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碧華
觀察中部地區崛起,全國第4個國家級都市圈—長株潭都市圈,是一個生動樣本。
打開湖南省地圖,湘江蜿蜒北上,依次串起株洲、湘潭、長沙三座城市,呈“品”字分布。
三地市中心分別相距不足50公里,早在1997年,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戰略就被提出。2007年,長株潭城市群獲批全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長株潭一體化發展在探索中前行,但早期因三市經濟實力相差懸殊,且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利益共享機制,產業協同發展等方面一體化進程曾較為緩慢。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作出“長株潭一體化發展要繼續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的重要指示。
牢記囑托,砥礪奮進。長株潭一體化發展駛入快車道。
2021年,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武漢、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2022年,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批復,長株潭都市圈成為全國第4個國家級都市圈。
2023年,湖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了三年行動目標、行動舉措和保障措施。
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目標是加快構建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協同高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和配套率;推動形成聯環成網的綜合交通體系和便捷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促進公共服務同城共享,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逐步推動教育、醫療等領域優質資源延伸覆蓋,推進政務服務政策協同、數據共享、業務通辦;強化生態環境協同治理,使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為達成上述目標,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實施產業創新協力協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和生態環境共保共治行動。
在實施產業創新協力協同行動方面,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引導產業差異化布局,促進產業配套協作,推動科技創新平臺共建,構建產業協同推進機制。
在實施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行動方面,三年行動計劃要求,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延伸覆蓋,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化,推進政務服務“跨市通辦、一網通辦”。
系列政策舉措落地見效。作為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一部分,長株潭一體化成效凸顯,已經形成一個世界級大都市圈雛形。
《2024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三市經濟總量占全省41.5%、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2個百分點。
收獲亮眼經濟數據的同時,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也越來越完善,生活、工作于三地的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強。
近年來,三市攜手“雙向奔赴”,聚力破解“內部不暢、外部不通”的交通問題,放大長株潭一體化立體交通樞紐效應。“現在去長沙、湘潭,并沒有出城的感覺。”家住株洲的居民說。
在長株潭區域,大氣環境質量不斷改善,湘江流域保護與治理持續加強,生態價值進一步凸顯。
闊步邁向全國重要增長極的長株潭都市圈,夯實了湖南高質量發展根基,是中部地區崛起戰略中區域協調發展的實踐樣本。
站到更高起點,挺起中部“脊梁”。上一次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召開5年來,中部區域經濟總體平穩,創新發展動能不斷增強,產業基礎明顯改善,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中部地區發展站到了更高起點上。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長株潭一體化未來可期,新時代中部地區崛起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