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東磊
去年,新加坡金鷹集團與日照市簽署協議,實施投資150 億元的亞太森博50 萬噸文化紙、35 萬噸液包、35 萬噸生活紙、100 萬噸白卡紙等延鏈項目,打造年產能650 萬噸、產值400 億元的林漿紙纖一體化基地,這是金鷹集團在日照18 年間第28 次增資,也是日照經開區發揮比較優勢、做大臨港產業的縮影。
一、弄清楚招商引資有什么、能干什么。立足日照“小城大港”優勢,始終把港口作為最大長板,重點培育臨港產業。漿紙產業,目前產值規模200 億元。通過“前港后廠”布局,亞太森博進港木片經專用碼頭、專屬堆場、管廊系統,可全部自動化卸運至車間,每年節約物流成本超2 億元,成本優勢成為企業擴能延鏈的最大底氣。糧油產業,目前產值規模300 億元。依托全國最大的大豆進口港和糧油園區“前港—中倉—后廠”布局,疊加形成貿易、倉儲、加工等綜合優勢,已聚集邦基、嘉吉、中糧、中儲糧、象嶼等一批龍頭企業,大豆年加工能力800 萬噸,成為國內重要的進口大豆加工貿易基地。汽車產業,目前產值規模200 億元。包括長城整車和現代汽車核心零部件兩個板塊,聚集長城魏牌、威亞發動機、坦迪斯變速箱、采埃孚等47 家中外企業,具備從鋁水到鑄造、鍛造、沖壓焊接、表面處理、精加工的全生產工藝。此外,發揮大件裝備出海和臨港型綜保區等優勢,正加快打造產值規模400 億元的新能源及海工裝備、三儲三混產業。
二、喜新不忘舊,推動企業“發新芽、嫁新枝”。始終把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擴能延鏈作為最直接的招商引資。以亞太森博為例:環保治理方面,累計投入70 億元,實現“近零”排放,主要環保指標及能耗、水耗行業領先,而且騰出巨額污染物總量指標,滿足延鏈項目需求,產能大幅增加的同時,排放不升反降。產品升級方面,推動萊賽爾纖維、生活紙、文化紙等項目投產,實現從原材料到半成品、消費品的跨越,液體包裝紙板、煙包用白卡紙板市占率全國第二,其中屋頂型液包產品全國第一。單位產出方面,去年投產的15 萬噸生活紙、50 萬噸文化紙項目,年新增產值53 億元、利稅8.8 億元。計劃今年開工的50 萬噸文化紙、35 萬噸液包項目,新增產值180 億元、利稅29.5 億元。追加投資的60 萬噸木漿、50 萬噸文化紙項目,年新增產值59 億元、利稅8.9億元。這三個項目均利用現有土地,投產后畝均產值、利稅提高至原來的3 倍和10.8 倍。
三、打造枝繁葉茂的產業生態。一方面,圍繞鏈主企業持續“搓麻繩”。為改變亞太森博大部分漿和原紙流出日照的局面,借勢借力招引了一系列高端漿紙制造項目,計劃總投資超過250 億元,讓漿和原紙在本地增值,3 至5 年內漿紙產業產值將達到550億元以上。膨脹糧油產業規模,正推進投資42 億元的15 個重點項目,加快1.0 版本擴能,支持企業擴大產能;謀劃2.0、3.0 版本突破,正推進棕櫚油、特種油脂和糧油分裝項目。加快汽車產業固鏈,引導龍頭企業放量生產,今年陸續投產聯誠精密、旭隆特新材料、富瑞霖鍛造等一批行業百強、隱形冠軍項目,正推進采埃孚三期、現代汽車熱管理系統等重點項目。另一方面,下大力氣優化產業生態。針對臨港產業對蒸汽、倉儲物流、金融等方面需求,投資6 億元實施園區零碳熱源替代,成立物流行業協會量身定制服務,為企業協調銀團貸款、低息貸款,同時掐尖制定一批產業引導政策,持續提升企業舒適度。
四、像對待客戶和家人一樣對待企業。專業比熱情更重要。在世界500 強采埃孚選址過程中,獨家提供輕資產建設、同業態用工分析、低成本物流等一攬子專案,最終在9 市競爭中脫穎而出。創新實施工程建設項目歷史遺留問題審批容錯報備、工業項目分幢不動產登記等做法,真心實意幫助企業解決難題。效率比笑臉更重要。堅持身臨其境、換位思考,以政府效率高助推企業發展快。梳理托清3 萬畝可利用土地,推動考古前置、成片開發、與省屬國企合作,變項目等地為地等項目。亞太森博建設110千伏供電專線時,主動協調市區職能部門,不到一個月完成沿線60 畝土地清表。一路小跑推進采埃孚兩期項目,成為采埃孚亞太區最快建成投產的項目,采埃孚主動將全球供應商大會放在日照舉辦。兌現比承諾更重要。堅決兌現依法出臺的政策和承諾事項,協調促成亞太森博專屬蒸汽熱源,掃清延鏈項目實施障礙。及時兌現外資企業獎勵政策,企業也投桃報李,威亞發動機今明兩年連續新增6 萬臺產量,坦迪斯變速箱新增7 萬臺產量,在履諾踐諾中擴大了招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