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桂芝
結直腸癌是一種源于結直腸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通常好發于直腸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這種疾病在40歲以后的人群中較為常見,且男性發病率約為女性的兩倍。值得注意的是,結直腸癌往往由腫瘤性息肉經過約10年的癌變過程發展而來。因此,早期發現和及時切除息肉對于預防腫瘤的發生至關重要。
結直腸癌的典型癥狀包括排便時出血、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若出現腹痛或無明顯原因的體重下降,則可能是癌癥進展的跡象。為了自身健康,一旦出現這些癥狀,請務必及時就醫檢查。
符合以下任意一項或多項條件的患者,應被視為高風險人群,并應根據專業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的結腸鏡檢查:
(一)一級親屬中有結直腸癌病史;
(二)個人曾有過癌癥病史;
(三)存在腸道息肉病史;
(四)同時具備以下兩項或更多癥狀/病史的患者:
·近兩年內出現便秘,且每年便秘時長超過兩個月;
·近兩年內連續腹瀉累計時長至少3個月,且每次腹瀉持續不低于1周;
·出現黏液血便;
·近20年內經歷過較大精神損傷;
·有闌尾手術史;
·患有慢性膽道疾病史或接受過膽囊切除手術。
對于這些高風險人群,定期的結腸鏡檢查是預防和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關鍵。請務必遵循醫生的指導,及時進行篩查。
盡管結直腸癌的確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研究表明,它受遺傳、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目前已知的危險因素包括:
結直腸癌家族史 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尤其是一級親屬患病者,罹患風險顯著增加,女性尤為明顯。
炎癥性腸病 如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患者,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相對較高。
紅肉和加工肉類攝入過多日常大量攝入紅肉和加工肉類會增加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也較高。
肥胖 研究顯示,肥胖與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呈正相關,腰圍每增加10cm,患病概率約提高2%。
吸煙和酗酒 吸煙者結直腸癌風險增高,風險程度與吸煙量相關;酗酒也可能增加患病概率。
為有效預防結直腸癌,應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因素被認為可以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概率:
阿司匹林 研究表明,服用阿司匹林可能降低結直腸癌風險。但考慮到其可能引發的胃腸道出血等副作用,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膳食纖維、全谷物、乳制品 飲食中增加膳食纖維、全谷物和乳制品的攝入,有助于減少結直腸癌的風險。
體育鍛煉 適量的體育鍛煉也被證明是預防結直腸癌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工作和學習之余,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結直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早期發現和治療對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關重要。因此,進行結直腸癌篩查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將詳細介紹幾種常見的結直腸癌篩查方法以及建議的篩查頻率。
電子結腸鏡檢查
電子結腸鏡檢查是診斷結直腸癌的金標準。它可以選擇普通或無痛方式進行,無痛檢查需先做麻醉評估。在檢查前,患者需要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以清空腸道,確保檢查的準確性。檢查過程中,醫生將一根細導管從肛門插入結腸,利用微型攝像頭詳細觀察結腸內部情況。此方法能發現大多數息肉和癌灶,并可即時切除可疑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電子結腸鏡檢查的優勢在于其精準性和直觀性。然而,它也有一些局限性,如需要清空腸道、可能引起患者不適等。盡管如此,對于高風險人群和疑似患者來說,電子結腸鏡檢查仍然是首選的篩查方法。
建議每5~10年進行1次高質量的電子結腸鏡檢查。
大便隱血檢測
大便隱血檢測是篩查結直腸癌的簡便方法之一。它通過檢測糞便中的隱血來判斷腸道是否存在病變。隱血是指消化道出血量少,肉眼無法觀察到的血液。大便隱血檢測通常分為化學法、免疫法和免疫大便潛血檢測,其中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因受飲食和藥物影響較小而逐漸被廣泛采用。
大便隱血檢測的優勢在于其簡便易行和低成本。然而,它的假陽性率較高,且不能直觀分辨息肉和癌。因此,大便隱血檢測通常作為初步篩查或輔助診斷手段。
建議每年進行1次免疫化學法糞便隱血試驗篩查。
糞便DNA檢測
糞便DNA檢測是一種新興的結直腸癌篩查方法。它通過檢測糞便中的癌相關基因突變來實現早期診斷。這種方法利用了結直腸癌細胞會脫落并進入糞便中的特性。目前,國內已經批準多款糞便DNA檢測產品,但其篩查范圍和結果仍需進一步研究驗證。
糞便DNA檢測的優勢在于其無創性和早期診斷潛力。然而,它的成本較高且需要專業的中心實驗室支持,因此目前主要適用于有條件的人群進行篩查。
建議每1~3年進行1次糞便DNA檢測篩查。
乙狀結腸鏡和結腸CT成像技術
乙狀結腸鏡主要用于檢查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對腸道準備要求較低。研究表明,乙狀結腸鏡檢查能有效降低遠端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然而,其工作范圍有限,無法發現上段結腸的病變,因此目前更推薦進行全結腸鏡檢查。
結腸CT成像技術則是一種無創的篩查方法,通過腸道準備、氣體擴張結腸后進行薄層CT掃描和三維建模來判斷結腸狀況。它的靈敏度高且無創,但存在腸道準備嚴格、設備和人員有限以及輻射風險等局限性。因此,結腸CT成像技術更適用于臨床輔助診斷而非大規模篩查。
對于乙狀結腸鏡和結腸CT成像技術的篩查頻率,建議根據具體情況和醫生建議進行決定。
結直腸癌篩查的方法多種多樣,每種方法都有其優勢和局限性。在選擇篩查方法時,應根據個人情況、醫生建議以及篩查方法的可行性和準確性進行綜合考慮。同時,定期進行篩查是預防結直腸癌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議遵循上述建議的篩查頻率進行篩查。
總之,結直腸癌作為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對人們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然而,通過積極地篩查和預防,我們有機會降低患病風險,提高早期發現和治療的可能性。因此,呼吁廣大讀者朋友們,特別是高危人群,務必重視結直腸癌篩查,及時采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遵循專業醫生的建議進行定期篩查。讓我們攜手共同守護生命健康,遠離結直腸癌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