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冉冉
幼兒園創設的“科學區”,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究和深度學習的重要場域。如何在幼兒園“科學區”這個具有科學寓意之地,引發幼兒的深度探究和思維,使幼兒形成受益終身的高階思維品質和深度學習品質,是有必要觀照的一種新視角。
“深度學習”的內涵意蘊
幼兒的深度學習,是一種主動投入的積極性學習,是在適宜的學習環境下,以及與材料、伙伴的有意義的互動中,呈現的一種專注、認真的美好樣態。正如泰勒所說:學習是通過學生的主動行為發生的,學生的學習并不取決于教師做了什么,而取決于他自己做了什么。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幫助他們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召喚和正向反饋,形成內生學習力,是教育者要追尋的。
幼兒的深度學習,是一種將已有經驗遷移到新認知的思維過程。幼兒在遷移已有經驗時,能夠對其產生的新認知沖突進行同化和順應,并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一種聯結,進行一種新的有意義的認知經驗重建,實現其認知思維從低階思維到高階思維的躍升。幼兒的高階思維能力,既是其認知能力和心智水平的一種高層次體現,也是其完成學習目標任務中表現出的分析與綜合、評價與創造的能力,而這也是幼兒未來生活與學習最重要的能力品質。為此,做到恰如其分地引導和助推幼兒新思維的產生,對幼兒高階認知思維的生發是深具意義的。
幼兒的深度學習,是幼兒獲得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的重要支點。愛因斯坦說:“你無法在制造問題的同一思維層次上解決這個問題”。同理,幼兒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必須站在一個更高的科學思維的層面上,才能夠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新問題;幼兒完成挑戰性高層次任務的過程,也是幼兒高階認知思維能力生發的深度學習的過程。可見,高階認知思維是幼兒深度學習品質的重要影響因素。為此,在幼兒科學探究活動中,培養幼兒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高階思維品質,讓幼兒擁有解決問題的更高智慧,是具有不同尋常的價值和意義的。
“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
趣味材料是幼兒主動性學習的“生長點”。有興趣,是幼兒在“科學區”深度學習的前提和保障。有興趣,才能讓幼兒富有探究的熱情和興致,才能夠讓幼兒的深度學習在興趣的支持下深度發生。那么,如何讓幼兒在直觀的吸引中參與材料的操作體驗,保持學習與探究的動力,并在與材料發生深層互動的過程中生發深度學習呢?首先,選擇的材料要能激趣,要能關聯幼兒的最近發展區,而不能是目標過高或過低的材料,那會讓幼兒產生為難或覺得沒趣。其次,要選擇新穎有探究性的材料,新穎才能促使幼兒產生積極的探究情緒,產生良好的內在探究動機,并驅動幼兒進行專注而又持久的探究。
精準材料是幼兒生成新思維的“著力點”。幼兒在“科學區”學習的重要過程是探究和體驗,幼兒的一些新認知和沖突是在探究體驗中產生的,幼兒的創新性思維也是在新舊經驗的遷移中產生的。投放“科學區”的探究材料,要關注到有沒有“著力點”讓幼兒體驗探究,要找到那個有效引發幼兒認知進而實現經驗遷移的風向標。首先,是選擇精準的材料,材料要能夠與幼兒探究的主題相關聯,能夠支撐幼兒在探究過程中產生新的體驗認知、解決新的問題沖突。其次,要選擇不同尋常而又可能會有變化的材料,多樣的知識和經驗是從探究的變化中獲得的,多種類的玩法也是在變化中產生的,這樣才能在原有認知經驗的遷移中不斷形成新的認知思維。
常新材料是幼兒解決新問題的“契合點”。幼兒的知識建構和遷移需要在持續不斷的探究和體驗中實現,他們解決新問題的高階思維也需要常新常變的材料支撐,材料的“新和變”要成為幼兒解決新問題的“契合點”。深度學習實質上是結構性與非結構性知識意義的建構過程,須對已激活的先前知識和所獲得的新知識進行有效和精細的深度加工。因此,教師要關注幼兒“科學區”材料投放的“常變常新”,依據幼兒探究的進程和解決新問題的需求,適時增添有價值的材料,激發幼兒探究過程中“究”的主動、專注與堅持,幫助幼兒解決新矛盾和新問題,生發幼兒更多的深度探究與學習。
“深度學習”的指導維度
巧妙“提問”引發新興趣?!队變簣@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強調:“尊重并回應幼兒的想法與問題,通過開放性提問、推測、討論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個幼兒的學習?!庇變憾喾N多樣的探究問題的產生,需要教師依據幼兒原有的學習經驗,巧妙地選擇有價值的問題去“提問”引導,以引發幼兒探究的新動力,進而讓幼兒對探究學習的投入更加積極和主動。教師的“提問”可以是幼兒探究活動中的真問題,但教師也可以有意為之,有意地利用提問把有價值的問題融通到幼兒的新經驗中。
智慧“發問”引向新思維。幼兒在“科學區”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智慧地“發問”,要能夠把幼兒的探究融入更高的學習和思維之處。促進幼兒思維發展的重要抓手就是“提問”,好問題就是一把開啟幼兒高階思維大門的金鑰匙,可以多元化地引發幼兒新的認知和思維。幼兒的探究常常會因經驗不足產生認知沖突,或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不知怎么深入地探究下去。教師要運用“啟發性”“引導性”“發散性”“鼓勵性”的智慧語言,拓展幼兒的思維,幫助幼兒厘清新思路、明確新方向,引發幼兒的深度思考,助推幼兒再次投身于探究中,進而生成一些新的思維認識。
深度“追問”化解新問題。幼兒在“科學區”學習活動中,教師還要深度“追問”,引發幼兒解決新問題的力量。幼兒在某項探究學習過程中,有了一定的認知或經驗時,常常會在面對新問題或下一步的探究時不知所措,教師對此要學會“洞察”“聚集”,尋找策略以解決問題。對此,教師要重新分析思考:本探究活動對幼兒還有繼續學習的價值嗎?還有哪些問題是值得幼兒再探究的?再探究幼兒會面臨怎樣的困難?怎樣的言語激勵能激發幼兒重新進入探究和學習?當教師判定這項探究活動對幼兒來說可持續進行時,有價值的深度“追問”會對幼兒的持續探究、深度學習和高階思維形成,產生重要的指導意義。
“深度學習”的評價維度
“趣味點”評價激發新興趣。在幼兒園“科學區”探究活動中,“趣味點”評價可以讓新的探究興趣不斷呈現在幼兒的探究活動之中。各種各樣的“美麗和意外”,常常會閃現在幼兒的探究活動中,這是一種“哇”的奇跡閃現,也是一種智慧的表達和精彩的瞬間。這樣的美麗呈現,是教師對幼兒活動支持評價的“趣味點”,也是幼兒自我價值認知升華的非常時刻。同時,這些美麗呈現也是教師用智慧“讀懂與識別”兒童的時刻,是教師用“回應與支持”使兒童不斷呈現“新興趣”的時刻。
“問題點”評價生發新思維?!皢栴}點”評價,可以讓幼兒探究學習的新思維不斷閃現,問題點是指向幼兒新思維生發的新起點、新路徑。關注探究中的“問題點”評價,能夠啟發與啟示幼兒的深度思考,能夠讓幼兒重新對話探究項目,并在新的探究學習之中不斷遷移已有的經驗認知,進而實現新經驗、新思維的不斷躍升。“問題點”可以是幼兒探究的“材料”“方法”,也可以是幼兒本身的探究行為等。
“價值點”評價解決新問題?!皟r值點”評價,可以使幼兒學習的新問題得到解決,可以使幼兒的深度學習持續推進。“價值點”評價既要保護幼兒探究活動中的創造性萌芽,也要讓幼兒在新的探究活動中有努力的目標,要具有“點睛”之效。幼兒常常有新思維、新經驗萌芽于探究活動之中,教師要勤于觀察、精于分析、善于捕捉這些價值點,并利用這些價值點將幼兒的探究學習引向層層深入,努力呈現一種不斷螺旋上升之態勢,這是助力幼兒新思維誕生的一種心流體驗,也是教師助力幼兒深度學習的一種循環推進。
“科學區”是滋養幼兒深度學習的一片良田沃土,也是幼兒甜蜜鏈接“未來與科學”的神秘殿堂。兒童與科學間的這種甜蜜鏈接,是他們長大的一種積極力量,是他們長大的一種美麗底色,也是幼兒“科學區”學習的獨特價值與深厚意蘊!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 2022年度課題。課題名稱:基于大數據支持的幼兒科學區深度學習研究。課題立項批準號:FJJKXQ22-011。
(作者單位:廈門市五緣第二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