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霞,張 楠,于 晴,吳醫學
職業幸福感是指個人在工作中需求得到滿足、潛力得以發揮后所獲得的積極體驗,可增加醫護人員對其工作的認同感和工作滿意度,減少醫護人員流失[1-2]。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醫療模式的轉變,社會對護理人員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然而當前護理人員嚴重短缺,嚴重影響護士職業幸福感[3]。因此,關注重癥監護室(ICU)護士職業幸福感對改善護理質量、穩定護理隊伍尤為重要。職業悲傷(professional grief)是指由于工作中產生的失落或悲傷情緒引發的生理和心理反應[4]。ICU護士與危重癥病人接觸最多,工作中護士經常目睹病人承受巨大痛苦甚至死亡以及家屬的悲傷情境,如果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支持,會影響護士對護理工作的幸福體驗感,造成職業疲勞甚至離職[5-7]。體面勞動感是指個體對自身所從事工作的體面度的感知,能直觀反映個體對工作價值的認同及滿意程度[8]。高水平的體面勞動感知能提高護士對護理工作的職業認同,提升護士職業滿意度[9]。由此可見,三者之間可能存在一定關系。因此,本研究調查青島市ICU護士職業幸福感、職業悲傷及體面勞動現狀,分析ICU護士職業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其與職業悲傷、體面勞動感的相關性,旨在為提高護士工作幸福感,穩定急危重癥護理隊伍提供參考。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于2022年3月—7月選取青島市3所綜合醫院的ICU護士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已注冊并持有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在 ICU連續工作時間≥1年;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實習或進修護士;近1年來休假時間≥3個月;有心理疾病史。根據Kendall樣本量估算方法,樣本量為變量數的5~10倍原則。本研究共涉及21個變量,考慮到10%的無效問卷,估算樣本量為116~231人,本研究最終確定有效樣本量為235人。235名ICU護士年齡(31.40±7.55)歲,其中男14人,女221人。本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號:QBYLL-KY-2023-05)。
1)一般資料調查表: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職稱、學歷、在職方式、月收入。2)醫務人員職業幸福感量表:該量表由胡冬梅等[10]編制,用于評定護士的職業幸福感水平。量表包括身心健康(6個條目)、價值/能力體現(6個條目)、社會支持(5個條目)、經濟收入(3個條目)、工作環境(4個條目)5個維度,共24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計1~5分,總分24~120分,得分越高表示職業幸福感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27。3)修訂版悲傷體驗量表(Revised Grief Experience Inventory,RGEI)。該量表由Lev等[11]編制、曾慧嘉等[12]漢化修訂,用于測量研究對象的職業悲傷程度。量表包括身體癥狀(5個條目)、憂郁(6個條目)、壓力及罪惡感(5個條目)、存在關注(6個條目)4個維度,共22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22~110分,得分越高說明悲傷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為0.886。4)體面勞動感知量表(Decent Work Perception Scale,DWPS)。該量表由毛冠鳳等[13]編制,用于評價研究對象對工作體面的感知程度。量表包括工作回報(4個條目)、工作崗位(3個條目)、職業發展(3個條目)、職業認可(3個條目)和工作氛圍(3個條目)5個維度,共16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完全不認同”到“完全認同”計1~5分,總分16~80分,得分越高表示體面勞動感越強。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52。
調查前征求各調查醫院護理部同意,由研究者結合實際情況統一發放電子版或紙質問卷,問卷采用匿名填寫,由每名護士獨立完成調查,紙質版問卷現場發放現場收回,電子版問卷當天完成。所有問卷由雙人錄入并進行核對。共發放問卷240份,回收有效問卷235份,有效回收率為97.92%。

235名ICU護士職業幸福感總分為(71.33±9.18)分,職業幸福感、職業悲傷與體面勞動感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見表1。

表1 ICU護士職業幸福感、職業悲傷與體面勞動感總分及各維度得分
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年齡、職稱、月收入ICU護士職業幸福感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特征ICU護士職業幸福感得分比較 單位:分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ICU護士職業幸福感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與職業悲傷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呈負相關,與體面勞動感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呈正相關(均P<0.01)。見表3。

表3 ICU護士職業幸福感、職業悲傷及體面勞動感的相關性分析(r值)
以職業幸福感總分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年齡、職稱、月收入)、職業悲傷、體面勞動感得分作為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4)納入回歸方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影響ICU護士職業幸福感的因素有月收入、職業悲傷、體面勞動感(P<0.05),見表5。

表4 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5 ICU護士職業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ICU護士職業幸福感總分為(71.33±9.18)分,處于中等水平,明顯低于吳麗華等[14]的調查結果,與李貝貝[15]的調查結果相近。分析原因可能與科室工作性質有關。本研究調查對象為ICU護士,服務對象病情較嚴重,需要時刻關注病情變化,護士夜班頻次較高,且時長較長,工作內容繁重,工作責任也更大,因此可能造成職業幸福感較低[16]。本研究中“身心健康”維度得分最低,由于ICU護士工作環境嘈雜,每天面對各種設備報警聲等,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面臨巨大壓力,因此得分較低。“經濟收入”維度得分最高,由于工作任務繁重,工作性質特殊,ICU護士工作績效普遍高于普通科室,因此本條目得分相對其他條目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ICU護士職業悲傷總分為(36.00±7.01)分,處于輕度悲傷水平,略低于左倩倩等[17]調查結果。分析可能原因為研究對象不同所致。左倩倩等[17]調查人群為安寧療護護士,這部分護士更頻繁接觸癌癥病人及終末期病人,相較于其他科室護士更容易產生悲傷[18]。而本研究調查護士較為年輕,且初級職稱占62.55%(147/235),這部分護士的工作重點更傾向于完成本職工作與適應工作,因此職業悲傷水平相對較低[19]。本研究中“憂郁”維度得分最高,說明ICU護士職業悲傷最明顯的表現是心理反應。在ICU的高強度和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中,護士經常需要面對重癥病人死亡,因此容易產生憂郁等負性情緒[20]。如若護士負性情緒長期得不到有效疏導和排解,可能會對護士身心造成不可逆影響,不利于護理服務質量提升。
本研究結果顯示,ICU護士體面勞動感總分為(50.20±15.64)分,處于中等水平,與賓永等[21]調查結果一致。ICU主要收治危重病人,雖能挽救部分病人生命,但死亡率仍為醫院最高科室,護士也長期反復經歷病人死亡[22]。加之受傳統文化影響,國民對死亡常避而不談且存在抵觸,可能造成護士對所從事的護理工作體面感感知較低[23]。本研究中“工作氛圍”維度得分最高,說明ICU護士在日常工作中獲得的同事支持較多。“工作回報”維度得分最低,說明ICU護士工作繁忙,責任重大,護士認為薪資待遇與投入勞動和精力不成正比,認為沒有得到應有的工作報酬。
1)月收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月收入是ICU護士職業幸福感的影響因素(P<0.01),與林思婷等[24]研究結果一致。收入水平體現醫院對護士工作價值和工作成果的認可,是評價護士職業成功的重要指標[25]。研究表明,收入越高的護士對工作更為滿意,在工作中表現得也更加積極,進而越能創造工作價值[26]。因此,護士的待遇越高表示醫院對護士的貢獻越肯定,護士職業幸福感水平也能進一步提升。提示醫院應進一步完善薪資制度,切實提高護士的薪資待遇,激發護士對工作積極性與熱情,提高護士的職業幸福感。2)職業悲傷。本研究結果顯示,職業悲傷與護士職業幸福感各維度呈負相關(P<0.01),說明護士獲得的職業悲傷越多,越不易獲得職業幸福感。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職業悲傷是ICU護士職業幸福感的影響因素(P<0.01)。研究發現,護士經歷病人死亡的當下就會產生悲傷反應,長期反復經歷職業悲傷,會對護士身心帶來持續影響[27]。由于工作的特殊性,ICU護士常會經歷病人病情惡化、突然死亡等刺激性事件,而受工作制度和工作環境約束,護士無法直接將悲傷情緒表現出來,甚至需要刻意隱藏,同時面對外部的工作壓力和內部的心理壓力[28]。因此,護理管理者在工作中特別注意護士的情緒變動,提供合適時機傾聽護士宣泄,鼓勵同事之間溝通,幫助護士釋放工作壓力,減少因工作原因產生的不良情緒對護理質量造成的影響。3)體面勞動感。本研究結果顯示,體面勞動感與護士職業幸福感各維度呈正相關(均P<0.01),說明ICU護士認為工作越體面,職業幸福感越強。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體面勞動感是ICU護士職業幸福感的影響因素(P<0.01)。當前我國護理人員與醫生相比,整體薪資福利、輪班休假和職稱晉升等待遇還有一定差距,社會地位和公眾認可度也無法與醫生達到完全“平等”,多數護士認為自己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職業發展前景不廣,加上護理對象和護理工作的特殊性,ICU護士自覺工作不夠體面,因此職業幸福感體驗也不強烈[29]。因此,醫院管理者應根據醫院實際適當加大護士的決策權力,鼓勵醫護共同參與病人臨床方案制訂,增加護士的職業價值認同感;完善護士薪資制度,拓寬職稱晉升渠道,增強護士的工作體面感。
綜上所述,ICU護士職業幸福感處于中等水平,月收入、職業悲傷、體面勞動感是職業幸福感的影響因素。提高護士的職業幸福度,要改善護士薪資水平,采取有效措施減輕對職業的悲傷感,加大對護理隊伍和護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提高體面勞動感。本研究僅選取235名ICU護士進行調查,今后應在多地區、多中心開展調查,使研究結果更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