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鵬 賈朋飛 張栗銃 黃鳳洋 徐 波
建筑工程中的現澆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節點施工技術,指的是將預制好的裝配式疊合板與現澆框架梁進行連接的一種高效施工技術。該技術不僅結合了預制裝配式建筑和現澆混凝土的優點,也能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工程總體成本,保障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F澆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節點施工技術的技術要點包括疊合板制作過程中的尺寸精準把控、吊裝時疊合板的進梁錨固長度,以及疊合板吊裝前后梁鋼筋綁扎工藝。針對這些技術要點,需采取有效的技術應用措施來推動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也讓現澆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節點施工技術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
義烏市高庚區塊職校新建工程(一期)是浙江省重點推進的“千項萬億”和“七優享”雙重重大項目之一,標志著浙江省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深度關注和大力投資。該項目不僅體現了浙江省對先進制造、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領域的全面推進,也展示出了對民生設施的極大重視,特別是在優質教育資源的建設上。項目位于義烏市稠江街道,地理位置優越,四通八達,東臨永貿路,南接戚繼光路,西靠富港大道,北至恒通路,規劃用地面積為116724.62 m2,總建筑面積為125487.75 m2,其中,包含了地上建筑面積108901.14 m2以及地下建筑面積16586.51 m2,計劃建設包括宿舍樓、教學樓、綜合樓、體藝樓、培訓中心及餐廳等多功能建筑在內的12 個單體建筑。建筑高度在15.9 ~35.9 m 之間,展示出一種高度集成化和功能多樣化的校園布局。
作為裝配式建筑的代表項目,該工程采用了預制疊合樓板、預制樓梯等多種預制構件,體現了現代建筑技術的創新和應用。裝配式建筑技術以其施工效率高、質量易于控制、環境影響小等優點,在建筑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采用預制構件,不僅可以縮短建設周期,還能有效減少施工現場的廢料和噪聲,對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在該項目中,現澆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節點的施工技術成為關鍵技術,涉及如何將預制的裝配式疊合板有效地與現場澆筑的框架梁連接,以確保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節點處的設計和施工處理直接關系到建筑的質量和使用性能,因此對現澆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節點的施工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不僅對該項目的成功實施至關重要,對于推動裝配式建筑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也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預制疊合板制作是現澆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節點施工技術的重要環節之一,疊合板的預制需要在工廠內嚴格按照規范和施工圖紙進行,因此會涉及對材料的精挑細選,確保使用的水泥、骨料、添加劑等原材料都符合質量要求,從而保證疊合板的強度和耐久性:第1,預制疊合板在生產過程中,應提前按照設計圖紙將相應的線盒、預留洞口等預埋在預制板中。這一步驟可確保疊合板在安裝后順利與現場電氣、水暖等系統對接,進而提高施工效率。第2,預制疊合板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也是制作過程中的關鍵,通過精確的模具制作和嚴格的品控流程,確保疊合板的尺寸誤差在允許范圍內,且表面平整無缺陷,以滿足現場安裝的需求[1]。第3,預制疊合板在制作完成后,還需進行必要的養護和質量檢查,養護過程應確保疊合板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進行,以防止其出現開裂、變形等問題。第4,質量檢查,包括對疊合板的強度、平整度、尺寸等關鍵指標的檢測,確保出廠的疊合板都符合質量要求。第5,預制疊合板的運輸和存儲也是制作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需采用合適的運輸工具和方法,確保疊合板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損壞,同時還要將疊合板存儲在干燥、通風的環境中,避免疊合板受潮或變形,影響最終的使用效果[2]。
在吊裝過程中,疊合板的進梁錨固長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參數,錨固的長度會直接影響疊合板與框架梁的連接強度和穩定性。如果錨固長度不足,可能導致連接處出現裂縫或脫落,嚴重影響結構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在義烏市高庚區塊職校新建工程(一期)項目中,會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結合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施工經驗來確定疊合板的進梁錨固長度。一般而言,錨固長度的確定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疊合板的尺寸、重量、材料特性,以及框架梁的截面尺寸、配筋情況等。而在實際施工中,為了確保疊合板與框架梁的連接牢固可靠,通常會采取一些加強措施。例如,在疊合板的吊裝過程中使用專門的吊裝設備和夾具,確保疊合板準確、平穩地進入梁內,還可在疊合板的預留孔洞中穿入鋼筋或采用其他連接方式,增加與框架梁的連接強度。
在進行梁鋼筋的吊裝綁扎時,需根據設計要求,在模板上準確放置箍筋,確保箍筋的位置、間距和數量符合圖紙規定,使用綁扎鉗或扳手等工具進行綁扎,要確保綁扎線的選擇具有高強度、耐腐蝕、易操作的特點,在綁扎點的處理上,通常是將綁扎鉗夾在中心點,然后向兩側進行綁扎,確保每個點都得到牢固的固定。后將下鐵鋼筋按照設計位置穿入模板內,確保鋼筋的直徑、長度和彎曲度符合要求,并使用扎絲將下鐵鋼筋與箍筋進行牢固綁扎,從而保障鋼筋骨架的穩定性和整體性,在綁扎過程中,應注意檢查鋼筋的垂直度和水平度,這樣才能確保鋼筋骨架的準確性和精度。而在上鐵鋼筋的位置處,則暫時不進行綁扎,以便后續疊合板吊裝后進行綁扎。在預留位置時要確保位置的準確性和穩定性,避免在吊裝過程中發生移位或變形。在進行疊合板的吊裝時,需對疊合板進行仔細檢查,確保其質量、尺寸和外觀符合設計要求。對于存在缺陷或不符合要求的疊合板,應及時更換或修復,然后使用吊裝設備將疊合板平穩、準確地吊裝到梁上。在吊裝過程中還需注意控制吊裝速度和方向,確保疊合板能夠平穩地放置在梁上,并與梁鋼筋骨架保持一定的間距,現場吊裝如圖1 所示。在疊合板放置到位后,使用撬棍等工具對其進行微調,確保疊合板的位置準確、平整,還要檢查疊合板與梁鋼筋骨架之間的間距和貼合度,確保符合設計要求。

圖1 現場吊裝(來源:作者自攝)
為有效增強現澆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的節點設計合理性,需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模擬技術和結構分析軟件,對節點進行精確的計算和模擬分析[3]。這樣既有助于確定節點的最佳位置和尺寸,也能進一步優化鋼筋配置和連接方式,從而提高節點的承載能力和整體穩定性。在節點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施工的便捷性與可靠性,選擇簡單、有效的構造形式,采用標準化與模塊化的節點設計方法,以便提升預制構件的生產與現場安裝效率,從而提高整體施工效果[4]。在案例工程中,現澆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的節點設計與施工技術應用展現出其獨特的優勢和創新性。
在節點設計方面,工程師充分考慮了結構的整體性與穩定性,并通過精確的計算和模擬分析確定了節點的最佳位置和尺寸。同時,節點設計也兼顧了施工的便捷性與可靠性,采用了標準化與模塊化的設計理念,使得預制構件的生產和現場安裝更加高效。從案例工程中現澆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節點設計與施工技術的應用情況可以看出,此項技術的高效運用不僅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與質量,也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從而進一步推動了現代建筑技術的發展和創新。
在現澆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節點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需全面保障預制疊合板的生產規范性,要保證胡子筋外露長度統一且符合要求,這樣才能確保施工的質量安全,發揮施工技術的實際作用。預制疊合板的規范性是確保整個施工質量的基礎,在生產過程中,應嚴格遵循相關標準和規范,確保疊合板的尺寸、形狀、預留孔洞等符合設計要求,同時還要加強對預制疊合板生產過程的監管,確保生產流程的規范化與標準化,避免出現質量波動導致生產出不合格的產品[5]。案例工程中,項目團隊在進行預制疊合板的生產時,嚴格執行了國家及行業相關的規范和標準,并且加強了對生產過程的監督與管理,確保每一道工序都能嚴格按照工藝流程進行,從源頭上保障疊合板的規范性。同時,項目團隊還在預制疊合板的運輸與安裝過程中,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避免板材受到損傷。并嚴格控制施工荷載,避免對疊合板造成過大的壓力,從而確保整個節點的施工質量和安全性。
在應用現澆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節點施工技術之前,必須進行深入的前期設計與規劃,包括詳細的結構分析,高質量預制構件的生產與設計,以及節點位置的確定與施工現場的準備,可更好滿足建筑施工要求,提高施工的整體質量與效率。在高質量預制構件的生產設計中,板材尺寸的精準度對于節點的連接質量和整體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板材尺寸存在偏差,將導致節點連接不緊密,影響結構的整體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在預制疊合板的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板材的尺寸精度,確保每塊板材都符合設計要求。由于建筑施工現場環境復雜多變,需要考慮空間限制、施工誤差等多種因素,所以板材尺寸不僅要符合設計標準,還需要考慮實際施工中的可操作性和可調整性。只有在實際施工中靈活應用和調整板材尺寸,才能確保節點的順利安裝和整體結構的穩定性。
在案例工程中,項目團隊為確保板材尺寸的精準度,采用了高精度的生產設備與技術進行切割和加工。這些設備具有精確的控制系統和先進的切割技術,能夠準確按照預設的尺寸參數進行板材的切割,大大減少了尺寸偏差的可能性。同時,項目團隊還加強了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與檢測,通過設立嚴格的質量檢驗流程,對板材的尺寸精度進行定期檢測和抽樣檢驗,確保每塊板材都符合設計要求,并對生產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和校準,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狀態和精度[6]。案例工程的項目施工團隊在施工前進行了詳細的現場測量和定位,使用先進的測量設備和技術,對框架梁的尺寸和位置進行精確測量,以此來確定板材的安裝位置和角度。這樣既能確保板材準確安裝,也能與框架梁形成良好的連接,提高節點的整體穩定性和可靠性。
現澆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節點施工技術在工程項目中的應用,需要建立完善的技術監督與質量管理體系,包括明確質量管理的目標、職責與流程,制訂詳細的技術監督計劃和質量控制標準,并設立健全的技術應用檢查、記錄和報告制度,以全面監控施工過程中的技術運用情況,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施工質量問題。在應用施工技術前,需加強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對于預制疊合板等關鍵材料,應嚴格把控其質量,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在采購過程中,應選擇有信譽的供應商,并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和驗收,還要在施工過程中對材料進行定期檢查和抽樣檢測,確保其性能穩定、質量可靠。同時,在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監督與質量控制,則需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能培訓,確保施工人員能夠熟練掌握施工技術和操作規范。同時,還要加強對關鍵施工環節的重點監控,如節點的連接、板材的安裝等,確保施工過程中的質量能夠在可控制范圍。在施工完成后,還應進行全面的質量檢查和驗收,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7]。
從案例工程中可以看到在項目開始階段,該項目工程就成立了專門的質量管理團隊,負責制訂和執行嚴格的質量管理計劃。這個團隊不僅包括了經驗豐富的質量管理人員,還涵蓋了各個施工環節的技術專家,確保從設計到施工每個環節都有專業的質量控制。在材料采購方面,該工程對供應商進行了嚴格的篩選,確保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都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同時對關鍵材料如預制疊合板,還進行了額外的質量檢測,包括尺寸精度、強度、耐久性等方面的嚴格測試。在施工過程中,該工程實施了嚴格的質量檢查制度,每個施工環節都有專門的質量檢查員實時監督,確保施工操作符合規范,對于關鍵節點,如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的連接,更是進行了重點監控,確保連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
隨著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對于節點施工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實現預制構件的精準定位和快速安裝,以及如何確保節點連接的牢固性和耐久性,都是當前研究的重點。因此,現澆框架梁與裝配式疊合板節點施工技術的研究就成為建筑行業技術革新和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過對此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不僅能夠顯著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質量,還能降低施工成本和環境污染,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