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霓(湛江中心人民醫院)
近年來,各種腫瘤疾病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腫瘤診查成為醫學界關注的重點課題。在臨床腫瘤診查中,一些醫生往往會建議患者進行凝血功能檢查。這時,就會有患者疑惑,為什么腫瘤診查還需要進行凝血功能檢查呢?兩者有什么關系?
凝血功能,是指機體將血液從流動狀態變成不流動狀態的能力。簡單來說,凝血就是從出血到止血的過程,而機體具備的這種能力就被稱為凝血功能。
惡性腫瘤可通過多種機制破壞機體凝血系統,進而導致凝血功能出現異常。如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同時可并發血栓性疾病,因此,血栓形成也是惡性腫瘤患者的一種常見并發癥。凝血功能檢查項目一般包括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抗凝血酶Ⅲ、纖維蛋白原濃度、D-二聚體等。
從目前臨床研究來看,D-二聚體在判斷惡性腫瘤患者病情進展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可用于分析惡性腫瘤不同時期、不同類型及靜脈血栓情況等。據統計,約有15%的惡性腫瘤患者在病程進展中會發生血栓,D-二聚體的質量濃度能夠反映體內高凝狀態情況,對腫瘤診查和預后評估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以凝血功能檢查中D-二聚體項目為例,在以下惡性腫瘤疾病中均具有應用價值。
1.肺癌 與正常參考范圍相比,肺癌患者D-二聚體指標可高出84.5%;且處于晚期的肺癌患者,其D-二聚體濃度明顯比早期患者高。接受手術治療后,患者的指標水平可趨近于正常值,如果發生癌細胞轉移,D-二聚體水平又會升高。
2.乳腺癌 與局部腫瘤相比,乳腺癌經淋巴和脂肪組織感染,患者的D-二聚體和凝血因子濃度均明顯較高。乳腺癌中,病灶<1 厘米時,將D-二聚體作為輔助治療標準,應用于淋巴結陰性乳腺癌以及前哨淋巴結活檢中,幫助診斷明確腋下轉移性疾病。
3.消化系統腫瘤 在消化系統腫瘤患者中,D-二聚體濃度明顯升高,其中,胰腺癌和原發性肝癌的水平最高,其次是胃癌和大腸癌。
4.前列腺癌 在前列腺癌診查中,應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水平結合D-二聚體檢測,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同時,D-二聚體也可以作為評估前列腺癌進展的重要依據。
那么,如何進行D-二聚體檢測,以進行腫瘤診查呢?目前,檢測D-二聚體的方法較多,常用的主要有全血凝集試驗、免疫比濁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酶聯免疫熒光試驗、乳膠凝集試驗等。
閱讀上文我們能夠知曉,凝血功能異常與腫瘤疾病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凝血功能項目檢查來進行腫瘤疾病的診查,尤其是D-二聚體指標,在消化系統、乳腺、肺等部位的腫瘤疾病中均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進行凝血功能檢測,有助于了解腫瘤患者的疾病進展,以有效預防和及時處理腫瘤患者的血液高凝狀態,防止血栓性疾病的發生,為腫瘤疾病的治療以及預后提供有利的參考和依據。因此,我們可以將凝血功能檢查應用于腫瘤診查中,通過異常表現來評估腫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