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向馬耳他新任總統德博諾致賀電
4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米麗婭姆·斯皮泰里·德博諾,祝賀她就任馬耳他共和國總統。
習近平指出,中馬兩國建交52年來,始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經貿投資、文化教育、醫藥衛生合作成果豐碩。我高度重視中馬關系發展,愿同總統女士一道努力,賡續傳統友誼,深化務實合作,推動中馬關系不斷取得新進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習近平會見越南國會主席王庭惠
4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越南國會主席王庭惠。
習近平請王庭惠轉達對阮富仲總書記的親切問候。習近平指出,去年年底我訪問越南期間,和阮富仲總書記共同宣布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開啟了中越關系新篇章。在雙方共同努力下,我同阮富仲總書記達成的共識正在得到落實。志同道合、命運與共是中越關系最鮮明的特征,“同志加兄弟”是中越兩黨兩國傳統友誼最生動的寫照。雙方要共同努力,推動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取得更多成果,服務各自現代化建設,更好造福兩國人民,也為世界社會主義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強調,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捍衛社會主義制度、維護國家穩定和發展,是中越雙方共同利益所在。雙方要以高水平互信鑄牢中越命運共同體意識,以高質量合作夯實中越命運共同體根基,以高度政治智慧推進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中方愿同越方加強治黨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發揮好中越雙邊合作指導委員會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快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兩廊一圈”戰略對接,豐富青年、友城等渠道交流。希望雙方立法機構深化各層級交流合作,加強立法監督經驗等互學互鑒,為增進兩國民間友好發揮重要作用。
·習近平會見法國梅里埃基金會主席梅里埃夫婦
4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法國梅里埃基金會主席梅里埃夫婦。
習近平對梅里埃夫婦以及梅里埃基金會長期以來對中法關系發展以及中國衛生健康事業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贊賞。
習近平強調,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變亂交織的動蕩期。人類社會不僅要應對新冠疫情等衛生健康挑戰,也要面對巴以沖突、烏克蘭危機等地緣沖突。中方始終主張要和平,不要戰爭,呼吁止戰促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來,一代又一代人傳承和發展中法關系,兩國友好歷久彌堅。中方珍視中法友誼,愿同法方進一步加強高層交往,密切交流合作,推動中法關系邁上更高水平。長期以來,中法在衛生健康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歡迎梅里埃基金會繼續同中方深化合作。
·習近平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西米納會談
4月9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西米納舉行會談。
習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密建交35周年。兩國始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友好合作、互利共贏,增進了兩國人民福祉。中方支持密方維護國家主權和獨立,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振興經濟和改善民生。中方愿同密方一道,以兩國建交35周年為新起點,保持各層級交流對話,加強各領域互利合作,推動中密關系邁上新臺階。雙方要堅守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政治定位,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合作基調,加快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加強基礎設施項目合作,密切文化、衛生、教育、地方等人文交流。歡迎更多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青年來華深造。中國地方“送醫上島”、“送戲下海”等項目深受密聯邦民眾歡迎,雙方可以開展更多類似項目。中方愿在南南合作框架內向密方提供應對氣候變化援助、開展能力建設培訓。加強在聯合國、太平洋島國論壇等多邊框架內協調配合,共同踐行多邊主義,維護公道正義。
習近平指出,中國同太平洋島國有著悠久的交往歷史,深厚的人民友誼,共同的發展需要。中方發展同島國關系,是南南合作框架內的互幫互助,既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應該受到第三方干擾。中方主張,各國在發展同太平洋島國關系時,應該堅持島國自主、堅持發展為先、堅持開放包容。島國有權選擇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有權同所有發展伙伴開展友好合作。中方愿繼續為島國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開展三方或多方合作。
·習近平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4月9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習近平請拉夫羅夫向普京總統轉達誠摯問候。習近平指出,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兩國攜手走出了一條大國、鄰國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的嶄新道路,造福了兩國和兩國人民,也為國際公平正義貢獻了智慧和力量。我和普京總統一致同意,繼續保持密切交往,確保中俄關系始終順利穩定向前發展。雙方要以慶祝建交75周年和舉辦中俄文化年為契機,全面落實我和普京總統達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識。
習近平強調,中方支持俄羅斯人民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持俄方打擊恐怖主義、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中方始終高度重視中俄關系發展,愿同俄方密切雙邊溝通,加強在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戰略協作,展現更多擔當,以平等、開放、透明、包容的精神團結“全球南方”國家,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有力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回信勉勵“獵鷹突擊隊”全體隊員
努力鍛造世界一流反恐特戰勁旅? 時刻準備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
據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獵鷹突擊隊”全體隊員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
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10年前向你們授旗時的情景。得知10年來你們堅定舉旗鑄魂,苦練特戰本領,很好完成了擔負的任務,我感到很高興。
習近平強調,特戰部隊肩負特殊使命,必須政治和軍事都特別過硬。希望你們再接再厲,不斷錘煉忠誠品格,加強實戰化針對性訓練,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戰斗精神,努力鍛造世界一流反恐特戰勁旅,時刻準備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
·習近平和巴西總統盧拉向中巴兩黨第七屆理論研討會致賀信
4月9日,中國共產黨和巴西勞工黨第七屆理論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巴西勞工黨名譽主席、總統盧拉分別向研討會致賀信。
習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中國共產黨同巴西勞工黨建立關系4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愿同巴西勞工黨深化治國理政經驗交流互鑒,推動各自黨的建設和國家發展進步,為引領新時代中巴關系向前不斷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會見馬英九一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4月10日下午在京會見馬英九一行。
習近平表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輝煌燦爛、舉世無雙的中華文明,每一個中華兒女都為之感到驕傲和榮光。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漫長歷史,記載著歷代先民遷居臺灣、繁衍生息,記載著兩岸同胞共御外侮、光復臺灣。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了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鐫刻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史實。
·習近平向斯洛伐克當選總統佩列格里尼致賀電
4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彼得·佩列格里尼,祝賀他當選斯洛伐克共和國總統。
習近平指出,中斯傳統友好,兩國友誼歷久彌堅。近年來,中斯關系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各領域合作前景廣闊。今年是中斯建交75周年,雙邊關系發展迎來新的重要契機。我高度重視中斯關系發展,愿同佩列格里尼當選總統一道努力,深化兩國傳統友誼和政治互信,拓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推動兩國關系邁向更高水平,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習近平同蘇里南總統單多吉會談
4月12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蘇里南總統單多吉舉行會談。
習近平強調,中方高度贊賞蘇方始終堅定對華友好,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堅定支持中方。中方也堅定支持蘇方維護國家主權獨立、自主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方愿同蘇方繼續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保持高層交往,密切各部門、立法機構、政黨間友好交往,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中方歡迎更多蘇里南優質特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愿同蘇方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拓展貿易、投資、農業、能源、礦業、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福祉。蘇里南是加勒比地區華僑華人最多的國家之一,也是西半球首個把中國春節作為法定假日的國家。雙方要繼續鼓勵人文交流,便利人員往來,共同建設好孔子學院。加強地方合作,不斷豐富兩國交流合作內涵。中方愿同蘇里南等發展中國家一道,加強多邊協調和團結合作,維護共同利益,實現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方重視發展同加勒比國家關系,支持加勒比國家謀求繁榮發展、增進民眾福祉,愿繼續為地區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章指出,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讓我國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在新時代展現其魅力和風采。加強對國粹傳承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支持和扶持,加強對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教育引導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習近平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
4月16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
習近平強調,中德兩國都曾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大貢獻。中德之間沒有根本利益沖突,彼此不構成安全威脅。中德合作對雙方有利,對世界有利。世界越是動蕩,雙方越要提升兩國關系的韌性和活力,堅持中德關系的合作主基調和發展大方向,牢牢把握中德是全方位戰略伙伴這一定位。中國對德政策保持高度穩定性和連貫性。雙方應該繼續以開放的胸襟密切交往,增進戰略互信。只要雙方堅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交流互鑒、合作共贏,兩國關系必將繼續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