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甜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預制菜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飲食選擇。這些方便的食品在短時間內提供了美味的食物,但同時也引發了大眾對于它們的疑慮。預制菜的種類、安全性及營養價值等,你了解嗎?
如何定義預制菜?
預制菜是否有標準和定義?2022年6月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團體標準《預制菜》(T/CCA 024—2022),將預制菜定義為以一種或多種農產品為主要原料,運用標準化流水作業,經預加工(如分切、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等)和/或預烹調(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預制菜安全嗎?
預制菜有多種類型:即食類,指已完成殺菌和熟制,開封后可直接食用的產品,如八寶粥、罐頭等;即熱類,指已完成殺菌和熟制,經過復熱即可食用的產品,如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即烹類,指已完成對主要原料的一定加工和烹飪,可直接進入烹飪的產品,如酸菜魚料理包、速食碗菜等;即配類,指已完成殺菌和熟制,經過復熱即可使用的產品,對植物性食材進行預處理、清洗、切分、消毒、漂洗、去除表面水分等處理,對動物性食材進行宰殺去毛、鱗、內臟,洗滌、分割等處理,再經預包裝后儲存、流通的產品,如免洗免切的凈菜、蔬菜沙拉等。
許多人擔心的是,預制菜安全嗎?中國烹飪協會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制定的預制菜的團體標準,明確了預制菜的原料質量、理化指標、微生物限量等方面的要求。從理論上說,合格的預制菜產品能夠達到食品安全標準。
預制菜有營養嗎?
在預制菜產業中,生產加工是核心環節,而加工技術直接影響產品的營養成分、物理性質和感官特性。然而,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在食物的加工和保存過程中都有可能發生變化。
因此,開展在預制菜生產過程中的營養安全品質研究,確保產品在加工和保存過程中營養價值能夠得到保留,是目前該領域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應制定更為明確和全面的法規和標準,以確保預制菜行業在產品營養標識和食品質量方面能夠達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