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花
(福州市建總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工程建設領域不斷推陳出新。EPC 模式作為一種集成化的項目承包方式,逐漸在建筑、能源、交通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EPC 模式以其高效、集成的特點,有效縮短了項目周期,提高了工程質量,降低了投資風險,成為當前工程建設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然而,在EPC 模式下,投資方如何有效控制造價,確保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仍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EPC 模式中,投資方作為項目的發起者和資金提供者,其對于造價的控制能力直接關系到項目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控制水平。造價控制管理不僅涉及項目初期的預算制定,還包括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成本監控以及項目結束后的成本分析等多個環節。因此,投資方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系統的造價控制管理策略,以應對EPC 模式下可能出現的各種造價風險。
根據王龍梅等[1]研究的全面預算思維在EPC 項目造價管理中的運行邏輯與實現路徑,提出了全面預算思維的重要性;陳敏等[2]對EPC 模式下大型水電工程智慧工地建設管理進行了創新與實踐可知,造價控制管理是工程管理中重要組成部分;吳世將等[3]通過對EPC 項目各階段工程造價的評審,可以保障EPC 項目工程造價的準確性,合理性,使參與各方的利益與目標得以實現。為此本文研究EPC 模式下投資方造價控制管理策略,為其在實踐中提供參考依據。
EPC模式下投資方造價風險主要包括項目規劃設計風險、市場與材料風險、管理風險、決策與招標風險以及土地和環境風險等。EPC 項目造價風險因素多種多樣,涉及項目從決策到實施的各個階段,其中項目規劃設計風險包括:設計成熟度不足:設計階段的缺陷和不完善可能直接影響施工的順利進行和工程造價的控制。設計人員能力限制:可能導致構思方向錯誤、設計與實際不符、設計缺乏深度、關鍵項目遺漏、建設成本偏高等問題。施工方案變化:施工分包方式、工藝流程、施工技術、機械設備等方面的選擇不當,也會給工程造價帶來風險。
市場與材料風險:市場環境波動:通貨膨脹率、利率、匯率等市場環境因素會影響項目的物價、合同價格調整、融資成本等。建筑材料市場變化:建材價格和人工成本的波動對工程造價有直接影響。材料與設備問題:質量與供應的不穩定性、價格波動等也會影響工程造價。
管理風險:管理控制不當:管理者在質量、安全、進度控制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不足,可能導致項目成本和進度的失控。合同管理風險:合同的條款和簽訂方式的不同,會對項目的價值、成本、風險等產生直接影響。
決策與招標風險:決策階段失誤:建設單位在投資決策階段可能存在預算與實際不符的情況,給后期造價控制帶來壓力。招標階段問題:總承包商在投標報價前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對招標條件理解不透徹,可能導致超額預算或無法中標的后果。
土地與環境風險:土地狀況影響:項目所處的地形、地質、地貌等土地環境因素產生的不可抗力會對工程造價產生影響。通過以上分析可知EPC 模式下投資方造價風險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果對所有因素進行分析會降低造價風險評估效果,因此采用統計學原理對投資方造價風險指標進行篩選[4]。選取20 個以上的EPC 項目投資方造價風險評估案例,統計各項指標在案例中出現的頻數,根據指標出現的頻數確定最終的風險指標,用公式表示為:
式中,pn表示n個案例中指標頻數;en表示n個案例中指標被選為EPC 項目造價風險指標的次數;kn表示n個案例中評價指標總數[5]。根據實際需求選取頻數前m個指標作為最終的造價風險指標,此次選取前5 個指標,建立指標體系如圖1 所示。

圖1 EPC 模式下投資方造價風險指標體系
如圖1 所示,通過統計選取工程變更、市場價格波動、承包商內部工作分配不協調、承包商投標造價不準確以及不可抗力作為EPC 模式下投資方造價風險評估一級指標。
根據圖1 指標體系,收集EPC 項目中各項指標的相關數據信息,考慮到各項指標數據單位不同,指標之間存在量綱,因此采用最大最小值法對收集的指標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用公式表示為:
式中,i?表示第i個指標的權重系數;εi表示第i個指標的標度值;ρi表示第i個指標的專家評分[7]。利用權重系數表征出指標對投資方造價風險評估的重要程度。利用綜合分析法對EPC 模式下投資方造價風險進行量化評估分析,計算EPC模式下投資方造價風險指數:
式中,δ表示造價風險指數[8]。根據實際情況設定一個閾值,如果造價風險指數超出閾值,則說明EPC 項目存在投資方造價風險,為后續采取造價控制管理策略提供依據。
當識別到EPC 項目存在投資方造價風險時,需要采取控制管理策略。EPC 項目從根本上控制管理投資方造價就是限額的設計,因此采用限額設計的方法控制管理投資方風險,其流程為制定目標、目標分解、目標推進以及成果評價。將EPC 項目投資造價目標設定為限額目標,將EPC 項目里程信息設定為自變量,將EPC 項目造價設定為因變量,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一元線性回歸方程,計算出EPC 項目造價目標,計算公式為:
式中,κ表示EPC 項目造價目標;k表示線性回歸系數;μ表示EPC 項目里程[9]。對以上確定的造價目標進行分解,EPC項目造價由安裝工程費、工程預備費、拆遷補償費以及土地使用費等組成,EPC 項目負責人將造價中各個子項的成本目標進行設計,確定各項成本限額值,根據限額對EPC 項目實施過程中成本進行控制,對EPC 項目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再對優化后的設計方案進行評價,檢驗各項造價是否合理[10]。EPC 項目設計方案的評價采用價值工程法,利用價值系數表征出EPC 項目設計方案的好壞,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V表示EPC 項目設計方案的價值系數;F表示EPC項目功能系數;c表示EPC 項目壽命周期成本系數[11]。從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需要充分考慮功能與成本的關系,才能獲得最大的價值,從數學原理來看,得到提升價值,降低投資方造價有以下三種途徑:
以上公式可知,當識別到投資方造價風險時,采取以下三種控制管理策略:
策略1:提高功能,降低成本,提升EPC 項目價值,降低投資方造價風險;
策略2:成本不變,提高功能,提升EPC 項目價值,降低投資方造價風險;
策略3:功能不變,降低成本,提升EPC 項目價值,降低投資方造價風險。通過采取以上策略,對EPC 模式下投資方造價控制管理。
為討論以上提出的EPC 模式下投資方造價控制管理策略的可行性與可靠性,以某項目為背景,該項目為EPC 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建筑面積為12 468.24m2,占地面積為1 622.42m2,項目由一棟主樓和兩棟輔樓組成,主樓樓層數量為11 層,包括地上9 層和地下2 層,輔樓樓層數量為8 層,包括地上6 層和地下2 層,項目整體包括辦公室、會展廳、交易廳、設備室、服務中心、公共服務大廳等,可進行宣傳展示、創業、公共服務、市場招聘、在線服務等內容,該項目設計可容納人口數量在1 000 人以上。該EPC 項目承包內容包括地質勘查、供配電系統設計與施工、地基建設、土方清表、給排水管道、基坑支護、照明系統設計與施工、外墻保溫、主體工程施工、電梯采購與安裝、消防系統設計與安裝、地下車庫施工等。該項目總工期為564d,設計工期124d,施工工期440d。根據該EPC 項目設計階段設備材料及各專業提供資料工程量,初步計算該EPC 項目投資總額為10 230.83 萬元,具體如表1 所示。

表1 EPC 項目投資估算表
EPC 項目施工工期比較長,且簽約時恰逢國內金屬類施工材料價格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資方造價風險,因此按照上文提出策略對該EPC 項目投資方造價進行控制管理。
根據表1 以及相關財務數據,EPC 項目靜態投資為10 005.64 萬元,建設期利息為1 242.62 萬元,動態投資為10 230.83 萬元,內部收益率為8.46%,投資回收期為11.25 年,資本金凈利潤率為11.46%,利息備付率為0.56%,償債備付率為0.24%。通過對該EPC 項目投資方造價風險評估分析,得到該EPC 項目投資方造價風險指數為0.74,風險等級比較高,通過對項目限額設計,并采取管理策略,控制管理投資方造價。為了評價EPC 模式下投資方造價控制管理成效,對管理策略實施前后投資方造價風險進行對比。
從表2 可以看出,采取管理策略后,該EPC 項目投資方造價風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風險下降85.64%。為了進一步檢驗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對管理策略實施后EPC 項目投資方回報收益率進行統計,如表3 所示。

表2 管理前后EPC 項目投資方造價風險

表3 EPC 項目結算表
從表3 可以看出,管理策略實施后EPC 項目各項費用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并且投資方回報收益率提高了5.1%,因此通過以上統計和對比,證明了采取的造價控制管理策略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文探討了EPC 模式下投資方造價控制管理的多個方面,包括策略制定、實施過程中的關鍵點以及可能面臨的挑戰。通過對EPC 模式的深入剖析發現:
(1)有效的造價控制管理不僅關乎投資方的利益,更對整個項目的成功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策略和建議,旨在幫助投資方更好地控制造價,提高項目的投資回報率。
(3)造價控制管理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需要投資方、EPC 承包商以及各相關方共同努力。在未來的實踐中,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這些策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項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