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勤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公開警告,新的病原體和流行病的暴發只是“時間問題”,而非“是否會暴發”。這一言論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廣泛關注,也讓人們對未知疾病“X”產生了濃厚興趣。那么,“X疾病”是什么,它一定會到來嗎?
什么是“X疾病”?
實際上,“X疾病”并非當下真實存在的特定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X疾病”是由新出現的病原體或任何具有大流行潛力的已知病原體引起的疾病,其最大特點是突發性高、傳播能力強以及監測、檢測難度大。
這一概念并非首次被提出。早在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就發出過類似警告,將“X疾病”列為可能引發疫情或大流行的“重點病原體”。與之并列的還有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病毒等。世界衛生組織列入“X疾病”主要是為了引起全球對新出現的病原體或變異病原體的重視,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它們對人類的危害。
目前,有哪種傳染病與“X疾病”相似?
譚德塞曾就“X疾病”發出警告,一種“未知”的病理現象可能導致大流行及高死亡率。譚德塞之所以發出這樣的警告,主要是為了引起公眾對“X疾病”的關注,并不意味著下一個流行的“X疾病”的死亡率更高。
目前,新冠病毒感染與“X疾病”最相似。因此,我們要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及時總結,這有助于在未來更好地應對“X疾病”。
“X疾病”一定會到來嗎?
譚德塞稱,下一次大流行病暴發“并非是否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什么時候發生的問題”。由于人類活動的不確定性及病原體變異的不定向性,很難準確預測未來“X疾病”的出現時間,但從長遠來看,未來“X疾病”一定會在某地發生。呼吁疾控部門強化監測預警網絡,以從容應對。
如何科學應對可能到來的“X疾病”?
盡管目前尚無法確定“X疾病”的具體信息,但我們可以借鑒以往防控疫情的經驗,提出以下預防建議。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與病原體接觸的機會。
2.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堅持鍛煉、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增強身體抵抗力。
3.關注權威信息。及時了解疫情動態,遵循專業指南進行預防措施。
4.積極配合政府部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遵循政府發布的防控措施,共同抗擊疫情。
5.科學防治,合理就醫。如有疑似癥狀,及時就醫,切勿盲目自行治療。
總之,面對“X疾病”的預警,我們要保持警惕,但不必恐慌。只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我們就有能力有辦法應對新的病原體和流行病帶來的挑戰。在此,提醒大家關注權威信息,科學防范,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