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雙
(作者單位:臨海市新聞傳媒集團)
電視新聞最主要的職能在于將新近發生的事件信息傳遞給受眾,幫助受眾了解事件的真相。大數據時代,電視新聞的傳播速度得到顯著提升,呈現形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同時也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電視新聞從業者在開展編輯工作時,需要重視大數據的重要價值,積極探索基于大數據優化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具體途徑,通過高質量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為受眾提供優質的新聞服務,增強所在媒體的競爭力[1]。
大數據興起之前,電視新聞從業者在編輯新聞信息時,主要采用人工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工作負荷相對較重。進入大數據時代后,數據抓取、數據分析、數據統計、數據挖掘等技術在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當中得到了大量運用,為新聞從業者開展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通過運用新的技術,新聞從業者不僅能夠輕松地從不同渠道獲取相關數據,還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數據的分析和統計,編輯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也因此得到顯著提升。
電視新聞從業者在對信息進行編輯處理時,需要通過不同渠道搜集大量的素材,充實新聞內容,增加新聞的深度和廣度。大數據可以為電視新聞從業者提供更多的信息素材。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從業者在開展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時,可以通過網絡、社交軟件、新媒體平臺等多種途徑,獲取相關的數據信息,為新聞編輯工作提供助力。從某種程度上講,大數據幫助電視新聞從業者成功打破了時空限制,極大地拓寬了信息的來源渠道,使電視新聞從業者可以在極短的時間當中,快速掌握大量的信息,積累充足的素材。
大數據給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帶來諸多變化。只有積極探索、堅持創新,才能推動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不斷發展。其一,大數據促使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的理念發生轉變。大數據背景下,電視媒體所面臨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唯有抓住大數據帶來的契機,積極創新編輯工作者的理念,才能不斷提高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價值。其二,大數據促使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方法發生轉變。大數據背景下,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呈現已經成為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因此,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相關流程、具體方法同樣也需要進行調整,才能滿足新時期電視新聞報道的需求。其三,大數據促使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職能發生轉變。傳統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最主要的職能是編輯處理大量信息,使其成為新聞產品,但是進入大數據時代后,電視新聞從業者在開展新聞編輯工作時,不僅需要編輯處理信息內容,還需要分析數據,解讀數據,發現數據背后隱藏的規律,才能為受眾提供高質量的新聞內容。新聞從業者需要增強自己的創新意識,才能更好地履行職能。
電視媒體承擔著引導社會輿論、傳播新聞信息的重要職能。進入大數據時代后,受眾瀏覽新聞的方式逐漸變得多元化,更傾向于關注形式新穎、內容鮮活生動、具有較強貼近性的新聞。與此同時,大數據的興起也為電視新聞從業者轉變自身理念提供了契機和動力,但是部分電視新聞從業者對大數據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知,在工作時仍然沿用傳統的理念,未能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為新聞線索的獲取和新聞內容編輯提供助力,導致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電視新聞的發展。
電視新聞從業者在編輯信息時,通常按照相應的模式進行,即先對新聞素材進行剪裁編輯,然后進行重組,生產制作成新聞產品,再傳遞給受眾。但是進入大數據時代后,通過傳統模式生產制作的新聞內容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需要進行調整和創新[2]。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部分電視新聞從業者在編輯處理新聞信息時,仍然按照傳統模式進行,導致新聞產品趣味性不足,難以吸引受眾關注。
大數據背景下,新聞信息傳播渠道不斷增多,除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之外,還涌現出微信、微博等多種新媒體形式。與傳統電視媒體相比,新媒體在生產新聞內容時,更重視運用新技術,創新信息內容呈現的形式,提高新聞信息的趣味性,因此深得廣大受眾的喜愛[3]。隨著大數據技術的興起,許多新的應用軟件相繼出現,如來畫、鏑數等,但是部分電視新聞從業者未能充分認識到新技術的重要作用,也沒有通過認真學習掌握不同軟件的具體用法,無法靈活運用如Tableau、Power BI等大數據可視化軟件對新聞信息進行編輯處理,導致新聞呈現效果不佳,從而削弱了電視新聞傳播的效力。
現代社會每天都會產生涉及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大量數據,為電視新聞內容編輯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源和數據文本,電視新聞從業者通過分析不同數據的關聯性,挖掘新聞信息潛在的價值,可以更好地為受眾提供信息服務。但是數據分析解讀需要采用相應的統計方法,才能開發數據的價值。因此,電視新聞從業者需要不斷增強自己的數據分析能力、解讀能力,以及編輯信息、融合信息的能力,才能滿足大數據背景下電視新聞發展的需求。但是目前部分電視新聞從業者自身能力不足,對數據采集、數據計算以及數據的完整呈現造成極大的限制。一方面,部分電視新聞從業者未能掌握數據模型和算法工具的使用技巧,無法采取有效的辦法處理海量數據并進行分析;另一方面,部分電視新聞從業者的數據解讀能力、分析能力較弱,對數據解讀過于淺顯、片面,無法通過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有效提升新聞的質量,削弱了電視新聞在受眾中的影響力。
進入大數據時代后,傳統電視新聞編輯理念已經無法適應新的行業環境。電視新聞從業者需要積極更新理念,轉變自身思維,才能通過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更好地為受眾提供服務。從具體的層面來說,要打破傳統理念的束縛,從傳統的電視新聞編輯模式轉變為運用大數據技術采集、篩選、統計數據,實現從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向數字化編輯的轉型[4]。首先,電視新聞從業者要強化受眾意識,將受眾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在實踐中,應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受眾的閱讀行為和閱讀習慣,了解受眾的關注焦點,并以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編輯處理信息,從而提高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其次,電視新聞從業者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理念。大數據促使整個新聞行業發展根本性變化,電視新聞從業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敏銳度,努力學習各種新的技術,在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當中合理地進行運用,才能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責。最后,電視新聞從業者要增強自身的創新意識。大數據背景下,新聞信息呈現形式逐漸多元化,新聞信息傳播途徑趨于多樣化,電視媒體所面臨的壓力不斷增大,電視新聞從業者要正視大數據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變化,借助大數據的優勢不斷創新工作的方法,才能通過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生產制作出更多優質的新聞產品。
進入大數據時代后,電視新聞表現形式較少、趣味性不足的問題變得更加突出,電視新聞從業者可以借鑒新媒體的做法,在呈現新聞內容時,靈活地采用虛擬影像、三維模型等多種元素,增強新聞的可讀性,讓受眾在觀看電視新聞的同時,獲得更好的體驗。新聞從業者在處理時可以采用3D動畫,還原新聞場景,通過生動逼真的影像幫助受眾直觀地了解事件,深入理解新聞內容。比如,2021年8月30日,湖北武漢超大隧道正式動工,《新聞直播間》節目在報道這一新聞時,采用三維立體動畫的形式,生動地向受眾清晰展現隧道的外部走向及內部結構,幫助受眾更好地理解新聞信息。由于整條隧道尚未建成,工程尚處于計劃狀態,新聞從業者無從獲取相關的視頻素材,但是在編輯新聞內容時,新聞從業者采用三維立體動畫的方式,搭配播音員的解說,極大地提高了整則報道的可視性,增強了新聞的傳播效果。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各種新技術不斷涌現,海量的信息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影響也日益突出,電視新聞從業者在開展編輯工作的過程中,應合理地運用各種新技術,編輯處理各類信息,提高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首先,新聞從業者可以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提高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效率。比如,可以通過輸入關鍵詞,由人工智能自動搜索相關信息,并按照信息的關聯程度進行分類,從而大幅度降低新聞從業者的工作量。新聞從業者還可以結合工作的實際需求,優先考慮選用關聯度最高的數據信息,快速完成編輯工作。其次,在掌握大量數據的基礎上,新聞從業者可以運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技術,對數據樣本進行計算,并得出相應的結果,在此基礎上制作新聞內容,顯著提高新聞的準確性。再次,近些年來,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 VR)、介導現實(Mediated Reality, MR)、擴展現實(Extended Reality, XR)等技術相繼出現,電視新聞從業者可以結合報道的需求,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技術編輯處理信息,如采用“大數據+VR技術”構建各種虛擬場景,增強新聞報道的沉浸感,強化受眾的體驗,增強新聞傳播的效力。最后,在編輯新聞內容時,新聞從業者還可以運用大數據可視化技術,將新聞內容轉變成動態圖表、動畫視頻等,使原本抽象的新聞變得直觀可感[5]。以部分經濟類新聞報道為例,由于內容當中包含大量的專業數據,導致受眾理解難度增大,新聞從業者在處理類似的信息時,可以將其轉變成不同類型的動態圖表,再借助大數據可視化技術將相關圖表嵌入新聞報道之中,輔助詮釋報道內容,從而降低受眾理解的難度,增強報道的可讀性。比如,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在新聞節目《內蒙古經濟新聞聯播》中,對民航業旅客運輸量的相關信息進行報道時,新聞從業者采用3D飛機模型加動畫元素的方式,詮釋報道的內容,直觀體現民航業取得的成績,通過可視化的方式解說抽象的數據,生動活潑,形象直觀,充分滿足了當下受眾的需求。
大數據技術的廣泛運用極大地促進了不同媒體間的融合,在全新的形勢下,要想做好新聞編輯工作,電視新聞從業者還需要增強自身的融合能力,將知識和技能相互融合,進而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新聞產品。
首先,電視新聞從業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無論媒體環境如何變化,信息采集、信息編輯、文字表達等依然是電視新聞從業者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大數據背景下,電視新聞從業者仍然需重視新聞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只有具備扎實的信息采集、信息編輯、文字表達等基本能力,才能更好地將技術與理論知識相融合,為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開展提供助力。其次,電視新聞從業者要掌握將大量數據融入報道內容的方法。大數據背景下,在電視新聞報道當中引用數據,通過數據增強電視新聞說服力將成為常態。但是如何才能將數據巧妙地融入報道之中,又不會讓受眾覺得乏味,需要電視新聞從業者用心思考。電視新聞從業者不僅要學會“用”數據,還要用得“恰到好處”,通過數據為電視新聞報道增色,充分發揮數據資源的作用。最后,大數據背景下,電視新聞從業者所面對的數據信息大量增加,即使在編輯同一則報道時,也需要處理海量的數據,因此,電視新聞從業者還需要掌握融合各類數據的方法。以區域經濟發展之類的報道為例,電視新聞從業者通常需要整合農業、工業、交通、商貿、消費等多個方面的數據,并深入地解讀數據,形成有價值的結論,然后再傳遞給受眾,充分體現電視新聞報道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因此,電視新聞從業者需要通過實踐掌握更多解讀數據、分析數據、融合數據的方法,更好地運用數據助力新聞報道的內容呈現,增強媒體的綜合競爭力。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數據在社會生活、科學研究、新聞傳媒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運用,推動各行各業快速發展。電視媒體是受眾獲取新聞資訊的重要途徑,承擔著引導社會輿論、促進社會精神文明發展的重要職能,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作為電視新聞生產和傳播中的重要環節,其效率和質量會直接影響電視媒體在傳媒領域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大數據背景下,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呈現出諸多不足,比如編輯理念陳舊、內容呈現缺乏創新、編輯技術落后等。電視新聞從業者需要正視以上不足,積極探索優化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有效途徑。在具體的實踐中,電視新聞從業者可以通過轉變自身理念、學習新興技術、增強融合能力等多種途徑,不斷提高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充分滿足新時期受眾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