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陳凱(1983- ),男,專科,畜牧師,主要從事畜牧技術推廣工作
摘? 要:近年來,長順縣充分發揮地方品種優勢,按照“政府引導、龍頭引領、群眾參與”的組織模式,著力圍繞產業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建設的綠殼蛋雞產業發展進程,逐步形成了龍頭引領、基地帶動、合作社聯動、農戶參與的全產業鏈,切實把綠殼蛋雞產業打造成特色優勢產業和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產業發展總體形勢向好。為了進一步推進長順縣綠殼蛋雞產業發展,作者通過座談、走訪等方式,實地調研了長順縣綠殼蛋雞場和養殖基地,在此基礎上,從飼養規模、技術創新、品牌提升、防疫保障、產業延伸等方面介紹了長順縣綠殼蛋雞產業發展現狀,指出了長順綠殼蛋雞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長順綠殼蛋雞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蛋雞產業;發展規模;品牌建設;防疫保障;長順綠殼蛋雞
中圖分類號:S831.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24)02-0084-04
長順綠殼蛋雞原產于貴州省長順縣,是我國稀有的珍禽品種之一,2009年被錄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新品種面單,2014年被評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2022年進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名單。綠殼蛋雞作為長順縣推動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對農民的增收及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長順縣委、縣政府緊扣中共中央、貴州省、黔南州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把綠殼蛋雞產業作為長順縣主導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發展,充分發揮綠殼蛋雞產業特色富民優勢,推動綠殼蛋雞產業規模化發展。
1? 長順綠殼蛋雞發展現狀
1.1 品種概述
長順綠殼蛋雞是黔南州較為古老的綠殼蛋雞品種,其原產地為長順縣鼓揚鎮及附近鄉鎮。獨特的自然環境及粗放的飼養條件使長順綠殼蛋雞在飼養過程中形成了羽毛緊密、耐粗飼、肉質細嫩等優點。同時,其微量元素、維生素和氨基酸含量也比普通雞的高,故深受省內外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是極具特色的地方畜禽品種[1]。
1.2 發展規模
目前,綠殼蛋雞產業以天農公司為龍頭引領,建設標準化綠殼蛋雞舍,輻射帶動全縣綠殼蛋雞產業發展。目前,已建成天農綠殼蛋雞養殖示范基地1個、綠殼蛋雞標準化養殖培訓基地6個、標準化生態林下綠殼蛋雞養殖基地3個,可輻射帶動貧困戶1 000戶以上,成為長順“可操作性強、造血性能佳、生產周期短、經濟效益好”的支柱產業。近年來,長順縣綠殼蛋雞存欄300萬羽以上,累計完成出欄455萬羽以上,產值4.0億元;綠殼蛋產量0.28萬t(年產5 000萬枚雞蛋以上),產值0.85億元。產業發展帶動養殖戶1.2萬戶,解決就業1 200余人,每戶年增收2萬元以上。
1.3 產業成效
1.3.1 綠殼蛋雞產業發展亮點紛呈
綠殼蛋雞2009年成為貴州省首個進入國家級(159個品種)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的地方家禽品種,2014年被農業農村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22年進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名單——國家長順綠殼蛋雞保種場;長順縣也被授予“中國綠殼蛋雞之鄉”“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榮譽稱號。貴州省大力支持綠殼蛋雞產業發展,2016年批準“長順綠殼蛋雞農業標準化示范區”,2016年通過地方標準,2017年作為貴州省主推兩雞(商品雞、綠殼蛋雞)、兩蛋(商品蛋、綠殼雞蛋)產業發展之一,2022年被選入貴州省農產品區域性公用品牌目錄。
1.3.2 蛋品質得到肯定
綠殼蛋的卵磷脂、氨基酸、微量元素、蛋白質含量是普通雞蛋的2~5倍,而膽固醇含量僅為普通雞蛋的30%,脂肪含量比普通雞蛋的低5%,已成為幼兒、產婦等滋補珍品,被譽為雞蛋中的“人參”[2]。
1.3.3 產品加工得到有效開發利用
結合長順綠殼蛋雞肉質好、口感佳的特點,采用經典鹽焗工藝加工綠殼蛋雞,開發出一系列鹽焗產品。目前,長順綠殼蛋雞“鹽焗雞”加工工藝成熟,日產量5 000只以上,市場反響效果好。
1.4 品牌建設
綠殼蛋品牌培育效果突現。一是為創建好長順區域公用品牌效應,增強長順縣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升長順農產品的知名度,助力長順農業產業發展,以具有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長順綠殼雞蛋為引領,帶動長順縣33家農產品生產與加工企業,在縣級層面掀起公用品牌培育示范推廣的熱潮。二是建設好長順綠殼雞蛋區域性公用品牌的帶動效應,以綠殼蛋為引領,通過“統一標準、統一質量、統一價格、統一宣傳、統一包裝”等規范建設,讓消費者購買到正宗產品,達到“建標準、創品牌”的效果。
2? 長順綠殼蛋雞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農戶對選育品種認可度不高
養殖戶習慣于自繁自養,但自繁自養的種苗存在性狀不穩定、品種純度不高、抗病力差、成活率和產蛋率較低的問題。而選育特征性狀較為穩定的品種,因宣傳和推廣力度不夠,導致部分養殖戶對選育品種認識不足,認為選育品種同自繁自養品種一樣,不愿飼養選育品種。
2.2 規模化生產不足
一直以來,長順綠殼蛋雞以傳統散養為主,這種飼養方式限制了飼養規模和飼養水平的發展,市場風險抵抗力差,產品質量把控難,規模化生產有一定滯后。
2.3 產銷脫節及銷售市場管理混亂
企業示范帶動發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公司投入大,市場銷售難度也大,企業不能保證按對應價格百分之百回收雞蛋,導致產銷脫節,雞蛋積壓,不能實現盈利,時間越長,虧得越多。
銷售市場管理混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品牌意識不強,統一品牌銷售尚未落實,難以形成有效機制;二是監管機制仍有漏洞,監管力度不夠,銷售亂象滋生蔓延,嚴重損害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三是培育本土銷售企業的力度有待提高;四是市場存在以次充好、冒充長順雞蛋品牌的現象。
2.4 專業人才缺乏
從事專業技術人員、鄉村養殖“土秀才”、“土專家”不足,且現有的專業人員沒有干專業的事,使產業的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
2.5 疫病影響明顯
近年來,隨著禽流感的暴發,雞、蛋等產品的價格均下降,銷量幾乎停頓,中小養殖企業(戶)損失慘重,部分小規模養殖企業(戶)瀕臨破產,給長順綠殼蛋雞的平穩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3? 長順綠殼蛋雞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建議
3.1 加大宣傳力度
加大選育品種宣傳力度。選育品種特征性狀穩定,要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使養殖戶認可選育品種。同時,也要加強散養農民和中小型企業的技術培訓,增強養殖戶(場)對長順綠殼蛋雞品牌的認識。擴大并塑造長順綠殼蛋雞的品牌形象,提高長順綠殼蛋雞的影響力。
3.2 規范品牌建設
首先,圍繞區域性公用品牌,在“規范區域公用品牌、做強做大企業品牌、宣傳包裝產品品牌”下功夫,通過抱團發展“統一標準、統一質量、統一價格、統一宣傳、統一包裝”等規范建設,讓消費者認準長順綠殼蛋雞區域公用品牌、地標品牌、企業品牌標識圖案,可對市場銷售的綠殼蛋采取“二維碼”銷售[3]。其次,品牌建設應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為導向,健全“國有平臺公司+行業協會+生產企業+養殖戶”的產銷兜底、互利共贏模式,建立集散批發中心數字化管理運營。再次,要嚴把產品質量安全關,抓好市場監管和查處工作,杜絕發生假冒長順品牌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最后,繼續深化品牌賦能,增強綠殼蛋雞市場競爭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3.3 培育龍頭企業,擴大生產規模
加強對綠殼蛋雞產業的投資,重點引進和培養龍頭企業,形成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加強龍頭企業和農戶間的合作,發揮農民合作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讓公司和農戶的利益共同化,在合作中實現雙贏[4]。
3.4 建設技術服務隊伍
鼓勵企業自行構建人才培養方案,支持企業儲備人才隊伍,開展校企合作,共同助推人才培養。培養一批支農、愛農、懂農的“三農”人才隊伍;積極開展與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強技術聯合攻關,推廣先進技術的應用,為綠殼蛋雞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3.5 健全疫病防治體系
健全綠殼蛋雞防疫體系,加強重大疫病免疫;建立長順綠殼蛋雞免疫檔案,強化疫情預警預報,做好突發疫情應急準備;加大獸醫站的建設力度,改善基層防疫人員的工作條件和提高待遇;構建穩定的基層防疫體系[5]。
3.6 延伸加工鏈
加快生產線建設。加快發展“現代化、標準化、品牌化”鏈條產業,逐步規范活禽私屠亂宰現象,逐步形成白條家禽上市的條件,繼續鞏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大力推進活禽屠宰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
加快預制菜系列產品開發。如開發真空冷凍包裝雞、五谷放養雞等,或開發配料,做即開即炒半只或整只雞預制系列菜品,或開發生鮮老母雞湯,月子雞湯、富硒老母雞湯等營養煲湯熟食系列產品。二是開發鹽焗系列產品。借鑒清遠雞經典鹽焗工藝來加工綠殼蛋雞“鹽焗雞”熟食產品,延伸開發鹽焗“雞爪、雞翅、雞腿”等系列產品,通過推廣,變成市場大眾喜愛的休閑小吃產品。三是開發鹵系列產品。鼓勵培育和支持本土企業積極開發產品,結合長順綠殼蛋雞“周期長、肉質好、口感佳”的土雞品質特點,開發“整雞、雞翅、雞腿、雞爪、雞腸、雞蛋”等鹵、涼拌系列產品。四是開發雞辣子系列產品。結合地區飲食配料的特點,如以廣順雞辣子品牌為參考,引導和培育企業延伸加工鏈,開發“辣子雞”系列產品。
參考文獻
[1] 潘周雄,傅筑蔭,張福平,等.貴州長順綠殼蛋雞簡介[J].中國家禽,2008,30(4):53-54.
[2] 李興美,李志惠,候曉琪,等.長順縣綠殼蛋雞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17):63-64,118.
[3] 朱麗莉,顧永芬,韓雪,等.貴州省長順綠殼蛋雞品種特性概述及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北京農業,2014(6):118-119.
[4] 班國勇,韋駿,劉正海.黔南州長順綠殼蛋雞產業發展淺析[J].畜牧與獸醫,2016,48(11):125-126.
[5] 趙明富,鄭富輝.淺談長順綠殼蛋雞產業化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