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樹
他認為山水畫的理念,不是為了表達“像”,也不是表現事物的狀美和豐盈,而是為了表述自己對自然、對生命的體悟,并通過提煉及概括,用筆墨語言宣泄一種韻致。
水墨藝術,作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瑰寶,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歷來深受世人喜愛與推崇。這種藝術形式強調“以意傳情”,注重表達畫家的內心世界與情感體驗。一丁先生,便是這水墨藝術領域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的水墨作品,不僅詩意盎然、意境深遠,更能讓觀者在欣賞時感受到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精神愉悅。
一丁先生是成都溫江人,系四川省美協會員,成都市美協會員,中國金融美協會員,四川省金融美協理事,四川同心文化藝術院副院長。先生的藝術之旅始于童年,因家族中有一長輩是小有名氣的畫家,擅繪人物肖像,受其影響熏陶,耳提面命,承傳墨香,少年一丁自此萌發了對丹青水墨藝術的強烈興趣,酷愛凃鴉,數十年來筆耕不輟。在長期的實踐中,他不僅為工作事業貢獻了力量,更在業余時間專注于藝術探索,不斷向名家觀摩學習,博采眾長,心得獨具。
從青城山到峨眉山,再到樂山至上里古鎮,一丁先生的足跡遍布山水之間。他一次次地觀察、描繪和記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及其生命的本質和自然規律,為以后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一丁先生帶著自己的寫生稿和創作稿拜訪了岑學恭先生,幸獲先生悉心指教,收獲頗豐。至九十年代,利用周末時間,通過畫友聯系到孫竹籬先生,求其現場指導數次,信心十足,未來可期。通過不懈追逐,廣泛汲取營養,進一步提高了山水國畫的認知和技法。一丁先生厚積薄發,以淋漓盡致的筆墨和厚重的情感,敬重中國古典山水畫傳統,在藝術表現形式上大膽嘗試,勇于創新。在創作過程中,多為化實為虛,以虛寫實,由密擴散,潑散遐促,用意來表現主題。筆法既有傳統的嚴謹,又有現代之靈動。設墨熟練飄逸,創作自然成章,畫面凸顯無比空曠、清新、神情之張力。
不僅如此,一丁先生在創作過程中,不斷探索水墨意境情趣使精神符號與自然符號兩相融,以及求實與和諧、平衡、虛實相結合的價值理念。其作品通常能見墨韻層次感,且積墨濃郁古樸,淡雅清新,使畫面呈現出新穎的藝術境界,增添了現代審美情趣。他認為山水畫的理念,不是為了表達“像”,也不是表現事物的狀美和豐盈,而是為了表述自己對自然、對生命的體悟,并通過提煉及概括,用筆墨語言宣泄一種韻致。他數十年喜好書畫,勤磨一劍,戲墨彩笑對自然如愿以償,形成了以線皴為主調的山水畫風格。即在創作中,以“線”為主筆,對物象加以概括的“點線相融”表現程式。為表現山水的山石、樹木、流泉,及其脈絡、紋路、質地、陰陽、凹凸、向背等,皆以“線先融點”來完成。筆墨暢達,色彩典雅,格調清透,神韻十足,贏得了業界和藏家的厚愛。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由四川省文聯指導,四川同心文化藝術院組織,創作的巨幅夏布長卷——《百年豐碑》。一丁先生是五人核心主筆成員之一,且歷經一年多時間,相互連接,各顯神通,順利完成了具有影響力的畫卷。這也是先生藝術升華的具體表現。
1999年,一丁先生代表作《巴蜀風情》,被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收藏;2000年,《青城之春》榮獲全國環保書畫展銀獎;2016年,《吾之夢》獲“濃墨色澤”四川金融書畫展二等獎;2017年,《點染春朦》獲四川金融“恒豐杯”書法美術作品展二等獎;2020年,《傲晴春曉》入選第11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展;2021年,《點染春山壁》被四川精科爾電器有限公司收藏,同年,《寬窄巷子》入選“愛成都·迎大運”暨第十屆“畫意成都”美術作品年度展;2022年,由四川省文聯指導,參加五人主筆,歷時一年多,完成了《百年豐碑》(1.20m×288m)巨幅長卷,同年,《錦繡天府》由中國工商銀行四川分行特邀創作并收藏;2023年,《素花舞故鄉》入選翰墨頌盛世·丹青譜鎣華——四川省美術家協會老年分會中國畫作品展,同年,《大美城鄉·如日方升》榮獲中國工商銀行成立四十周年書畫展一等獎;2024年,《故鄉行》入展2024年“龍騰盛世”中國工商銀行美術家作品共和新春線上展覽。
秀雅墨章,光澤輝映。一路見證了先生在傳統技法基礎上多元素的藝術傳承與創意。一丁先生筆下流淌出的不僅僅是山水寫實,更是畫家對壯美山河的無限崇敬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