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琰曌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 淄博 255100)
食品添加劑是現代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及防腐等方面。然而,食品添加劑的不當使用,可能對人們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從營養學視角探討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與食品安全問題,具有重要意義。食品添加劑在某些情況下是必要的。例如,防腐劑可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防止食品腐敗變質;著色劑和香精可以改善食品的感官品質,提高消費者的食欲。然而,一些食品生產商卻過度依賴食品添加劑,甚至將其作為替代食品營養素的方法。這種做法有可能導致食品的營養價值降低,還可能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1]。
從營養學角度看,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遵循科學、合理、安全的原則。添加劑的選擇和使用量,應基于食品的營養成分和消費者的營養需求。例如,一些防腐劑可能會影響人體對某些礦物質的吸收,食品生產企業在使用這些防腐劑時,應充分考慮食品中的礦物質含量和消費者的需求[2]。此外,對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兒童、孕婦和老年人等,對食品添加劑的攝入更為敏感。因此,本文基于營養學視角,分析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現狀與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旨在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等感官性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旨在提高食品的感官體驗、延長保質期以及滿足加工過程中的實際需求[3]。在現代食品工業中,食品添加劑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食品添加劑主要包括以下幾種:①防腐劑。主要用于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生長,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常見的防腐劑有苯甲酸、山梨酸、丙酸及其鹽類等。②抗氧化劑。常用于阻止或延緩食品氧化變質,保持食品的穩定性和延長保質期。常見的抗氧化劑有丁基羥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羥基甲苯(BHT)等。③食用色素。常用于給食品上色,使其具有更吸引人的色澤。天然色素包括胡蘿卜素、葉綠素等;合成色素包括檸檬黃、胭脂紅等。④增味劑。用于增強食品的口感或風味,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常用的增味劑包括味精、呈味核苷酸等。⑤乳化劑。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質地和口感,使油水不分離。常見的乳化劑有甘油酯、大豆磷脂等。⑥膨松劑。用于食品加工過程中,使食品產生蓬松的結構,如小蘇打、明礬等。⑦營養強化劑。用于補充或增強食品中的營養成分,滿足特定人群的營養需求。常用的營養強化劑包括維生素C、鈣、鐵等。
一些食品添加劑可能會與食品中的營養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導致營養成分的損失。例如,一些防腐劑可能會與食品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等成分發生反應,使其失去活性。同時,在加工過程中,食品添加劑可能會與食品中的其他成分發生反應,產生新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4]。雖然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食品的口感和質地,使人們減少對營養食品的攝入量,如高糖、高鹽和高脂肪的食品往往口感更好,但過多攝入這些食品,會增加患慢性病的風險。另外,一些食品添加劑可能會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過程,從而影響營養成分的吸收。例如,某些防腐劑可能會影響人體對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吸收;某些色素和香料可能會影響食欲,導致人們攝入過少或過多的熱量和營養素。
添加劑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對食品的營養成分產生影響。因此,從營養學視角分析添加劑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人們更好地了解其對食品營養價值的影響。①添加劑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影響食品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穩定性。例如,某些防腐劑可能與食品中的抗氧化劑發生反應,導致維生素C 的損失[5]。同時,一些酸度調節劑和防腐劑,可能會影響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此外,增稠劑和乳化劑等添加劑可能會影響食物的物理性質,從而影響消化酶的活性,導致食物消化不完全,影響營養素的吸收。②一些常見的人工色素和香料,可能會干擾人體對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從而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這些干擾可能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從營養學視角來看,添加劑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個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食品添加劑在改善食品品質、口感、色澤和保質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其對特定人群的影響,同樣需要我們關注。對于兒童這一特定人群,食品添加劑可能會產生不利影響。由于兒童的生理特點和飲食習慣與成人不同,他們對食品添加劑的敏感度更高。一些人工色素和香料可能會干擾兒童的注意力、記憶力等認知能力的發展。同時,食品添加劑對孕婦這一特定人群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食品添加劑可能會影響孕婦對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例如,某些防腐劑可能會影響孕婦對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從而增加孕期貧血和骨質疏松的風險。
此外,老年人也是受食品添加劑影響的特定人群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消化系統和代謝系統逐漸衰退,對食品添加劑的敏感度也隨之提高。一些防腐劑、色素和香料,可能會影響老年人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導致營養不良和消化不良等問題。同時,過敏體質人群也是食品添加劑影響的重點人群之一。例如,一些人可能對某些食品添加劑過敏,出現皮疹、呼吸困難、休克等嚴重過敏反應。
食品添加劑作為現代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食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理想的食品添加劑應該是無害且有益的物質。然而,目前大部分食品添加劑,尤其是化學合成的食品添加劑,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規范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是保障食品安全問題的關鍵所在。①相關部門應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明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限量標準和標識要求,并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和加工環節的監督檢查,確保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符合相關規定。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懾力。②企業應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加強食品安全意識,不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并積極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藝,減少對食品添加劑的依賴。
此外,加強科研和培訓是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的重要措施。科研機構和企業應加大投入,研究新型、安全的食品添加劑及其替代品。同時,相關部門應積極開展針對政府監管人員、企業從業人員和消費者的培訓活動,以提高各方對食品添加劑的認知水平和規范使用意識。
總體來說,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日益關注,社會對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和透明度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要想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確保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和合規性,不僅需要政府和相關機構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的監管,而且需要食品生產企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遵守相關法規和標準,不超范圍、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在此基礎上,消費者需要增強食品安全意識,了解與食品添加劑相關的知識,選擇健康、安全的食品。同時,消費者還可以通過購買有機、綠色食品等方式,減少食品添加劑的攝入量,保障自身的健康。
在食品工業高度發展的當下,食品添加劑作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使用是否得當與人們的飲食健康息息相關。食品添加劑在改善食品品質、口感、色澤和保質期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因此,相關責任部門應當嚴格限制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劑量,并加強對其使用的監督檢查;企業應加強自律,遵循相關規定,并不斷研發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添加劑,為保障食品安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