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圖書新時代“四新”叢書已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該叢書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成就,由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四位知名專家學者從學術層面進行研究闡釋,為廣大讀者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提供了有益參考。
新時代十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革故鼎新,黨和國家的形象煥然一新,人民的精神面貌暉光日新。在歲序更新中,中國人民迎來了黨的二十大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黨的二十大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國之大者”的貫徹落實與深入發展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成就;在新時代新階段開啟以新理念新格局新發展為特征的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偉業的堅實基礎上持續進行新奮斗。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緊密聯系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等重大問題的認識,深刻理解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的戰略部署,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精神上來,對于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新時代“四新”叢書,緊緊圍繞新時代十年的偉大成就、偉大變革進行研究宣傳闡釋,具體包括《新飛躍》《新成就》《新征程》《新奮斗》四冊。這套叢書堅持全面系統、突出重點,把準基調、把好導向,有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的深入闡釋,有對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的深刻總結,有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使命任務的系統梳理,還有對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總體要求的全面概括。可以說,這套叢書為推動黨員干部深入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提供了重要抓手。
新時代“四新”叢書由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王偉光作序并撰寫其中一本,另外三位作者秦龍、王炳林、郝永平,均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該叢書在編寫過程中,始終做到把握“三個度”。一是堅持理論高度,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全面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新階段、新發展的重要指示,進一步激發廣大群眾接續奮斗的政治自覺和思想自覺。二是強化宣傳力度,堅持用實踐成果鼓舞人,通過深入的理論闡釋和實踐總結,充分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增強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萬眾一心向前進的磅礴力量。三是增加話語溫度,堅持用鮮活的表達打動人,用通俗的語言講透“原理”,用生動的形式講清“哲理”,用清新的文風講好“道理”,達到思想性和通俗性、說理性和生動性的有機統一,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新飛躍》(王偉光著)以“新飛躍”為主題,從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中國成功的關鍵所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與基本經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等方面,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必然、內涵、本質、經驗和意義,梳理其在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進程中不斷創新發展的內在邏輯與基本歷程。
《新成就》(秦龍主編)以“新成就”為主題,從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經濟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政治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維護國家安全、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外交工作這13個方面,分領域總結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新征程》(王炳林主編)以“新征程”為主題,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五個方面,系統闡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背景、內涵、依據、意義、著力點,重點論述在新征程上如何繼續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國力提升和人民生活改善,及其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新奮斗》(郝永平主編)以“新奮斗”為主題,從新奮斗的理論基礎、時代背景、科學內涵、價值追求、總體要求五個方面,系統論述了面對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如何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共同奮斗、頑強奮斗,以推動全體人民在物質生活上更加富裕、在精神生活中更加富有,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作者為人民日報出版社第四編輯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