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星星
摘?要: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在不斷發生改變,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不斷擴大,人口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原本依靠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發展的制造業,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增強的時代下,發展速度將停滯不前。并且高附加值產品占制造業產品比重小,我國的制造業結構水平較低,因而在此背景下,制造業結構升級亟待進行,才能維持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通過制作柱形圖、折線圖等圖表對我國年齡結構以及制造業發展現狀做了大致描述,再通過多元回歸統計分析發現人口老齡化從勞動力供給數量和勞動力價格兩個方面影響著制造業的結構升級。最后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諸如為務工人員提供一些方面的補貼、培養高新技術人才等,加速制造業結構升級,做到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人口紅利;制造業結構合理化;回歸分析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0.002
0?引言
20世紀50年代,正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和人民都需要穩定的環境來發展,而中國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人口來支撐,因此這一時期出現了生育高峰,所獲得的豐富勞動力資源推動著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但人口快速增長的弊端日益突顯,于是我國1971年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出生率。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深入推進,新生兒數量降低,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不斷上升,即使在2011年已放開二孩政策,但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優勢正在慢慢被削弱。而正是因為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我國的勞動力成本一直低于世界平均勞動力成本,產品的定價也相應的低于他國同類型的產品,出口量自然而然上升。第二產業對GDP的貢獻率也較大,如今勞動力優勢的喪失給制造業帶來了難題同時也帶來了機遇。我國的制造業利用勞動力的優勢一直是粗放式發展模式,那么失去了豐富的勞動力優勢,制造業要如何應對?通過對人口年齡結構的研究,我們可以從中獲取人口年齡結構對于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影響,判斷我國的制造業是否需要轉型升級,并淺析如何趨利避害,創造新動力,促進制造業的結構升級。
1?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制造業的現狀分析
1.1?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
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從圖1中可以看出我國65歲及以上的人口從2011年的1.23億上升到2019年的1.76億,而圖2清晰地表明了人口老齡化這一趨勢,65歲及以上人口由2010年的8.9%增長到了2019年的12.6%,根據趨勢可以預測這一比重在未來的幾年內依舊會增長。
圖1?2011—2019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
圖2?2010—2019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
1.2?我國人口老齡化主要原因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主要原因有3點:
(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實行鼓勵生育的政策,出現了生育高峰,之后人們意識到這種無休止的人口增長帶來的弊端,于是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推行長達數十年的人口計劃生育政策。新中國成立初期出生的人,如今已步入了老年期,計劃生育政策使得如今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占比遠低于改革開放時期的勞動年齡人口占比。
(2)隨著人們生育意愿降低,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在2016—2019年發生了驟降。
(3)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在醫療器具以及醫療水平方面的進步,使得我國國民平均壽命在整體上得到了提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數據表示我國2005年的平均壽命為72.95歲,2010年我國人口平均壽命為74.83歲,2015年的平均壽命為76.34歲,預計未來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會隨著經濟、科技、教育等水平的不斷提高而相應增長。
1.3?我國制造業的現狀
制造業是第二產業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國家生產力水平的體現,是區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主要依據,所以我國對于制造業的發展十分重視,與此同時在發展過程很多問題也不斷顯現,制約著制造業的結構升級。
1.3.1?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下降
根據圖3所顯示,2016年以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呈下降的趨勢,可以推斷出我國工業企業發展狀態不穩定。
圖3?2011—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億元)
1.3.2?制造業就業人數有所下滑
根據統計局數據可知,2011年制造業城鎮單位就業人數為353.7萬人,2014年達到了612.3萬人,此后就不斷地下降,2019年變成了453.7萬人,并且有下降的趨勢。
1.3.3?高附加值產品少,勞動生產率低下
我國制造業產品產量較大,大多數是低附加值的產品,都是通過能源高消耗來實現的,而發達國家則是致力于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做到了資源優化配置,因而能做到可持續性發展。我國由于生產技術尚未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主要是參與零部件配置等高精度低技術的生產活動,導致我國制造業勞動生產效率低下。
綜上所述,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態勢并沒有持續向好,而是出現了很多問題。
2?我國人口老齡化影響制造業結構的實證分析
2.1??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
從分析看,制造業的結構與人口老齡化程度有很密切的關系。人口老齡化又從兩個方面,即勞動力供給數量、勞動力成本兩個方面影響著制造業的結構水平。本文把這兩個變量作為解釋變量,分別為X1、X2。解釋變量Y則是制造業結構水平。
本文是要找出人口老齡化對制造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所以根據國家統計局現行標準,本文中勞動力供給數量X1選擇的是全國制造業就業人數,以制造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來大致衡量勞動力價格X2,我國制造業結構是否合理化的重要指標是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量占制造業出口的比重大小,所以本文選取了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占制造業出口的比重作為被解釋變量Y即制造業結構水平,高技術產品出口占制造業出口比重越大則制造業結構水平越合理。
本文建立的模型如下:
Y=β1X1+β2X2+δ+C(1)
其中C為常數項,β1、β2為待估參數,δ為殘差項。
2.2?變量描述性統計和相關性分析
本文運用了EViews6.0版本進行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和相關性分析,結果分別在表2和表3中體現。勞動力的供給數量、勞動力的價格和制造業結構水平呈負相關,因此人口老齡化的兩個表現制約著制造業的結構升級,也就是說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制造業結構就愈加不合理,從而反向促進了制造業的結構升級。
3?研究分析結論及建議
3.1?研究分析結論
通過以上的實證分析看出,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從勞動力供給數量以及勞動力價格兩個方面影響著制造業的結構水平,一旦勞動力供給數量減少,制造業生產產品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我國制造業粗放式的發展模式是依靠人口紅利才得以維持,所以勞動力的供給數量決定了制造業是否有活力繼續發展下去。勞動人口的工資水平可以用來直接衡量勞動力的價格,我國因為勞動力價格較低才會吸引外資在華設廠,一旦勞動力的價格上升,外資引進就會更加困難,投資將會轉移到人口基數大、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的地區,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就會惡性循環,無法實現結構升級。因此,我們可以從勞動力的供給數量和價格兩個方面對制造業的結構升級提出建議。
3.2?制造業結構升級的建議
3.2.1?發展老齡制造業
雖說我國人口老齡化意味著勞動人口占比越來越小,數量減少,但危即是機,人口老齡化意味著更多的老年人需要服務,這時候發展老齡制造業就是一個契機。老齡制造業是指那些以步入老年的群體作為服務對象,從事生產制作、銷售老齡用品以及提供一系列相關服務的生產部門和企業的集合體,屬于實體經濟,是老齡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國制造業可以從老齡用品的生產入手,轉危為機,降低人口老齡化的制造業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還能促進制造業的發展,開發新的領域,為制造業帶來活力。
3.2.2?提高務工人員的福利
為了保證勞動力供給數量的增加,一方面可以讓農民工市民化,即為外來打工人口提供在當地的住房補貼,盡可能為他們提供子女入學、就業、醫療等服務、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勞動力的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為制造業輸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為制造業結構升級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可以將智能機器人投入制造業的各個部門,來彌補勞動力數量不足的問題,雖然智能機器人可能會導致一部分人面臨失業的風險,但同時智能機器人的維修和制造需要許多高新技術人員來操作,況且有些需要高精度的生產必須由人來操作,所以可以將勞動力資源往高新技術方向轉移,促進了制造業結構升級,改變粗放式的發展模式。
3.2.3?提高高新技術人員工資
從勞動力價格方面入手,給予高新技術人才較高的工資,以此來大力促進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對于技術密集型企業給予一定的國家補貼,以此來鼓勵這些高新技術企業在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同時注意優化資源配置,做到可持續性發展,向發達國家不斷學習、靠攏。
3.2.4?培養高新技術人才
從科學技術角度出發,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人才,我國擁有的資深的技術員較少,因而需要國家在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財力,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現如今許多學校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不重視讓學生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當人才投入到制造產業生產的過程中,會出現理論轉化為實踐的斷口,很難讓勞動力發揮最大的價值,所以需要各大高校齊心協力培養高新技術人才,讓制造業的結構更加合理化,做到可持續發展。
我國因為人口老齡化導致人口紅利在慢慢消失。北大教授厲以寧曾經提出過?“新人口紅利”理論,以前的舊人口紅利是指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大,而新人口紅利則可以說是在我國從技工時代向高技術時代轉變的過程中,科學技術方面的投資也在產生新的資源紅利,如海水淡化增加了淡水資源,治理沙化增加了土地,振興草場業增加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等。新的資源紅利更重要的方面是如何有效地通過高新技術來處理資源。新的改革會給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綜上所述,人口老齡化對制造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有利有弊,我們要加以重視,并利用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轉機,動員我國各個相關部門抓緊加速我國制造業從粗放式向合理化的結構升級,節約能源等資源的消耗,促進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地惹阿哈.淺談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J].內江科技,2020,41(11):138139.
[2]馬強,李颯,程欣,等.人口老齡化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影響[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3(04):318323.
[3]趙奚.中國制造業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J].現代交際,2018,(14):4446.
[4]張運成.中國人口老齡化對制造業結構升級的作用機制研究[D].南京審計大學,2019.
[5]魏彥彥.我國老齡制造業發展現狀、問題與趨勢分析[J].老齡科學研究,2020,8(10):4961.
[6]劉克豫.人力資本轉變下老齡化的機遇和新人口紅利[J].遼寧經濟,2020,(12):2425.
[7]謝東昕,何元斌.房價、土地供給對制造業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J].特區經濟,2021,(01):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