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白
任何時候起跑都不晚
我一直很喜歡傳媒行業,喜歡傳媒行業輕松有趣的工作氛圍,外加自己性格開朗、喜歡社交,因此大二的時候,我從日語專業轉到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剛來到新班級,我就被同班同學的履歷震驚到了,他們雖然年紀不大,但個個都是“實習老手”,小到參與過學校各式各樣的文藝晚會,大到在本省的電視臺實習過,甚至還有同學參與過S級項目、知名綜藝節目,還沒畢業就擁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人脈資源,這讓才站在廣播電視編導起跑線上的我感到十分焦慮。于是,那段時間,我不僅惡補本科知識,還積極報名參加各種實踐活動。臨近寒假的時候,我了解到我們學校和我家鄉的電視臺準備合作開展一個春晚項目,我意識到,我的機會來了。
雖然這是學校的內推項目,但參與項目的實習生也要經過層層選拔,最終擇優錄用。雖然我覺得大二的我獲得面試資格的機會不大,但我還是抱著萬分之一的希望投了簡歷。為了準備這場面試,我在網絡上搜索了大量的面試經驗帖,還把電視臺近幾年關于春晚的所有節目都看了一遍,逐幀分析節目的構成。同時,我認真學習了節目總導演和其他老師的作品,通過觀看他們制作的節目,熟悉導演和團隊老師的制作風格。令人驚喜的是,我真的收到了面試通知。
面試時,雖然我的實習經驗不多,履歷也不算豐富,但我靠著“勤能補拙”,事先充分了解制作團隊的信息,得到了老師們的青睞。最終,我很幸運地獲得了在春晚節目組實習的機會,被分配到導演組做實習生。
吸取教訓,一步步成長
在導演組,我和同校的一個學姐成了朋友,她算是同批實習生里履歷較為不錯的,不僅有在電視臺實習的經歷,而且還會剪視頻、制作海報、寫文案。當我還在做最沒含金量的、純體力的工作——給攝影師送收攝影內存卡時,學姐已經可以跟老師一起負責VCR(即綜藝節目中介紹嘉賓的視頻短片)的前期策劃和采訪了。只是沒過多久,老師便發現,學姐雖然總是能夠提出新點子,但卻不能落實這些點子。于是,她被調離了VCR制作團隊,被分配到宣傳組,負責制作海報。最后,她又被調到了觀眾組,負責制作觀眾卡。
我見證了學姐從中心圈一步步遠離舞臺的全過程,為她感到惋惜的同時也意識到,作為一名實習生,我們并不需要有多么豐富的工作經驗,只要把老師分配的任務竭盡所能地做好便可以了。吸取了學姐的教訓,我工作時便更加謹慎了。
之后,老師又給我安排了新的任務:給一檔歌唱類節目招募嘉賓。以往招募演出團隊時,制作組會根據節目的內容和時間安排,直接給對方單位發送邀請函。但我負責的這個節目比較特殊,需要制作組去現場實地招募嘉賓,而且需要去科研院所招募有意向上節目的科研人員嘉賓,招募的嘉賓不僅需要滿足導演的要求,還要符合節目的調性。因此,這項任務十分具有挑戰性。
我和團隊里的實習導演一起去到本省的各大研究院來宣傳我們的節目,有意向參演的科研人員會來我們這里登記報名。這一流程有點像大學里的社團納新,我們會讓報名者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唱歌,還會為其錄制視頻,以供后續節目的制作。在此過程中,我們會一起開會討論,以確定候選人名單。因為這是一檔歌唱類節目,所以我們主要從報名者的聲樂技術、音色控制、音準節奏等演唱水平方面來選拔演出人員。確定好候選人之后,我們就會聯系候選人來現場試唱,最后由總導演決定最終上臺表演的人員名單。
通過參與演出人員選拔的全過程,我意識到,選拔實際上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并不是其中一方居高臨下地選擇,而是雙方都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既要讓嘉賓認可我們的節目,也要給愿意登臺的嘉賓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這樣才能實現雙贏。
疲憊與滿足
確定了嘉賓名單之后,我就需要協助服化道老師收集嘉賓的信息,包括嘉賓的穿衣尺碼,嘉賓的妝容和特殊妝面的要求……信息反饋完畢,服化道老師就會制作嘉賓登臺所需的道具,我則需要充當嘉賓和老師之間溝通聯系的橋梁,及時向雙方反饋相關的信息。
在這段時間里,我也會安排嘉賓進行排練,包括安排嘉賓的排練時間和排練場地。由于場地有限,并且每一個節目都有固定的排練時間,因此我需要協調場地,保證我們組與其他組的排練不沖突,保證所有的嘉賓都有充足的排練機會。彩排時,若是發現哪個環節、哪處細節需要修改,我們就會召開內部會議重新商榷演出的流程和細節。
嘉賓在臺上彩排,而臺下的我也不得休息,需要全程跟進。在嘉賓彩排之前,我需要提前記住嘉賓的走位以及表演時的機位、打光的角度等關鍵信息,以便更好地幫助嘉賓進行彩排,盡我所能地幫助嘉賓了解整個節目的流程及有關表演的一切要點。這個過程極為瑣碎且漫長,十分考驗我的記憶力和耐心。一遍遍、一天天……等到嘉賓終于可以完美地走完演出全流程時,我的工作也算暫告一段落了。
那些天,我每天都要工作至深夜,十分辛苦。真正參與一檔節目制作的全流程讓我意識到,導演真的是一個疲憊感和滿足感并存的職業。
堅持專業,奔赴熱愛
作為第一次走出象牙塔的傳媒“小白”,在春晚導演組所接觸到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既新鮮又充滿挑戰性的。在審核節目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制作團隊積極、和諧的工作氛圍,我們會坐在一起商量更好的節目實施方案,如現場布置、道具運用、字幕使用、采訪的分析與回應等的各種方案,在實踐中增長見識和本領。在討論時,伙伴們會一起進行“頭腦風暴”,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這也啟發了我的靈感,我嘗試在“大牛”導演老師面前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當我的提議被采納時,那種欣喜之情是無以言表的。其實,傳媒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行業,前輩們都尊重不同的聲音,只要提出的方案足夠新穎,能夠實施,就可以被采用。在校對春晚臺詞時,我接觸到了不同領域的知識,那些陌生的專有名詞,也通過一次次嚴謹認真的工作進入我的大腦中,豐富了我的詞語庫。
一年一度、備受矚目的春晚節目背后,是春晚節目組全體成員的共同付出,每一個工作人員都在為呈現一臺完美的節目而拼盡全力。在節目后臺,時常可以見到我們團隊的伙伴熬大夜陪藝人排練、蹲在地上吃飯、扛著沉重的設備跑現場做采訪,也只有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才能為觀眾呈現出最精彩的視覺盛宴。在這里,我找到了做導演的意義。我希望自己未來能夠砥礪前行,以聲音、畫面、文字,制作出更多兼具趣味性和實用性的優秀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