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忠
鄉村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影響著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影響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伴隨著新一輪信息科技革命浪潮,人工智能出現在公眾視野,并開始應用于各大領域。其中,人工智能與教育的結合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教育的發展質量。為促進鄉村教育振興,有必要依托人工智能深化改革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完善信息技術教學體系,以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建設教育強國。
鄉村教育運用人工智能的價值
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在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城鄉教育差距愈加明顯。一般而言,城市教育水平高,而鄉村教育水平低。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應當采取科學的措施,提升鄉村教育水平。當前,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應用于教育領域,這樣的做法可以縮小鄉村教育與城市教育之間的差距。人工智能不僅可以為鄉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開闊學生視野。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空間,增強自主學習能力。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具有采集學生學習信息,評估學生學習情況的優勢,教師通過人工智能在鄉村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服務,助力學生發展。鄉村學生因此能夠得到更優質的教育,從而避免城市與鄉村出現過大的教育差距。
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教師是教育活動開展的主體,教師的專業能力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育質量,以及學生發展水平。目前,提高鄉村教師專業能力具有必要性。將人工智能應用在鄉村信息技術教學中有助于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更好地轉變教師教學理念,優化教師教學手段,打造精彩教學課堂,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不僅如此,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學校管理者能夠更好地掌握教師教學情況,進而科學地指導教師完善自身教育教學能力。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學生學習信息,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信息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交流,共同引導學生發展。這樣不僅可以助力學生成長,還可以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
在鄉村教育中運用人工智能
構建人工智能應用模型,全力支持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人工智能對于提高鄉村信息技術教學水平具有積極意義。目前,人工智能還未充分發揮出在鄉村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為更好地借助這一技術,有必要在鄉村學校中構建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模型。一是營造良好校園環境。鄉村學校可以在建設教室的過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智慧教室,促進教育智能化、智慧化發展。同時,智能化圖書館能夠更便利地為學生、教師提供各種資料。另外,還可以在校園重點區域,如食堂、操場等區域引進人工智能設備,讓學生充分感受科技的魅力。二是將智能設備與教師工作進行結合。鄉村學校應當鼓勵教師依托智能設備完成信息技術教學任務。例如,可以引導教師利用人工智能設備搜集教學資料,豐富教學內容,保證教學效果,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設備批改學生作業,并分析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科學指導學生學習。教師可以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地應用人工智能,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為學生創設交互學習環境。同時,在人工智能設備上提前設計教學游戲供學生使用。教師不僅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也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增強教師學生數字素養,推進信息化教育活動。智能化時代,鄉村學校需要主動將人工智能應用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以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育變革,激發鄉村教育發展活力。教師與學生是基于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主體。為保證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順利推進,提升師生數字素養必不可少。從教師層面來看,為保證教育培訓活動的順利開展,應當明確教師數字化教育的培訓目標。首先,可以將更新教學理念、掌握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提高數字化技術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能力等作為教育培訓的目標。其次,構建教育培訓專題以滿足不同教師的數字化學習需求。例如,構建人工智能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學生學習情況等教育培訓專題,以此來激發教師參與數字化教育培訓活動的興趣,豐富教育培訓形式。除此之外,打造在線數字化教育培訓平臺、舉辦專家講座活動,也是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的有效手段。從學生層面來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知識與技能,能夠使學生增強對技術的應用能力,借助技術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
促進數字化在鄉村的普及應用
鄉村教育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構成要素。人工智能的發展為鄉村教育振興提供了發展機遇。目前,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并不高,難以為人工智能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提供硬件支持。為此,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能夠為人工智能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打下基礎。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鄉村學校在建設與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相關的基礎設施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資金短缺的問題。基于此,政府需要根據鄉村學校關于基礎設施的建設規劃情況以及鄉村學校的資金狀況,明確為鄉村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資金,防止建設過程中出現資金短缺的問題。同時,政府也需要引導鄉村學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建設效果。
從鄉村學校的角度來看,學校需要結合政府部門要求、鄉村教育振興政策以及自身規模、學生學習需求等,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其中,需要推進建設處理和存儲數據的服務器、存儲設備和網絡設備、人工智能機器人,以及用于輸入和輸出數據的傳感器和顯示設備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另外,學校還需要提高對資金的利用率,避免浪費資金,影響基礎設施建設效果。
促使家長接納智能化教育理念
將信息技術教學運用在人工智能的過程中,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以此來更好地形成家校合力,凝聚教育力量,科學地指導學生發展。目前,鄉村的大部分家長對智能化教育的認識程度并不高,所以,教師需要深化家長對智能化教育的認識,使家長主動參與相關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召開家長會,為家長詳細介紹將人工智能運用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價值,激發他們參與相關教學活動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家訪的方式,指導家長學習基于人工智能下的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手段。在家訪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家長答疑解惑,以便提高家長對新教學模式的理解與認識,更好地保證家長擺脫傳統教育思想的桎梏,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對于鄉村學校來說,打造教師與家長互動交流的平臺可以促進教師與家長更好地溝通。同時,鄉村學校還可以開展家庭教育座談會,面對面地向家長介紹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對于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的作用。
人工智能是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的重要工具。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大環境下,鄉村學校有必要科學地運用人工智能進行信息技術教學,以此來保證教學效率與質量。同時,教師也需要學習人工智能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知識,提高對人工智能的應用能力,從而有效地應用人工智能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另外,鄉村學校與教師需要主動地與家長溝通、聯系,更新家長教育理念,使家長更好地配合信息技術教學工作。鄉村學校、教師、家長應主動面對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科學應用人工智能的挑戰,以更好地發揮人工智能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價值,助力鄉村教育發展,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事業繁榮發展。同時,總結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科學應用人工智能的經驗,創新應用人工智能的方法、策略,可以為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落實信息技術教學任務,振興鄉村教育。
(作者單位:廈門市集美區坑內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