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鵬 楊揚
農業機械“上云”,“一屏”指揮調度。
國機數科有限公司承接的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機作業指揮調度平臺”,目前正處于上線前沖刺階段,預計今年5月上線應用。
全國農機作業指揮調度平臺以服務小麥跨區機收作業為重點,將于夏收期間在黃淮海麥區進行示范推廣,以新質生產力激發傳統農機新活力,助力農業發展數字化、智能化。
國機數科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機集團”)全資子公司,去年8月正式落戶南京玄武區。國機數科聚焦“農機云”“機械裝備行業云”這兩朵行業公有云平臺建設,支持機械工業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與新型工業化。
國機數科圍繞公司戰略方向與核心主業,重點承接了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機作業指揮調度平臺、國機集團綜合管控一體化平臺項目建設及運維。
作為“數字中國”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組成部分,通過與中國電信的央企協同,依托天翼云強大的算力能力,兩個行業公有云將持續提高裝備制造和農業領域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實現“數字中國”國家戰略,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和新型工業化貢獻力量。
國機數科立足“兩朵云”的建設運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在農業和機械裝備行業領域的發展,打造人工智能賦能行業應用新生態,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生態鏈,發揮“人工智能+”和“數據要素×”的雙輪驅動效應。
作為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領域重要基礎設施,全國農機作業指揮調度平臺將建成集實時監測、災情預警、科學調度、應急保障等功能于一體的應用系統,覆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種植區域,涵蓋耕、種、防、收等農機作業主要環節,達到“農機位置可知、農機狀態可查、調度指令可達”的目標。
在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的領導下,在農業機械化總站的指導下,平臺已完成開發,并在黃淮海地區上線試點運行,目前已接入70多萬臺農機數據,匯總全國農機監理數據農機駕照和牌證、全國農機購置補貼數據,形成“數據一中心,全國一張網”,服務于農業機械鑒定、補貼、監理及報廢更新等全生命周期的相關業務,為農機手、農戶以及相關社會化服務主體帶來增值服務。
以數字化、智能化促進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根據規劃,國機數科重點打造的“農機云”項目,將建成具備信創能力的國有行業公有云,成為支持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的安全生態底座,通過數字賦能農業農村生產應用,打造出一個貫穿省、市、縣(區)、鄉(鎮)、村各層級的服務農業生產的行業綜合平臺,通過智慧農業一體化解決方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破解“誰來種地”等難題,提高農事管理效能。
國機數科將以農機云為基礎底座,構建以農機為核心的數字化農業生態,體現央企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以及“數字中國”等國家戰略的服務支撐作用。

全國農機作業指揮調度平臺工作專班,正在向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介紹平臺建設進展情況。
農機云用數據為農業生產賦能,并與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搭建農業生產管理、農業農村生活、鄉村治理管理等各類應用,通過融合多元數據,挖掘數據底層價值,提供增值服務,發揮數據價值,將助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對于農業管理部門,農機云可提供全國范圍的信息,協助掌握全國進度情況,提供決策輔助依據;對于農業產業鏈相關企業,通過數據挖掘,可提供與其業務相關的數據服務,提高農業相關服務效率;對于農機手等終端用戶,通過便利的數字化工具,可以很方便地掌握全國動態趨勢,更加科學地選擇跨區作業時機和路線。
近年來,農業災害頻發,嚴重影響著糧食安全。為發揮好農機裝備在農業防災減災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提升機械化應急救災能力,農業農村部統籌行業力量,建設全國農機作業指揮調度平臺。
國機集團承接這一建設任務,第一時間組建了工作專班,由國機數科具體承建。項目組在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的組織下,深入農業機械化應用一線開展調研工作,充分了解、挖掘用戶的實際需求,為系統功能設計奠定堅實基礎。
國機數科發力數字經濟新賽道,實現了與不少行業優勢單位、龍頭企業的“雙向奔赴”、緊密合作。為進一步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圈,國機數科先后與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總站、中國農業大學、中節能大數據、中國電信等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今年,國機數科持續拓圈,與羚羊工業、千尋位置、圖靈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企業積極對接,不斷碰撞新火花、挖掘新業務。
國機數科董事長、總經理王宇航表示,國機數科將全力以赴建設和運營“農機云”“機械裝備云”,致力于培育智慧農業和智能制造領域新質生產力,在服務新型工業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等國家戰略中,不斷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