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
肺結節,顧名思義,是肺部出現的小結節狀病變。它通常不會引起明顯的癥狀,但在影像學檢查中卻顯而易見,表現為密度增高的陰影,單發或多發,邊界清晰或不清晰,直徑通常小于3厘米。根據大小,肺結節可分為微小結節(直徑≤5mm)、小結節(直徑>5mm且≤10mm)和結節(直徑>10mm)。這些結節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惡性的,其成因多種多樣,包括炎癥、感染、結核、霉菌、真菌以及腫瘤等。因此,并非所有肺部結節都意味著癌癥。
從西醫的角度看,肺結節的形成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吸煙、環境污染、室內空氣污染、炎癥、感染以及肺部疾病等都可能是其誘因。一旦發現肺結節,西醫通常會根據結節的密度、大小以及可能的惡性程度來制定治療方案。對于惡性可能性高的結節,手術切除是主要的治療方法;而對于良性的小結節,則可能采取觀察等待的策略,定期進行CT復查。對于由感染或炎癥引起的肺結節,西醫則會采用相應的藥物治療。
中醫對肺結節的認識則有其獨特的理論體系。中醫認為,肺結節的形成與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有關。內因主要包括情志內傷、飲食失宜、勞逸過度以及先天稟賦不足;外因則與感受煙毒霧霾、六淫邪氣等有關。中醫還認為,肺結節的發病與氣、濕、熱、痰、淤、毒等病理產物的產生及其相互搏結有關。因此,中醫治療肺結節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藥內服和外治法。中藥內服主要采用益氣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藥物,如黃芪、白術、茯苓、貝母、夏枯草,水蛭、莪術、半枝蓮、石見穿、連翹、牡蠣等;而外治法則包括穴位貼敷、艾灸等,旨在溫陽通絡、活血行氣、攻逐淤滯結聚。穴位貼敷常用的藥物包括白芥子、貝母、夏枯草、延胡索、牡蠣等。艾灸以豐隆、合谷、太沖、期門、章門、膈腧、血海為主。
除了治療,日常生活中的調養也十分重要。保持情志的調攝,避免情緒過激,培養愛好以修身養性;保持室內空氣良好,及時通風換氣;避免在霧霾等空氣污染天氣進行室外活動;注重規律、適量的體育活動,如習練八段錦、五禽戲等傳統功法,以強身健體、通暢全身氣機。
在肺結節的治療上,中西醫各有其優勢和特點。西醫注重從病理生理角度進行診斷和治療,而中醫則強調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將兩者相結合,發揮各自的優勢,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例如,在西醫手術切除或放化療后,輔以中醫治療以調理身體、緩解腫瘤復發;對于良性的小結節,西醫的定期隨診結合中醫的內外治療,可促進結節的消散;對于由感染引起的肺結節,西醫的抗生素治療配合中醫的清熱解毒藥物,可取得更好的療效。
總之,面對肺結節這一健康問題,我們不必過分恐慌。通過了解肺結節的成因、性質以及中西醫的治療方法,我們可以更加科學地對待這一問題。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也是預防和治療肺結節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