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瑩
牙齒出問題也會連累其他器官
老年人的口腔問題,與全身性疾病關系密切,牙齒出了問題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齲齒 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由于牙體磨損、牙根暴露等,老年人的牙齒也較易齲壞。如果長時間放任齲齒不管,會導致牙齒缺損、食物嵌塞。當齲病發展為牙髓炎時可能引起劇烈疼痛,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甚至可能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和腦梗死。口腔內的細菌進入血液還有可能引起心內膜炎。
牙齒松動 加重消化系統負擔
大部分牙齒松動是由牙周病導致的。牙周是指牙齒周圍的組織,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兩大類。牙齦炎最明顯的特征是牙齦紅腫、刷牙出血;牙周炎因累及牙槽骨,會使牙齒逐漸松動、脫落,這也是導致老年人牙齒缺失的最主要原因。牙齒松動會影響老年人進食,降低咀嚼效率,進而加重消化系統負擔。糖尿病患者更易患有牙周病。此外,牙周炎患者牙齒上的菌斑中幽門螺桿菌的檢出率也顯著高于牙周健康者,而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的重要致病因素。
牙齒敏感 牙齒變脆弱的預警
當牙齒受到機械、化學、溫度等生理范圍內的刺激時,會出現短暫的疼痛或不適,這就是牙齒敏感。有些老年患者在進食酸甜的食物或刷牙漱口時,牙齒會出現不適感。因為隨著年齡增長,牙齒表面最堅硬的一層組織逐漸出現磨損,或者牙齦退縮導致牙齒根面暴露,牙齒里面較為敏感的部分更容易暴露在外,外界的各種刺激就會引起牙齒不適。
有些老年人的牙齒磨損較為嚴重,不僅會導致牙齒敏感,還可能破壞牙齒之間的鄰接關系,使食物嵌塞;有些牙齒因磨損會出現銳利的邊緣,進而損傷舌頭和頰黏膜,引起創傷性潰瘍、顳下頜關節疾病,甚至口腔癌。
缺牙 口頜功能異常,易發生誤吞
當老年人出現齲齒、牙周炎、牙齒磨損時,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患牙脫落或被誤吞。缺牙后,缺隙兩端的牙齒會慢慢向缺隙處傾斜,使牙齒間隙變寬,進而容易嵌入食物殘渣、滋生細菌,損害牙齒及牙齦。缺牙不僅會影響老年人的發音和容貌,還會影響日常進食、降低咀嚼效率、影響口頜功能,甚至導致食物或假牙被誤吞,危及生命。
保持口腔健康需要做好這幾點
做好口腔清潔
老年人應堅持每天早晚刷牙,每次至少3分鐘。刷牙不僅可以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和污物,還有按摩牙齦、促進牙周血液循環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漱口不能代替刷牙。此外,老年人每6~12個月應進行1次口腔檢查并定期洗牙。
堅持鍛煉牙齒
隨著年齡增加,咀嚼肌功能逐漸減退,老年人可在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覺前各輕叩齒100~200次,叩齒時切忌用力過猛,以免損傷已經松動的牙齒。
及時修復缺失牙齒
出現牙體缺損時,應及時修補,以免缺損部位逐漸擴大;若有牙齒缺失,應及時到醫院修復缺牙,恢復咀嚼功能,避免鄰牙移位。
戒煙限酒,健康生活
煙酒會增加患口腔癌、牙齒變色、牙周疾病等問題的風險。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有助于口腔和全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