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紅青(高州市人民醫院)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關節疼痛、肢體僵硬等不良反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終身治療,藥物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那有什么藥物可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呢?
非甾體抗炎藥多用于疾病初期,能夠減輕關節腫痛,但不能控制病情發展,常見的有洛索洛芬鈉、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吲哚美辛腸溶片等。在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重視非甾體抗炎藥的類型、劑量及劑型的個性化;盡量采用最小有效劑量,縮短給藥周期;如果在數日到一星期內沒有效果,就應該加大劑量;如果還是不起作用,就應該改用別的藥;不要同時服用超過一種非甾體抗炎藥;對于有消化性潰瘍病史的患者,可以使用選擇性環氧合酶-2 抑制劑,必要時可加用質子泵抑制劑;對老年患者,可以服用半衰期較短或劑量較低的非甾體抗炎藥。
臨床上常用的糖皮質激素有醋酸潑尼松、甲基強的松龍等,可以用于病情嚴重、內臟損傷或者常規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糖皮質激素在短期內見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在治療過程中,需配合常規的抗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并在病情緩解的同時逐漸減量。
糖皮質激素可以在下列條件下使用: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同時伴有血管炎及其他關節外癥狀的患者;對非甾體抗炎藥不耐受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對其他治療效果不佳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局部激素療法的適應癥(如關節內注射)。
類風濕關節炎的激素治療一般采用小劑量、短期治療。除了應用激素外,還要配合應用抗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在進行激素療法時,需要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關節腔注射激素可以緩解關節炎,但是太多的穿孔則會增加感染的危險,并且有可能造成類固醇所致的結晶性關節炎。
此類藥物為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慢作用藥,包括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膠囊、來氟米特片、艾拉莫德片等,這些藥物可以通過抑制炎性細胞因子來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其中的艾拉莫德片主要是通過降低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炎性細胞因子水平,從而產生抗骨吸收、抗風濕病的作用,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過程中能夠更快減輕癥狀。
常用的植物類抗類風濕藥物有雷公藤多甙、白芍總苷、青藤堿等。
1.雷公藤多甙的主要不良反應是性腺受到抑制,所以一般不會在生育期患者中使用。此外還會出現皮疹、色素沉著、指甲軟化、脫發、食欲減退、嘔吐、腹痛、腹瀉、骨髓抑制、轉氨酶升高以及血肌酐水平升高等不良反應。
2.白芍總苷的不良反應較少,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食欲減退。
目前常用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生物制劑主要是腫瘤壞死因子-α 抑制劑與白細胞介素-6 抑制劑等。這些藥整體成本較高,但逐漸被納入醫保體系,應用前景良好。另外,在過去20 年中,以靶向小分子為代表的新型創新藥研究已成為一個熱點。JAK/STAT 信號通道抑制劑在RA 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