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沙龍
【內容簡介】
這是一套好讀、好懂、有溫度的世界史。
翻開它,你會發現世界歷史并不是一個個孤立的事件,而是有邏輯可循的完整故事:羅馬為何滅亡?歐洲是如何興起?世界大戰為什么會打起來?
同時,也會跟著作者一起思考:世界為什么變成今天這樣?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不僅僅講歷史故事,還講世界變化和發展過程中的原因,帶領讀者探究歷史本質,進行獨立理性的思考。讓孩子們分辨什么是美好、什么是邪惡,如何面對權力與欲望,如何保持真誠和善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石器時代的愛迪生
人類能夠支配的第一種自然力量就是火。一團烈焰,能夠照亮黑暗,提供溫暖,煮熟食物,焚燒樹木。控制這種力量,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巨大突破。
一開始,人類只會使用碰巧出現的自然火。后來他們漸漸學會了保留火種。再到后來,他們學會了制造火種,比如用摩擦的辦法來鉆木取火。這個變化過程非常緩慢,很難說出一個具體日期。但大致來說,在四五十萬年前,人類已經廣泛地使用火了。
這可是件翻天覆地的大事件,大大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有了火以后,人類可以把東西做熟了再吃,不用茹毛飲血了,這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營養水平。此外,它還有一個意外的效果,那就是把人變漂亮了。
原始人差不多都很丑。而且時代越早,長得越丑。我們覺得原始人丑,跟他們的嘴部突出很有關系。他們老是往前噘著嘴,好像很生氣的樣子。這也沒辦法,原始人吃生肉,臼齒和咀嚼肌就必須特別發達,這樣一來,嘴巴就噘出來一大塊。有了火以后,大家可以吃熟食,臼齒和咀嚼肌變小,嘴巴就慢慢縮回來了。
所以當你照鏡子的時候,覺得自己很好看,就跟火有直接關系。
除了控制火以外,原始人還有什么重要成就呢?
那就是石器。原始人做了很多很多的石器。正因為這樣,我們才給那段日子起了名字,叫石器時代。
人類文明史只有幾千年,可石器時代卻有三百多萬年。要是把人類歷史壓縮成一本三百頁的書,每一頁代表一萬年,那么這本書的第一頁是石器時代,第二頁是石器時代,第三頁還是石器時代,一直到二百九十九頁都是石器時代。金字塔、萬里長城、蒸汽機、原子彈等,全都擠在最后一頁。
石器有很多種,比如說石斧、石鑿、石碗等。越到后來,這些石器做得越精致。但是在大部分時間里,它們都丑陋得很。
就拿石斧來說,它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斧子,而是一頭鈍、一頭尖的石塊。要是在路上看見這樣的東西,恐怕你都不會彎腰撿起來。可在當時,這就算了不起的高科技產品了。它可以割肉、鉆孔、刮樹皮、砸核桃,還可以用來打架,就像一個萬能神器。
石器和火的使用,除了這兩樣呢?其他的發明創造,掰著指頭就能數過來:原始人把木棍削尖,發明了長矛;把獸皮穿身上,發明了衣服;他們還把木頭捆在一起,發明了木筏。
總的來說,人類在幾百萬年里,也就搞出這么幾樣重要的東西,確實太少了。
我們以為原始人是獵人,其實在五十萬年前,他們不是獵人,而是獵物。在食物鏈上,他們也就是中等偏上的位置,比羚羊高,比野豬低。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年的場景。白天,人們出去覓食,有的摘果子,有的采蘑菇,有的逮青蛙。到了晚上,十幾個人鉆進一個山洞,圍著一團篝火。山洞陰暗潮濕,有種腐爛的臭味。大人拿著石斧,在刮獸皮做衣服,小孩子在角落里打鬧。沒有人講故事,也沒有人聊天,因為大家的喉嚨還沒長成現在的樣子,發不出復雜的聲音。
山洞外頭是一片黑暗。劍齒虎在暗夜中徘徊,發出低沉的咆哮。
人們就過著這樣的日子。一年,一百年,一萬年,十萬年,都是這樣。今天我們已經習慣了變化,每過幾十年世界就會大變樣。可是在那個時候,這一萬年跟那一萬年沒什么兩樣。
世界就像凝固了。難以計數的時間從它身邊流淌過去,可它毫無反應。
直到七萬多年前,世界動起來了。
一切忽然加速了。
這場變動開始于一場浩劫。這次災難非常可怕,我們的智人祖先大批死亡,只剩下了幾千人,跟現在野生老虎的數量差不多。人類忽然變成了珍稀動物,隨時可能像恐龍一樣,徹底滅絕。
這場災難是怎么產生的呢?有人認為跟火山爆發有關。七萬多年前,印度尼西亞的多峇火山發生了一次超級大爆發,噴出2800立方千米的巖漿,釋放的能量相當于十億噸烈性炸藥。火山爆發導致全球大降溫,消滅了絕大部分人類。這種說法被稱為“多峇巨災理論”。
“多峇巨災理論”聽上去波瀾壯闊,可也有很多人不贊成這個理論,覺得太夸張了。但不管怎么說,當時確實發生了巨大的災難。我們的智人祖先被逼到了懸崖邊緣,一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
面臨絕境的人往往會忽然爆發出巨大的潛能。后面有條猛犬追你,你可能就會跑得比誰都快。我們的祖先也是如此。他們不光熬過了大災難,而且還變得比以前更加強大。沒過多久,他們就走出了非洲,戰勝了尼安德特人,成為最終的勝利者。而且,這些智人好像忽然之間變聰明了。
接下來的幾萬年里,人類創造出來的東西,比之前的幾百萬年都要多得多。石器時代忽然出現了好多“愛迪生”。他們發明了鋒利的石刀,帶窟窿眼兒的針,甚至還發明了紐扣。他們在墻壁上畫畫,雕刻各種小動物。更重要的是,他們發明了弓箭和投矛器,可以遠距離殺死野獸。
有了這些武器,大自然的戰斗規則一下子改變了。這簡直就像武俠世界里忽然冒出了手槍,俠客們修煉的絕世武功變得沒用了。劍齒虎就算肌肉再發達,牙齒再厲害,也抵擋不住弓箭的圍攻。
人類終于爬上了食物鏈的最頂端,想吃誰就吃誰。
石器時代的獵人非常兇狠。原始人學會打獵以后,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滅絕了無數種動物。
劍齒虎在地球上已經存活了三千萬年,結果在一萬多年前滅絕了。巨大無比的猛犸象,也在一萬多年前宣告滅絕。美洲的乳齒象和大地懶也滅絕了。
石器時代的獵人把大型哺乳動物差不多滅絕了一半。
這些動物的消失,跟人類的地理擴張有關。智人走出非洲以后,開始占領全世界。很多動物之前根本沒見過人類,所以不知道害怕。人類看著也確實不可怕,兩條腿,小細牙,連爪子都沒有。乳齒象和大地懶怎么會害怕這種動物呢?可誰能想到,這些家伙居然會掏出弓箭就射啊!很多動物就這樣稀里糊涂地被滅絕了。
劍齒虎和猛犸象走向滅絕,人類數量卻開始快速膨脹。到了一萬年前,地球上就有了幾百萬人。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人口大爆炸。人一多,食物就不夠了。再說,大型動物被滅絕得七七八八,狩獵也變得越來越難。
于是,人類開始面臨一場新的危機。
說起來,正是因為人類發明了這么多東西,做得太成功,才導致了這場危機。怎么解決呢?放棄這些發明,重新回到五十萬年前的世界?不會的,人類從不走回頭路。
在歷史上,老發明帶來的問題,總是要靠一個新發明來解決。這個新發明就是農業。
世界上最漂亮的鍋
我們都聽說過“四大文明古國”。按時間順序排的話,老大是蘇美爾文明,老二是古埃及文明,老三是印度河流域文明,最后的小弟則是我們中國文明。
在四大文明古國里,中國文明雖然出現最晚,生命力卻最頑強。蘇美爾文明消亡了,古埃及文明消亡了,印度河流域文明也消亡了。現在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和這些古文明沒有什么直接關系。可是中國文明卻貫穿數千年,挺過了無數興衰,一直延續到今天。
它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
這跟中國的地理環境有關。古代中國位于歐亞大陸的最東端,北面是戈壁荒原,西邊是沙漠高山,西南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它的位置相對隔絕,受其他文明的沖擊比較少。也正因為這樣,它起步比較晚。
中國文明的開端和大禹有關。根據古老傳說,中原發生了滔天洪水,淹沒了大片土地。大禹鑿開龍門,疏導河流,用了十三年的時間治好了洪水,成為我國最早的優秀水利工程師,同時也當上了部落聯盟的首領。他的兒子啟接替了他的位置,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
我們都稱自己為華夏兒女,華和夏在古代是一個意思,所以這話翻譯過來就是“我們都是夏朝的兒女”。
可是,大禹治水只是一個傳說。夏朝真的存在嗎?不少人都覺得它是編造出來的。直到后來,人們在河南挖出二里頭文化遺址,才基本確認了夏朝的存在。它可能沒有傳說中描述得那么強大,但應該是存在的。
夏朝沒有文字,所以它的歷史含糊不清。它可能只是一個部落聯盟,中心位于現在的河南省。到了大約公元前1600年,夏朝滅亡,商朝取而代之。這個新王朝發明了甲骨文,又有大量的遺址,歷史就變得比較清楚了。
商朝和夏朝是有點相反的。夏朝人崇拜月亮,而商朝人崇拜太陽;夏朝代表地上的水,而商朝代表天空;夏朝重視西方,而商朝重視東方;夏朝的圖騰是龍,而商朝的圖騰是玄鳥。
所謂玄鳥,就是一種黑色的神鳥,外形有點像燕子。商朝國王認為玄鳥是他們的祖先,對它非常崇敬,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商朝稱為“玄鳥王朝”。這個王朝非常強大,統治著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跟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面積差不多。
但商朝并沒有直接管理這些國土。它直接控制的土地,可能只有首都周圍的這一塊,稱為“王畿”。除了王畿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獨立的小國家。這些小國都非常害怕商朝,向它進貢,服從它的命令。商朝高高在上,自稱“天邑商”,意思是說自己像天一樣偉大。
商朝打仗厲害,跟它的青銅器制造水平有關。當時作戰普遍使用青銅武器,誰的青銅多,誰鑄造的青銅器好,打仗就容易贏。而商朝的青銅器制造水平,在當時可以說獨步全球,誰也比不上。
商朝最著名的青銅器是后母戊大方鼎。所謂鼎,其實是古代煮菜的鍋。牛羊豬雞,都放在鼎里面去煮,所以后母戊大方鼎也就是后母戊大銅鍋。后來人們也把這種銅鍋當成一種禮儀性的器具,并不拿它煮東西,而是用來祭祀神明和祖先。商王就是為了紀念自己的媽媽,才做了這么一個大鼎。
后母戊大方鼎有一米多高,重達一千六百多斤。它制作得很漂亮,典雅又大氣。仔細看這個鼎,會發現上面有很多怪獸圖案。在鼎四周的邊上,鑄著饕餮紋。所謂饕餮,是上古神話里的一種怪獸,據說非常貪吃。在銅鍋周圍鑄上饕餮圖案,也許是要祝主人的胃口像饕餮一樣好吧。在鼎兩邊的把手上,各鑄著一只老虎,老虎嘴里叼著個人腦袋,顯得非常猙獰。為什么要在把手上鑄造這么個圖案?猜想起來,也許是為了震懾小偷。
這個方鼎可以說是我們的鎮國之寶,因為它太先進了。
在當時,除了商朝,沒有一個國家能造出這么大、這么漂亮的青銅器。它代表著青銅時代的最高工藝水平。從這一點看,商朝確實很了不起。
不過商朝也有陰暗的一面,那就是過于殘暴。
在商朝,一碰到天旱就會把人燒死來祭天,這已經是習慣了。不光求雨要殺人,祭祀祖先要殺人,逢年過節要殺人,重要人物去世了要殺人,甚至連蓋個房子也要殺人。
商朝的文字是甲骨文。在甲骨文里,這種儀式性的殺人被稱為“用”。當時留下很多這樣的記錄,國王占卜的時候問上天:“我用一百個人好不好?”“這次我用五十個人好不好?”婦好的那位丈夫武丁,在統治時期至少“用”了八千多人。這還光是從現存甲骨文里統計出來的,真實數字肯定更大。
為什么商朝人會做這么殘酷的事情呢?這是因為他們特別迷信,而且還把鬼神想得非常嗜血。商朝人擔心殺人殺少了,鬼神會不高興,降下災難。這真是一種恐怖的想法。
不過,很多古老民族都這么想過。在他們看來,人要吃食物,神當然也要吃,而且神的食物一定應該是最貴重的東西。世界上還有什么比人命更貴重的呢?所以他們就會把人殺了奉獻給神。幾乎所有古代社會都做過類似的事,但是后來大多都會改變想法:“唉,這一切太殘酷了,神也不會喜歡的!我們應該想一些別的辦法來討好神。”于是,他們就洗手不干了。咱們中國也是這個樣子。但是也有些文明走火入魔,一直沉迷在這種事情里。等你讀到瑪雅文明的時候就知道了!
商朝統治了五百多年,最后漸漸走向衰落。在它的西部,興起了一個強大的部族,名叫周。周聯合了許多小國,向商朝發動進攻。公元前1046年,雙方在牧野展開了大決戰。周武王剛剛發動進攻,商朝前方的軍隊就開始倒戈,一起攻擊后面的大部隊,結果商軍慘敗,死傷無數,據說他們流出的血把木棒都漂起來了。
戰斗結束。商朝末代國王跑到高臺上點火自焚,周朝宣布建立。這是一個更加文明的王朝,保留了商朝的恢宏和大氣,剔除了它的殘酷和迷信。
過去有一個說法: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也就是說,夏朝崇尚淳樸,商朝崇尚鬼神,而周朝崇尚文化。這個說法大致不錯。周朝人比較理性務實,重視文化教養。殺人祭神的事越來越少,后來基本絕跡了。從周朝建立以后,中國文明被注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如果沿著商朝的路線走下去,很難想象我們的文明能夠綿延不絕,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所以,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戰,真的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那一天的戰斗結果,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文明的命運。
(樹摘自山東文藝出版社《少年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