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宏
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發生的病理基礎。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的發生跟膳食及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尤其是長期攝入高能量食品、大量酒精和高果糖的飲料。肥胖是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合理搭配膳食,減少高嘌呤膳食攝入,保持健康體重,有助于控制血尿酸水平、減少痛風發作、改善生活質量。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成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食養指南》,對成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人群的日常食養提出原則和建議。為此,本刊特邀專家對指南相關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家住廣州的黃叔,是位痛風患者,平時沒別的愛好,就喜歡喝酒,還用海鮮當下酒菜,就在前天,黃叔被送進了醫院。原來,黃叔和朋友一起吃飯后,大腳趾就開始痛了,但他認為只是痛風發作,就沒有在意。結果第二天早上,黃叔出現昏迷,家人趕緊把黃叔送到了醫院,一檢查,發現他的尿酸竟高達820微摩/升。而男性尿酸的正常范圍是149~416微摩/升,黃叔的尿酸水平遠遠超過了正常水平。
黃叔不僅疼痛劇烈,腎功能也急劇下降,還有高鉀血癥,在重癥監護室經醫生盡力搶救后,黃叔現在靠透析治療。醫生警告,再這樣喝酒+吃海鮮相當危險。
血中尿酸超過420微摩/升就稱高尿酸血癥。長期高尿酸,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引起急、慢性關節炎就稱痛風性關節炎,就是經常說的痛風。沉積在皮下就形成痛風石,沉積在腎間質就形成痛風性腎病,沉積在腎盂就形成尿酸性腎結石。痛風的根本原因是高尿酸血癥。那么,成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應如何合理飲食呢?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成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食養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根據營養科學理論、中醫食養理論和相關慢性病科學研究文獻證據,在專家組共同討論、建立共識的基礎上,對成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人群的日常食養提出了7條原則和建議。包括:①食物多樣,限制嘌呤;②蔬奶充足,限制果糖;③足量飲水,限制飲酒;④科學烹飪,少食生冷;⑤吃動平衡,健康體重;⑥辨證辨體,因人施膳;⑦因地因時,擇膳相宜。本刊特邀天津大學泰達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李青為大家就相關原則和建議進行詳細解讀。
■
《指南》建議,無論是高尿酸血癥還是痛風人群,均應在食物多樣、均衡營養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膳食調整。每天保證谷薯類、蔬菜和水果、畜禽魚蛋奶、大豆和堅果的攝入,食物品種每天應不少于12種,每周不少于25種。合理調整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
動物內臟如肝、腎、心等的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類,應盡量避免食用。而雞蛋、牛奶等食物的嘌呤含量較低,可放心食用。雖然大豆的嘌呤含量略高于瘦肉和魚類,但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在人體中的利用率低,豆腐、豆干等豆制品在加工后嘌呤含量有所降低,可適量食用。宜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的碳水化合物類食物,每天全谷物食物不低于主食量的30%,膳食纖維攝入量為25~30克。另外,有痛風發作病史的人群在遵循上述原則的基礎上,要盡量避免食用既往誘發痛風發作的食物。
專家解讀
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為何要限制高嘌呤食物?
食物中的嘌呤可經過人體代謝生成尿酸,通過腎臟排出體外。如果尿酸生成過多,或者尿酸排出減少,就會導致高尿酸血癥。限制高嘌呤食物攝入,有助于控制血尿酸的水平及減少痛風的發生。
人體內的尿酸,80%來自自身細胞的新陳代謝,20%來自高嘌呤食物。
人體細胞的新陳代謝一般是相對恒定的,所以內源性生成的尿酸一般很難控制,我們所能控制的只有食物。所以,盡管飲食不是高尿酸的主要原因或者唯一原因,但仍要控制飲食。
動物內臟和帶殼類海鮮富含嘌呤,所以痛風患者盡量不要食用動物內臟和帶殼類海鮮。過高的嘌呤攝入會加速尿酸產生,易引起高尿酸血癥。限制高嘌呤食物攝入,有助于控制血尿酸的水平及減少痛風的發生。高尿酸血癥與痛風人群要以低嘌呤膳食為主,嚴格控制膳食中的嘌呤含量。
■
《指南》建議每天多食新鮮蔬菜,推薦每天攝入不少于500克,深色蔬菜(如紫甘藍、胡蘿卜)應當占一半以上。乳蛋白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可以促進尿酸排泄,鼓勵每天攝入300毫升以上或相當量的奶及奶制品。
應限制果糖含量較高的食品,如含糖飲料、鮮榨果汁、果葡糖漿、果脯蜜餞等。盡管水果中含有果糖,但水果中的維生素C、黃酮、多酚、鉀、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可改變果糖對尿酸的影響作用,因此水果的攝入量與痛風無顯著相關性。建議每天水果攝入量為200~350克。
專家解讀
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為何要多吃新鮮蔬果而限制果糖的攝入呢?
維生素、植物化學物等營養成分可促進腎臟尿酸排泄,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新鮮蔬菜(如菊苣、鮮百合)、水果(如富含維生素C的櫻桃、草莓等)、植物性飲料(如無糖咖啡、茶)和草本植物(如薏苡仁、益智仁)等,在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有助于改善高尿酸血癥、降低痛風發作風險。
果糖常被很多商家作為甜味劑,廣泛添加到果汁飲料、果味汽水、糖果、糕點、冰激凌、果酒等食物中,這就是《指南》上所說的果糖類飲料。作為添加劑的果糖不是從水果中提取的天然果糖,而是由高果糖漿和玉米糖漿等制作的人造果糖。
果糖可誘發代謝異常,并引起胰島素抵抗,具有潛在誘發尿酸水平升高的作用。研究顯示,每天喝2~3罐飲料者比不喝飲料者患痛風的風險高85%。所以,痛風患者要限制含果糖的飲料。
■
《指南》建議,高尿酸血癥與痛風人群,在心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應當足量飲水,每天建議喝2000~3000毫升水。盡量維持每天尿量大于2000毫升。優先選用白水,也可飲用檸檬水、淡茶、無糖咖啡及蘇打水,但應避免過量飲用濃茶、濃咖啡等,避免飲用生冷飲品。同時應限制飲酒,且急性痛風發作、藥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患者應不飲酒。
專家解讀
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為何要多飲水而限制飲酒?
多飲水可以稀釋血液中的尿酸濃度,減少尿酸在組織沉積;多飲水可以促進尿酸從尿液中排泄,尿液稀釋也可以降低尿中尿酸的濃度,減少尿酸性腎結石的形成。心腎功能正常者需維持適當的體內水分,多飲水,維持每日尿量2000~3000毫升。此外,多飲水還可縮短痛風發作的持續時間,減輕癥狀。所以,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平時應多飲水。
定時、規律性飲水可促進尿酸排泄,而飲酒會增加患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的風險。
酒中不含有嘌呤,但飲酒會導致血尿酸突然升高,誘發痛風發作,所以痛風患者不要飲酒,飲酒是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最常見的誘因。主要機制如下:
◎尿酸主要通過腎小管排泄。乙醇代謝使血乳酸濃度升高,而乳酸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泄而致血尿酸濃度升高。
◎乙醇促進嘌呤代謝加速而使尿酸產生過多,血尿酸濃度快速升高。
◎酒類(主要是啤酒)可提供嘌呤原料,可使血尿酸濃度升高。
◎飲酒的同時大量攝入高嘌呤食物,也可使血尿酸濃度驟然升高。
因此,痛風患者應盡量避免飲酒。
■
《指南》建議,少鹽少油、減少調味品、清淡膳食有助于控制或降低血尿酸水平。推薦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30克。減少油炸、煎制、鹵制等烹飪方式,提倡肉類汆煮后食用,盡量不喝湯。
超重、肥胖會增加高尿酸血癥人群發生痛風的風險,減輕體重可顯著降低血尿酸水平。在保證安全的原則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人群應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循序漸進地進行運動鍛煉,增強代謝與免疫功能。運動強度以低中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有氧運動以每周4~5次、每次30~60分鐘為宜,可選擇對關節沖擊力小或無的慢跑、走路、騎自行車、太極拳、八段錦、游泳等運動項目,并適量進行力量和柔韌性練習。運動期間或運動后,應及時補充水分。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應減少或避免運動。
專家解讀
高尿酸血癥與痛風如何防治?
要想從根本上控制痛風,需要飲食控制、減重、降尿酸藥物“三管”齊下。肥胖者代謝旺盛,而且越是肥胖可能會吃得越多,所以肥胖者每天尿酸產生的總量明顯高于體重正常者。此外,肥胖者足踝關節因為重力的影響更容易慢性損傷,而尿酸鹽更容易沉積在慢性損傷的關節處從而發生痛風性關節炎,所以,肥胖者更容易發生痛風。減肥、減重是控制痛風的有效措施。
此外,必要時積極應用降尿酸藥物至關重要。前面已經提到,身體每天產生的尿酸僅20%來自食物的代謝,暴飲暴食肯定會升高尿酸,但并非高尿酸血癥的決定因素,遺傳也是高尿酸血癥的原因之一。這些情況,單靠飲食控制是解決不了痛風問題的,應該在飲食控制、減肥的同時,使用藥物治療。
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藥有減少尿酸生成的別嘌醇和非布司他,促進尿酸排泄的苯溴馬隆,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用藥物。
總而言之,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罪魁禍首,將尿酸控制達標是避免或者減少痛風發作的根本措施。如果應用非藥物措施能將尿酸控制達標當然更好;如果非藥物措施不能將尿酸控制達標,就不要拒絕應用藥物。
■
食養茶飲方
◎濕濁證
(1)橘皮茶
橘皮3克,茯苓9克,菊苣6克,葛根6克。加入適量水,先泡30分鐘,煎煮,分多次代茶飲。
(2)菊苣薏苡仁茶
菊苣6克,薏苡仁9克,菊花3克。加入適量水,先泡30分鐘,煎煮,分多次代茶飲。孕婦慎用。
◎濕熱證
(1)金銀花荷葉茶
金銀花6克,荷葉6克,菊苣6克,薏苡仁9克,甘草3克。加入適量水,先泡30分鐘,煎煮,分多次代茶飲。孕婦慎用。
(2)玉米須白茅根茶
玉米須30克,鮮白茅根30克,金銀花9克,梔子3克。加入適量水,先泡30分鐘,煎煮,分多次代茶飲。
◎痰瘀證
(1)橘皮萊菔子茶
橘皮6克,萊菔子6克,山楂12克,菊苣10克。加入適量水,先泡30分鐘,煎煮,分多次代茶飲。孕婦慎用。
(2)桔梗橘皮茶
桔梗6克,橘皮6克,桃仁6克,薏苡仁9克,菊苣10克。加入適量水,先泡30分鐘,煎煮,分多次代茶飲。孕婦慎用。
◎脾腎虧虛證
(1)山藥茯苓茶
山藥9克,茯苓9克,薏苡仁9克,百合6克,大棗3克。加入適量水,先泡30分鐘,煎煮,分多次代茶飲。孕婦慎用。
(2)人參黃芪茶
人參3克,黃芪9克,百合6克,菊苣6克,葛根6克。加入適量水,先泡30分鐘,煎煮,分多次代茶飲。孕婦、哺乳期女性不宜飲用。
食養藥膳方
◎濕濁證
(1)茯苓橘皮粥
原料:茯苓9克,橘皮2克,大米50克。
制法:茯苓浸泡1小時,與洗凈的大米、橘皮一起入鍋,加水適量,共煮粥。
用法用量:代早餐食用或佐餐食用,1人1次量,可食用7~10天。
(2)山藥茯苓粥
原料:鮮山藥50克,茯苓9克,大米40克,大棗2克,橘皮2克。
制法:將茯苓浸泡1小時、山藥切成細條、大棗去核、橘皮洗凈,同大米一起入鍋,共煮粥。
用法用量:代早餐食用或佐餐食用,1人1次量,可食用7~10天。
◎濕熱證
(1)冬瓜薏苡仁豆腐湯
原料:豆腐50克,冬瓜100克,香菜10克,薏苡仁9克。
制法:冬瓜洗凈、切塊,豆腐切塊,薏苡仁浸泡1小時,香菜切碎,備用;將薏苡仁煮20分鐘,放入冬瓜、豆腐后再煮10分鐘,撒上香菜即可。
用法用量:佐餐食用,1人1次量,可食用7~10天。孕婦慎用。
(2)菊苣蔬菜餅
原料:面粉60克,菊苣粉15克,胡蘿卜20克。
制法:胡蘿卜加水適量炸汁,面粉、菊苣粉加胡蘿卜汁揉成團,和均勻后揉成長條,分段搓圓再按壓成餅狀,上鍋蒸30分鐘后出鍋即可。
用法用量:代早餐食用或佐餐食用,1人1次量,可食用7~10天。
◎痰瘀證
當歸桔梗煮雞蛋
原料:當歸6克,桔梗10克,雞蛋1個。
制法:雞蛋煮熟去殼,扎孔;當歸、桔梗洗凈,煮2次,合并2次湯液,放入雞蛋再煮10分鐘即可。
用法用量:佐餐食用,1人1次量,可食用7~10天。
◎脾腎虧虛證
山藥核桃仁粥
原料:鮮山藥50克,核桃仁6克,芡實6克,大米40克,大棗2克。
制法:將芡實洗凈、浸泡1小時,大棗去核,山藥切成細條,與核桃仁一起放入鍋同大米一起熬煮。
用法用量:代早餐食用或佐餐食用,1人1次量,可食用7~10天。
(溫馨提示:以上食養方均應在醫師指導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