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銳潔
(作者單位:山西省芮城縣融媒體中心)
在媒體融合的浪潮下,傳統媒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以其便捷性、互動性和個性化等特點迅速崛起,對傳統媒體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造成了巨大沖擊,而傳統媒體在內容深度、品牌影響力和公信力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媒體融合視域下,要想充分滿足受眾對新聞信息服務的需求,傳統媒體應加大融合力度,分別從平臺、內容、服務和人才層面出發,提升新聞傳播所具有的聚合力,搶占輿論高地,通過鞏固、壯大社會主流輿論的方式,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1]。此外,傳統媒體應積極應對媒體融合帶來的挑戰,通過創新內容和形式、拓寬傳播渠道、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等方式,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此外,傳統媒體也需要堅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保持內容的真實、客觀、公正,維護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傳統媒體需要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探索與新媒體的融合之道,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為受眾提供高質量的新聞信息服務。
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內容生產創新對于傳統媒體來說至關重要,傳統媒體應從內容層面求新求變,真正為實現創新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貢獻應有之力[2]。面對新媒體的競爭壓力,傳統媒體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提供有深度、有思想、有價值的內容,進而滿足受眾的現實需求。首先,傳統媒體應注重深度報道與新聞調查。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受眾篩選自己所需新聞的能力有限,傳統媒體應發揮其專業性和權威性優勢,提供更多深度報道和深入調查的新聞,幫助受眾厘清事實真相,為受眾提供有價值的觀點和分析。此類內容不僅能吸引受眾的注意力,還能提升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其次,傳統媒體的內容創新應注重個性化和差異化。傳統媒體應該根據自身的定位和目標受眾,打造具有個性化和差異化的內容,以吸引受眾的關注。這就需要傳統媒體在選題、采訪、編輯等方面下足功夫,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挖掘新聞事件,提供有見地、高質量的報道和分析。再次,傳統媒體的內容創新應注重數據化和可視化。傳統媒體應該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海量的信息進行篩選、分析和可視化呈現,為受眾提供更加直觀、生動的內容。例如,利用數據圖表、動畫、視頻等形式,將復雜的信息簡單化、直觀化,讓受眾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最后,傳統媒體應注重跨界合作與內容共創,其主要表現在通過與其他領域的機構或個人進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創新性和影響力的內容產品。例如,傳統媒體可以與教育機構合作推出科普節目,也可以與文化藝術機構合作舉辦主題展覽等,如此不僅能豐富傳統媒體的內容形式,還能提升其內容的質量和影響力。
隨著數字技術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媒體的傳播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新媒體的崛起使得信息的傳播更加迅速、廣泛和多樣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媒體在傳播方式層面進行創新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傳統媒體應積極拓寬多元化的傳播渠道,以覆蓋更廣泛的受眾。除了傳統的報紙、電視和廣播外,還應充分利用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多元化媒介呈現,開拓網絡媒體、社交媒體等多種傳播渠道。例如,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媒體進行全方位新聞報道,進而擴大新聞覆蓋面。其次,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傳統媒體應利用數據分析技術實現精準化傳播。通過對受眾行為數據的分析,了解受眾的興趣、偏好和需求,實現內容的個性化推薦,還可以利用定位技術為受眾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新聞服務,進而提高新聞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再次,傳統媒體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新聞傳播的形式和內容。例如,將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介形式進行有機整合,以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方式呈現新聞,提高受眾的閱讀體驗和信息接受度;還可以借助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 VR)與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 AR)等技術來創新新聞呈現方式,從而為受眾提供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發展付費訂閱和定制化服務是傳統媒體應對廣告市場競爭和收入下降的有效策略,傳統媒體可以通過推出付費訂閱模式來獲取穩定的收入來源,通過提供高質量、獨特和具有深度的內容,吸引受眾通過訂閱并支付一定費用來獲取這些內容。付費訂閱模式有助于傳統媒體減少對廣告收入的依賴,保持獨立性和可持續發展。此外,傳統媒體可以通過提供定制化服務來增加收入和滿足受眾需求。定制化服務可以包括定制化內容、個性化廣告投放和定制化受眾體驗等。為了成功發展付費訂閱和定制化服務,傳統媒體需要關注以下幾個關鍵點:第一,提供獨特和高質量的內容,傳統媒體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制作并提供與眾不同、有深度和有價值的內容,以吸引受眾訂閱和付費。第二,投資數字化技術和平臺,傳統媒體需要加大對數字化技術和平臺的投資力度,建設具備便捷支付功能的數字化訂閱和定制化服務平臺。第三,了解受眾需求和興趣,傳統媒體需要通過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等手段,深入了解受眾的需求和興趣,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定制化的內容。
打造多平臺媒體生態系統是傳統媒體應對市場變革和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多平臺媒體生態系統是指在不同媒體平臺上進行內容生產、分發和營銷,形成一個互相補充、協同發展的生態系統。傳統主流媒體躋身新媒體領域,是占領輿論導向制高點的重要契機,理應看到互聯網時代傳播由點對點單一傳播向多點傳播轉變的客觀事實,通過轉變觀念、加快轉型,適應新時代的變化發展[3]。為了打造多平臺媒體生態系統,傳統媒體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建設數字化平臺,包括網站、移動應用等,以滿足不同受眾的媒體消費需求。其二,優化內容分發,將內容在不同平臺上進行分發和推廣,進而獲得更多的流量。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傳統媒體要冷靜面對當前的困境,對當前的形勢進行具體分析,改變發展策略,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把握時代趨勢,實現行業轉型[4]。通過打造多平臺媒體生態系統,傳統媒體可以實現跨平臺的內容生產、分發和營銷,進而提高受眾體驗和滿意度,同時還可以增加收入來源、降低市場風險以及提高市場競爭力。
通過加強與其他行業的合作與整合,傳統媒體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機會,進而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遵循新聞傳播規律與新媒體的發展規律,推進傳統媒體的改革創新、構建新型主流媒體已是必然選擇[5],其預示著與其他行業的合作不僅可以帶來經濟效益,還可以拓展傳統媒體的發展領域和提高影響力,實現多方共贏。首先,傳統媒體可以與其他行業的企業進行廣告合作,共同開展營銷活動,擴大廣告客戶群體,進而提高廣告收入。例如,在媒體平臺上展示其他行業的產品廣告或提供定制化的廣告解決方案,滿足廣告主的需求,并提升廣告效果。其次,傳統媒體可以與科技公司或互聯網企業進行技術整合,共同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例如,與人工智能公司合作開發智能推薦系統或與云計算服務商合作進行數據存儲和分析等。再次,傳統媒體可以與其他行業的企業進行數據共享,相互分享受眾數據和市場洞察。此外,傳統媒體擁有豐富的新聞創作經驗和專業的采編團隊,而其他行業則擁有各自領域內的專業知識和資源,通過跨行業內容合作,傳統媒體可以引入更多元化、專業化的內容,提升新聞內容的豐富度和深度。例如,與科技、教育、文化等行業的合作,可以共同打造科普欄目、教育專欄與文化訪談等,為受眾提供更具有內涵和價值的新聞和知識。
建設數字化新聞生產與分發平臺需要注重技術創新和用戶需求,同時也需要合理規劃資源和投入。通過數字化新聞平臺的建設,傳統媒體可以提高新聞生產效率,拓展受眾群體,并適應數字化時代的新聞傳播模式。以下是建設數字化新聞生產與分發平臺的幾個關鍵方面:第一,傳統媒體需要建設功能齊全、易于瀏覽的響應式的新聞網站和移動應用,以滿足用戶隨時隨地獲取新聞的需求。網站和移動應用應具備清晰的用戶界面,同時支持多樣化的內容形式,如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第二,傳統媒體需要采用先進的內容管理系統來管理和發布新聞內容。內容管理系統(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MS)應具備多媒體支持、內容分類和標簽、多渠道發布等功能,以便實現高效的內容生產和發布。第三,傳統媒體需要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建立個性化的內容推薦系統,通過分析用戶行為和興趣,為用戶提供符合他們需求的新聞,以增強用戶黏性。第四,傳統媒體需要將社交媒體整合到數字化新聞平臺中,與受眾建立更緊密的互動。通過社交媒體的分享、評論和點贊等功能,擴大新聞的傳播范圍,并增強用戶參與感。第五,傳統媒體需要建立數據分析系統,對用戶行為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指導新聞生產,優化內容策略。第六,傳統媒體需要將新聞內容在多個渠道上進行分發,如社交媒體等,這樣可以擴大新聞的觸達面和影響力,吸引更多受眾。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探索如何利用這些先進技術提升自身效率和競爭力。傳統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也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壓力和機遇,這就需要傳統媒體積極挖掘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應用潛力,以提升內容生產、傳播和運營的效率與效果。此外,為了更好地挖掘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應用潛力,還需要從以下幾方面發力:在營銷和廣告方面,通過分析大數據來識別目標市場,并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提高廣告投放和營銷策略的準確性和效果。首先,大數據技術可以幫助傳統媒體更好地了解受眾需求和行為。通過收集和分析受眾在各種媒體平臺上的數據,可以深入了解受眾的興趣、偏好和習慣,從而為他們提供更加精準和個性化的內容服務。其次,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提升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和傳播效率。通過利用人工智能的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可以快速地生成高質量的新聞報道和文章,其不僅可以減少人力成本,還可以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迅速發布新聞,增強新聞時效性。再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可以幫助傳統媒體實現精準營銷和客戶關系管理。通過對受眾數據的分析,可以了解受眾的消費習慣和需求,從而為他們提供更為個性的廣告和營銷活動。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社交媒體的興起,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媒體面臨著來自新媒體的競爭壓力,而發展移動端與社交媒體策略成為傳統媒體轉型的重要方向。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端受眾數量持續增長,這就需要傳統媒體將移動端作為內容傳播的重要陣地,制定移動端優先的策略,主要包括優化內容格式、優化受眾體驗、提供個性化服務等。當然,傳統媒體應注重移動端內容的簡潔、易讀和可視化,以適應手機屏幕的特點和受眾的閱讀習慣。首先,傳統媒體應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的優勢,通過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優質內容,或與受眾互動,來建立品牌形象和提升影響力。傳統媒體可以選擇幾個主要的社交媒體平臺進行重點運營,同時根據不同平臺的特色和受眾群體來制定相應的內容策略和運營計劃。其次,在移動端和社交媒體上,內容創新是吸引受眾的關鍵。傳統媒體應注重內容的品質和原創性,提供有價值、有趣、有深度的內容,并根據受眾的需求和偏好提供個性化的內容推薦和服務。結合熱點話題和社會事件,傳統媒體應及時發布相關報道和分析,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提升品牌影響力。再次,傳統媒體應建立完善的數據收集和分析體系,了解受眾需求、行為和反饋,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通過數據分析,掌握受眾的興趣點、內容傳播規律和廣告投放效果等信息,從而更好地指導內容創作、生產和傳播的各個環節。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只有在內容與傳播方式上進行持續的創新,才能保持恒定而持久的生命力。此外,傳統媒體還應拓展多元化經營商業模式,同時在發展付費訂閱與定制化服務、打造多平臺媒體生態系統、加強與其他行業的合作與整合等方面發力。為了適應新的傳播環境和受眾需求,傳統媒體需要積極建設數字化新聞生產與分發平臺,進而提升新聞內容的生產效率和傳播效果,通過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廣大受眾并在數字化時代保持不敗之地。當然,傳統媒體還應注重移動端和社交媒體的協同整合,其目的在于通過形成全方位的數字化傳播體系來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和受眾需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