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蕾
“有經驗的老教師少,剛畢業沒有經驗的年輕教師多”,這是目前幼兒園教師隊伍存在的普遍現象,而趨于兩者之間的教師往往存在嚴重斷層。作為幼兒園教育管理者,為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需要在青年教師的培養上下足功夫。
全面剖析,精準定位。我園以檔案查閱、自我剖析和一對一談話形式,通過檔案資料了解教師的家庭背景及思想政治意識,通過自我填寫表格和初期三年規劃完成自我剖析,通過一對一座談從表情、語氣到眼神,更加直接和全面地了解每位教師的思路、想法、特長、性格、能力和自我認知。
量身定做,優化組合。通過自愿組合的方式進行公共活動,觀察教師在群體中的人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上述的所有數據,將通過管理崗的綜合考量對人員進行組合與分配。
師徒結對,共話成長。園所組織師徒結對活動,教師根據自己的成長需求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與自己的師傅對接,找到解決方法,通過老教師們的傾囊相授,幫助年輕教師學習成長。
園所助力,穩步成長。在新學期家長會、家委會、伙委會和平時的園所活動中,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提高家長教育理念,這也是減輕年輕教師多余負擔的一部分。
團建活動,營造成長氛圍。年輕教師自身有活力,我園嘗試讓年輕教師組織、準備團建活動,為他們提供鍛煉的機會,同時也保證了活動的趣味性,通過勞逸結合的形式充分調動年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教研培訓,“動”則精彩。改變園所老舊的教研培訓模式,利用聚沙成堡的教研思路調動老師們積極性,碰撞出新的教研火花。
靜靜談心,沉淀成長。管理講究動靜交替,我園定期組織教師們談心、帶教師沉淀反思。
每位教師都是閃光的金子,他們的光芒需要教育管理者的擦拭。助力年輕教師成長是當下園所發展的重要工作,當經歷了工作初期的穩定成長后,年輕教師便度過了焦慮期,接下來是確定其未來發展方向的時期。園所有懂得愛的“領頭羊”,有愛聽抱怨的“話匣子”,有量身定做的私人規劃師,具備了這些基礎,相信年輕教師會順利地獲得成長。
(作者單位:濟南市槐蔭區清瀾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