的鑒別度。
1)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結構效度檢驗,結果顯示中文版T-CRS量表的KMO值為0.968,Bartlett′s球形檢驗達到明顯檢驗水平(χ2=10 692.400,P<0.001),適合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選擇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法共提取3個公因子(特征值均>1.000),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8.503%>50%;各條目的載荷值分別為0.453~0.818,均>0.450,其中條目7~10旋轉后至社區信任和信念維度,條目15旋轉至社區力量和支持維度,條目19旋轉至社區價值觀維度,詳見表1。2)驗證性因子分析: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χ2/df=2.801,RMSEA =0.078,CFI=0.943,TLI=0.932,IFI=0.943,均>0.900,在標準范圍內,見表2。

表1 中文版跨文化社區復原力量表各條目因子載荷矩陣(n=297)

表2 中文版跨文化社區復原力量表驗證性因子分析模型的擬合指數(n=297)
中文版T-CRS總體Cronbach′s α系數為0.983,社區力量和支持、社區信任和信念及社區價值觀3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18~0.976。總量表的折半信度為0.945,3個維度的折半信度為0.855~0.947。測得總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799,3個維度的重測信度為0.717~0.831。詳見表3。

表3 中文版跨文化社區復原力量表及各維度信度
近年來通過一些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揭示了全球在預防、準備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脆弱性。有研究表明,在疫情防控中社區作為城市“縮影”發揮了巨大作用,特別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為社區人群進行資料物資供給、疫情防范知識傳播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幫助[16-18]。但當前我國尚缺乏良好的社區復原力水平評估工具。本研究嚴格依照Brislin翻譯模式對英文原版T-CRS進行翻譯、回譯及文化調試等步驟,最終形成包含3個維度、29個條目的中文版T-CRS,并在我國社區居民中進行驗證,信效度較好,適用于評估我國人群的社區復原力情況。社區復原力作為衡量社區面對災難時所表現出來的對困境的預測、適應及恢復能力的有效指標,使用中文版T-CRS對其進行有效評估,可從不同維度對我國社區及衛生服務中心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做出針對性改進,給予更多可行性指導,從而提高我國社區復原力,增強我國應對突發事件水平,降低經濟、人群健康及社會等方面的損害。
量表效度是判斷調查結果有效性的重要指標,通常使用結構效度進行衡量[19]。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與驗證性因子分析對中文版T-CRS進行結構效度檢驗。探索性因子分析選擇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法,結果顯示提取出3個公因子(特征值均>1.000),與原量表一致,且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8.503%>50%,旋轉后各條目在其所對應的公因子上的載荷值均>0.450。本研究中社會力量和支持維度的條目7~10旋轉后至社區信任和信念中,社區信任和信念維度中的條目15旋轉至社區力量和支持中,條目19旋轉至社區價值觀中,這可能與國內外文化背景、信念信仰及語言特點等差異有關。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擬合指標皆達到標準,模型擬合優度良好,表明中文版T-CRS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此外,還對量表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各條目及各維度與總量表間的相關系數均>0.400且呈正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同時采用臨界比值法進行驗證,結果顯示各條目的CR值均>3.000,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表明量表各條目區分鑒別度較好。以上結果均表明中文版T-CRS適用于評估社區人群所具有的社區復原力水平情況。
量表信度指測驗量表工具所測結果的穩定性以及一致性,包括內在信度和外在信度兩種,而量表的信度越大表明其測量標準誤愈小[10]。內部信度是指每個量表是否測量單一概念且組成量表條目的內在一致性程度如何,最常用Cronbach′s α系數檢驗,一般>0.800則表明很可信[20]。外在信度通常指不同時間測量時量表異質性的程度,重測信度為最常用的檢驗法。本研究使用Cronbach′s α系數和折半信度檢驗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使用重測信度檢驗外部信度。結果顯示,中文版T-CRS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83,3個維度Cronbach′s α系數為0.918~0.976;量表的折半信度為0.945,3個維度的折半信度為0.855~0.947,表明中文版T-CRS的內部一致性高,內在信度良好。在正式調查結束2周后,在調查人群中重新選取20人進行再調查,測得量表總的重測信度為0.799,3個維度的重測信度為0.717~0.831,表明中文版T-CRS重測信度佳,具有較好的時間穩定性。
中文版T-CRS包含3個維度、29個條目,信效度較好,可作為我國社區評估和測量社區人群的社區復原力水平的可靠工具。通過使用該量表測量社區復原力,可有效改善社區管理人員,特別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衛生人員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為社區人群提供應對策略的反應速度,改進應對措施,降低受損害程度。本次研究嚴格遵循測量工具跨文化調適要求對T-CRS量表進行漢化,但調查對象大多局限于福建省,同時19~30歲人群占多數,樣本缺乏代表性且較單一,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研究結果。因此,期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擴大研究范圍,在我國各省市進行樣本抽取,進一步檢驗中文版T-CRS在我國各省市的社區人群中的可行性和適用性;同時了解影響我國社區復原力水平的相關因素,從而制訂更具針對性的改進計劃,為提高我國社區復原力程度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