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
(德陽市羅江區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站,四川 德陽 618500)
根據相關數據表明,目前,我國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到453 萬km,農村公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日趨明顯。同時,在農村公路建設中暴露出質量管理方面的問題,影響了農村公路的使用壽命。基于此,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嚴格把控工程質量,以延長農村公路使用壽命,從而推動農村公路建設高質量發展。
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項目設計方案是保證農村公路項目建設質量的基礎,由于農村公路點多面廣,投資規模小,相對的設計費用較低,人員、設備投入少,往往在設計前期對于地質勘查、水系摸排、方案比選等工作設計深度不足,如項目設計規劃、工程評估、可行性報告、設計方案等文案性資料不詳盡、不科學、欠合理,造成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得不到保證[1]。一方面,項目設計方案缺乏科學性及合理性,可能導致工程停工、返工,影響整個工程進度,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尤其是在工程結構方面的設計方案不合理會影響工程的使用功能,即使后期發現問題責令整改,也勢必降低工程的整體質量,增加建設和養護成本。另一方面,設計單位因實地踏勘資料掌握不足,與項目沿線鄉鎮溝通不足,不能充分吸納業主合理化建議,加之工作強度、交付進度等各方面原因導致設計前瞻性考慮不周,存在不同程度的設計質量問題,致使設計圖紙呈現僅能滿足當前現實要求和條件,導致施工變更頻繁,從而進一步影響工程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
農村公路建設由于項目投資規模小,部分參建單位重視程度不足,技術力量薄弱,項目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質量保證的措施實施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強。一方面,建設程序不規范,特別是部分鄉鎮或平臺公司作為業主單位的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未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及時辦理項目質量監督、施工許可等手續,甚至出現農村公路在主體工程施工結束后才開始辦理相關程序,行業質量監督存在盲區,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得不到保證。另一方面,部分施工單位往往將經濟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缺少嚴格的項目管理和工程質量控制措施,存在項目建設管理方式粗放、質量把控能力較低、質量保證體系不完善,關鍵工序和隱蔽工程缺少質量控制措施,反復出現工程質量問題,降低項目使用壽命[2]。
此外,工程監理費較低,特別是針對農村公路小型項目,部分項目監理單位普遍不能按合同要求配備監理人員和檢測設備,監理人員專業素養較低,職責履行不到位,不能嚴格把關項目施工工序、施工工藝,旁站監督落實不到位,監理工作流于形式,工程質量的監管效果得不到保障。
公路建設應建立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抽檢、建設單位第三方檢測、行業監督單位監督檢測的試驗檢測保障體系以及制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法人負責、企業自檢、社會監理、政府監督”的工程質量保證制度。但由于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投資少、規模小、施工周期短,試驗檢測經費不足,導致農村公路項目大部分沒有建立工地試驗室,且工程質量檢測從業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工程質量試驗檢測體系尚不健全。影響試驗檢測獨立、公正、客觀出具檢測數據的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短期內尚未得到有效改善和消除,不能實現對檢測過程的全過程監管,檢測數據的準確性有待斟酌。甚至,個別檢測人員受外部因素干擾或利益驅動,修改或編造虛假檢測數據,違背職業準則和操守,對工程質量造成嚴重危害[3]。
2.1.1 健全農村公路項目質量保證體系
農村公路項目建設作為系統性工程,項目質量保證需要參建各單位共同努力,從業單位需要從質量保證計劃、質量保證措施、質量保證程序、質量保證標準等方面研究思考,建立健全科學、有效、可行的質量保證相關體系,從而提升農村公路建設質量水平。
2.1.2 落實農村公路建設質量責任
建立健全權責清晰的農村公路質量責任體系,明確農村公路建設質量責任,建設單位對農村公路質量負總責任,交通主管部門對農村公路質量負監督檢查責任,縣市區人民政府對農村公路建設負主體責任,結合地區差異及項目實施具體情況,建立質量管理機構,落實專業管理人員,明確建設質量目標,加強對項目人員、設備的合同履約能力督查,督促各參建單位履行質量責任。
2.1.3 加大對農村公路質量責任追究
嚴格落實質量責任終身制,細化項目參建各方質量責任,建立質量責任清單、質量責任檔案,對工程質量行為形成剛性約束,確保質量責任能追溯到個人,確保各從業單位和人員都有對農村公路質量終身負責的思想[4]。
2.2.1 嚴把設計關
農村公路的設計方案需遵循經濟適用、安全可靠的原則,設計單位要投入足夠的技術人員和專業設備,強化對項目建設方案的全壽命周期設計,將標準化和人性化設計相結合。積極收集業主單位、村鎮以及沿線群眾的意見建議,加強動態設計和現場設計,優化技術方案,增加設計深度,消除設計質量隱患,切實提高設計質量,為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2.2.2 嚴把審批關
農村公路也應完成前期工可、立項、用地等必要的建設開工要件審批,切實履行好項目審批關,對報批的農村公路建設方案,應組織多部門嚴格審查技術方案和經濟指標,實地踏勘研判技術方案中的路線走向,以及征拆方案、路面結構、排水設計等重要環節的可行性,并且對于項目資金未落實、圖紙未審批、主管人員不到位、施工機械設備不滿足等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項目一律不允許開工,從源頭上確保農村公路建設質量。
2.2.3 嚴把關鍵工序關
農村公路點多面廣,路面結構形式較單一,技術難度相對較低。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規范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加強對重點材料和關鍵工序督導檢查,確保施工過程質量管控到位。
一方面,加強對進場材料質量的管控,包括路基填料粒徑、強度、材料含泥量、路面用料、水泥、瀝青、砂石、鋼筋等重點原材料的進場質量管控,按照相關規范頻率,加大原材料的質量抽檢,確保材料質量符合規范標準。
另一方面,嚴格把控路基工程軟基換填、路基分層填筑厚度、壓實度,以及路面水穩基層水泥用量、壓實質量、養護質量,路面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混合料到場溫度控制、機械組合形式、碾壓遍數等關鍵技術要點,從而提高工程質量[5-10]。
2.2.4 嚴把驗收關
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把好驗收關。一方面,針對中間過程的驗收,對關鍵工序、重點材料、隱蔽工程等落實中間驗收制度后才允許進入下一道工序。另一方面,落實“施工自檢、監理抽檢、業主第三方檢測、行業監督抽檢”四位一體的質量檢測驗收機制,對不滿足設計要求和規范內容,一律作返工處置,并且注重驗收缺陷整改,針對驗收檢測發現的質量缺陷,定人定時整改到位。此外,充分發揮設計單位在交工驗收的符合性審查作用,對實施方案、完成情況、變更程序、是否具備投入使用等方面出具符合性審查意見。
2.2.5 嚴把公示關
嚴格落實農村公路項目建設信息公開制度,向社會及時公布農村項目建設基本信息、質量相關標準、資金使用情況、投訴舉報方式等,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行業監督、群眾監督的作用。尤其針對農村公路項目多、散、廣、小的特點,以及質量監督管理覆蓋不到位的情況,充分發揮群眾力量,聘請項目建設沿線村鎮有威望和責任心的村民作為質量監督員,參與到項目質量過程控制、交工驗收等環節,落實質量管控縱向到底的層級責任制,進一步提升“我的路、我要管”的參與意識,有效杜絕“面子工程、人情工程、豆腐渣工程”,提升公路建設質量。
2.3.1 創新項目建設管理模式
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和農村公路建設特點,鼓勵推行農村公路建設管理標準化、工藝標準化、流程標準化,穩步提高農村公路機械化、專業化施工水平,著力提升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和施工效率;鼓勵推行代建制、設計施工總承包和建養一體化等模式,增強建設單位管理力量,實行農村公路全壽命周期質量管理。
2.3.2 強化試驗檢測質量管控
針對基層農村公路建設過程,要以規范工程質量檢測工作為主線,推進試驗檢測體制改革創新。一方面,增強對于試驗檢測重要性的認識,保證項目試驗檢測必要的經費投入,發揮試驗檢測“數據保障、服務發展”的作用,用科學數據為農村公路建設工程質量保駕護航;另一方面,提升試驗檢測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試驗檢測業務能力,嚴格落實試驗檢測數據責任負責制,嚴厲打擊查處試驗檢測數據失真、資料造假等違規行為。
2.3.3 強化質量監督,打造質量精品工程
質量監督管理是農村公路建設過程把控的重要閥門,全過程的質量監督管理可以切實提升農村公路質量建設水平。
一方面,對農村公路建設項目落實五個百分之百,即監督責任落實100%、質量實體抽檢100%、清單制重點監督100%、質量安全問題整改100%、投訴舉報處理100%,項目開工前按時按質完善質量監督、質量責任登記手續,確保質量監督常態化,項目建設程序合法化。
另一方面,交通質監工作者履職過程中需要切實增強質量意識,重點治理質量通病,將“零容忍”的責任意識貫穿質量監督的全過程,推進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不斷深化細化。
2.3.4 以信用評價為抓手,助力農村公路提質增效
加大對農村公路的督查檢查力度,對項目建設過程人員履約到位情況及質量安全保證措施落實情況等納入年度信用評價,將信用評價結果與招投標、行業監管等聯動應用,并將有關結果向社會公開。推動公路建設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實現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加強公路工程參建單位行業信用管理,規范信用評價工作,維護公平守信的市場交易秩序,引導從業人員誠信履約,增強誠信自律意識,進一步提升建設質量,從而確保建成質量耐久、工程耐用、安全可靠的農村公路[11-14]。
2.3.5 打造智慧工地,助推質量提升
鑒于農村公路項目數量日益增多、工藝流程愈發復雜、質量要求愈加嚴格,而傳統質量監督管理方式因存在技術手段落后、信息傳送不及時、溝通途徑單一等問題,已不能適應建設精品工程項目的需要。因此,基于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網聯技術創建數字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工程項目建設信息高效收集、智能處理與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智慧建設工地、通過云端監管平臺對工程項目關鍵部位、關鍵工序及隱蔽工程進行跟蹤監控、遠程調度、現場錄制、抓拍保存圖片及時上傳至工作群中,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研究并提出解決方案和整改要求,將事后監督變為事前、事中預防,確保項目參建單位信用評分實時跟蹤和動態更新,進而提升質量監督管理的精確性與科學性,支撐項目管理流程的信息化高效運轉與實時跟蹤監管,從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大幅度提高工程質量以及安全監督工作的效率。
隨著鄉村振興發展步伐加快并逐步向深水區邁進,農村公路建設將成為實現鄉村振興厚積薄發的重要載體,因而亟須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切實提升農村公路安全與質量水準,延長其使用壽命,從而更好地支持農村產業發展,提高人民群眾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