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色金融是支撐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舉措。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決策部署,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于2024年10月12日聯合發布《關于發揮綠色金融作用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將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納入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總體安排,堅持深化改革、政策引導、市場主導、系統推進,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優化金融市場資源配置與供給,拓展綠色金融新業態新模式,加強金融監管與風險防范,健全金融支持美麗中國建設的政策體系,更好發揮綠色金融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功能,美麗中國建設融資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以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支撐美麗中國建設。
《意見》強調,要加大重點領域支持力度。一是支持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引導金融機構服務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黃河流域等區域發展重大戰略。加大對美麗省域建設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勵地方探索美麗城市建設投融資模式,系統謀劃、統籌實施美麗城市項目建設。統籌支持鄉村生態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支持打造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示范樣板工程,推進美麗河湖、美麗海灣與生態旅游等綠色低碳產業一體化發展。按照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要求,統籌謀劃金融支持美麗中國建設項目,制定指導目錄,建設項目庫,有效銜接現行綠色金融標準、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等。二是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加大對清潔能源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遠距離供熱示范工程、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零排放貨運車隊發展。支持城市和產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實施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減污降碳改造、環保裝備更新、工藝流程優化等項目。支持新興固體廢物(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退役及報廢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等)綜合利用,拓展二次利用市場化場景,支持區域回收利用基地建設。大力支持溫室氣體控排技術,新能源技術,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溫室氣體與污染物協同減排相關技術,消耗臭氧層物質和氫氟碳化物的綠色低碳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研發、示范與推廣等。發展第三方治理模式,引導金融支持區域性和流域性環境治理整體解決方案、環保管家等生態環境綜合服務。三是支持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加大對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業企業環保績效等級提升行動的支持力度。支持重點行業惡臭污染治理和交通運輸噪聲污染治理。進一步加大對工業園區、城市新區、城鎮及農村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及升級改造的支持力度,推進重點河湖沿線管網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型城市適度超前布局污泥集中處理處置設施。以“無廢城市\"建設為抓手,推動區域固體廢物無害化治理與綜合利用。支持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推進區域性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控技術中心項目和特殊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項目建設。支持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實施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類項目。加大對化學品環境管理、新污染物治理的支持力度。四是支持生態保護修復。積極支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開展生態狀況評價和生態質量監測。支持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支持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和海洋新能源、生態旅游等產業可持續發展。支持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鼓勵運用市場化手段盤活礦區自然資源,開展礦區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協同試點示范。鼓勵地方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工作,推進金融服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建立跨區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意見》指出,要提升綠色金融專業服務能力。一是推動金融機構立足職能定位優化綠色金融服務。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要突出功能屬性,結合主責主業靠前發力,充分發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對美麗中國重大項目建設的融資支持作用。國有大型銀行要發揮“領頭雁”和主力軍作用,完善綠色金融工作機制,不斷提升美麗中國建設融資對接效率。股份制商業銀行要根據自身稟賦培養優勢和強項,做優做強綠色金融服務品牌。中小銀行要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聚焦特定領域、重點行業,提升綠色金融業務質量。保險機構要健全綠色保險服務體系,建立綠色保險服務網絡,推進產品創新,增加服務供給,提供一攬子風險減量與損失保障保險方案。證券基金類機構要遵循綠色投資理念,培養長期價值投資取向,樹立綠色投資行為規范。二是健全金融機構內部管理體系。完善工作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優化綠色低碳轉型領域授信管理,探索建立生態信用行為激勵機制,將企業降碳、減污、擴綠等表現作為貸款審批、額度測算、利率定價的重要參考因素。優化流程管理,鼓勵將氣候和生物多樣性相關金融風險納入業務審批全流程管理,優化綠色金融業務審批管理,提高綠色項目審批效率。推動金融科技應用,探索搭建綠色金融服務平臺,深入推進數據共享,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賦能碳核算、可持續信息披露、綠色識別、項目評估、風險管理,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能力和效率。強化機構設置和隊伍建設,鼓勵設置綠色金融專業部門或特色分支機構,出臺專項激勵制度,配置專項資源,組建專業團隊,設置專崗專職,打造專業化人才隊伍。三是強化綠色融資支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對接美麗中國建設重點項目融資需求,深人挖掘環境權益價值,合理確定資產評估價值和抵質押率。大力發展綠色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和轉型債券,支持試點發行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建設主題債券,募集資金加大美麗中國建設項目投資。鼓勵金融機構做好綠色債券發行和投資。支持信用評級機構充分運用企業依法披露的環境信息,為綠色債券發行提供評級服務。支持發行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流動性。積極發揮政府投資基金撬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美麗中國建設。支持符合清潔能源等條件的環保基礎設施項目合規發行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產品。四是推動綠色金融與科技金融、數字金融協同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探索股權和債權相結合的業務模式,為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重大科學裝置和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提供金融服務。引導金融機構支持減污降碳、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新污染物治理、生態環境安全等重點領域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支持生態環境監測監管智慧化平臺建設、監測網絡建設及升級改造、自動監測監控設備與數智化監測設備研發應用,強化數據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賦能美麗中國建設。鼓勵地方政府綜合利用貼息、補貼、獎勵等多種優惠政策,引導金融機構支持產業數智化與綠色化融合發展,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