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昊雷 黃振彬 朱雪俊



DOI:10.3969/j.issn.1000-9973.2024.05.020
引文格式:袁昊雷,黃振彬,朱雪俊.不同包裝方式對烤雞貨架期及菌群多樣性的影響[J].中國調味品,2024,49(5):124-127.
YUAN H L, HUANG Z B, ZHU X J. Effects of different packaging methods on shelf life and bacterial diversity of roasted chicken[J].China Condiment,2024,49(5):124-127.
摘要:烤雞是一種獨特的即食雞肉產品,由于其獨特的烹飪方式使其皮脆肉嫩,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目前烤雞包裝方式仍然較單一,使得烤雞的貨架期較短。該研究基于此,對比分析5種不同包裝方式A(普通包裝)、B(100% N2)、C(CO2∶N2為2∶8)、D(CO2∶N2為3∶7)和E(CO2∶N2為4∶6)對烤雞脂肪氧化、色度變化及微生物總量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采用氣調包裝方式的烤雞明顯優于普通包裝方式;當使用氣調包裝方式時,隨著氣調包裝中CO2比例的增加,烤雞中微生物生長速率和脂肪氧化速率明顯降低,說明適當提高氣調包裝中CO2比例能夠有效延長烤雞的貨架期。
關鍵詞:烤雞;貨架期;脂肪氧化;色度
中圖分類號:TS251.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9973(2024)05-0124-04
Effects of Different Packaging Methods on Shelf Life and
Bacterial Diversity of Roasted Chicken
YUAN Hao-lei1, HUANG Zhen-bin2, ZHU Xue-jun2
(1.Pingdi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2.Sand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China)
Abstract: Roasted chicken is a unique instant chicken product. Because of its unique cooking method, its skin is crispy and the chicken is tender, and it is very popular among consumers. However, the current packaging method of roasted chicken is still relatively simple, which makes the shelf life of roasted chicken short.Based on this, the effects of five different packaging methods, namely A (ordinary packaging), B (100% N2), C (CO2∶N2 is 2∶8), D (CO2∶N2 is 3∶7) and E (CO2∶N2 is 4∶6), on fat oxidation, chroma change and total amount of microorganisms of roasted chicken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asted chicken packaged by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method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packaged by ordinary packaging method. When using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metho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CO2 in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 the growth rate of microorganisms and fat oxidation rate in roasted chicke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indicating that appropriately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CO2 in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 can effectively extend the shelf life of roasted chicken.
Key words: roasted chicken; shelf life; fat oxidation; chroma
收稿日期:2023-11-01
基金項目: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項目(滬教委高[2021]34號A020201)
作者簡介:袁昊雷(1988—),女,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食品包裝工藝。
隨著人們對方便、快捷、美味食品需求的增加,烤雞成為了一種受歡迎的食品[1-2]。同時,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關注也推動了對低脂肪、高蛋白質的烤雞產品需求的增長[3]。烤雞產業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烤雞產品,還包括各種不同口味的烤雞種類,如香辣烤雞、檸檬烤雞等。這些多樣化的選擇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4-5]。
隨著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和安全性關注度的提高,對食材的來源和處理過程有更高的要求[6]。烤雞產業需要確保其使用的雞肉質量良好,且在烤制過程中遵守食品安全和衛生標準[7]。烤雞產業在不同地區呈現出各自的特色和文化傳承。不同地方的烤雞產品可能具有獨特的調味方法、烹飪技巧和配料。這些地方特色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并增添了食品文化的多樣性[8-9]。
調味品對烤雞的味道和口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鹽、胡椒粉、大蒜和香辛料可以賦予烤雞豐富的味道[10]。而特定的調味料和香料,如孜然、辣椒粉、五香粉等,可以賦予烤雞不同的風味特色,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11]。不同地區和文化傳統對烤雞的調味有不同的偏好和習慣。調味品可以反映地方特色和文化傳承,使烤雞產品與特定地區或文化背景緊密聯系,從而滿足當地消費者的口味需求[12-13]。
包裝方式可以對烤雞的質量和口感產生直接影響。不同的包裝方式可以影響烤雞的保濕性、保溫性和通氣性,從而影響烤雞的口感、鮮嫩度和風味[14-15]。研究不同的包裝方式有助于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以確保烤雞在貨架期能夠保持最佳的食品質量[16]。適當的包裝方式可以延長烤雞的保鮮期限。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和技術可以減少烤雞與外界環境的接觸,從而減緩其氧化和細菌生長的速度[17],延長烤雞的保鮮期,使其在較長時間的運輸、儲存和銷售過程中能夠保持新鮮度和質量。一些消費者注重烤雞的外觀和整體形狀,而另一些消費者可能更關注烤雞的口感和保濕性[18]。研究不同的包裝方式,并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選擇和優化,能夠提供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烤雞產品。
研究不同的包裝方式對烤雞品質的影響有助于提高烤雞產品的質量和口感,延長保質期,提供便利性,并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些研究結果可以指導烤雞產業中的生產和銷售過程,以提供更好的烤雞產品和服務。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試劑
平板計數瓊脂、MRS培養瓊脂、聚乙烯保鮮膜、氯化鈉、三氯乙酸、氯化鉀和硫代巴比妥酸。
1.2? 試驗儀器
氣調包裝機、高壓滅菌鍋、生物安全柜、均質機、恒溫培養箱、恒溫水浴鍋、冷凍離心機、pH計、色差儀、勻漿機、酶標儀和氣體分析儀。
1.3? 試驗方法
1.3.1? 包裝方式編號
為了操作方便,將5種包裝方式分別進行編號,即A(普通包裝)、B(100% N2)、C(CO2∶N2為2∶8)、D(CO2∶N2為3∶7)和E(CO2∶N2為4∶6)。
1.3.2? 樣本的制作及處理
隨機取20個冷凍雞排,解凍后用腌制液在4 ℃條件下腌制15 h,然后在180 ℃條件下烤制1 h,烤制完成后將烤雞按照試驗方式迅速包裝,然后分別在第0,5,10,15,20,25,30天進行取樣,并對烤雞的微生物總量、色度、pH值和脂肪氧化程度進行測定。
1.3.3? 樣本中微生物總量的檢測
取20 g樣品于均質袋中,加入200 mL生理鹽水,放入均質機中磨碎,然后取3 mL均質液稀釋1 000倍,分別使用MRS瓊脂培養基和孟加拉紅培養基對細菌和真菌進行培養。
1.3.4? 樣本中CO2氣體含量的測定
將氣體分析儀的探針插入包裝盒內,對CO2含量進行測定。
1.3.5? pH值的測定
取1 g烤雞樣品,再加入10 mL緩沖溶液,用勻漿機冰浴勻漿2次,最后用pH計測定勻漿的pH值。
1.3.6? 烤雞脂肪氧化程度的測定
稱取5 g烤雞樣品,加入25 mL濃度為7.5%的三氯乙酸溶液,混勻,之后冷凍離心,取上清液2 mL,在100 ℃條件下水浴40 min,冷卻后通過高效相色譜熒光檢測器測定雞肉中的丙二醛(MDA)含量。
1.3.7? 烤雞肉色的測定
烤雞肉色的測定于自然燈光條件下進行,采用全自動色差儀進行測定,分別測定烤雞的亮度值(L*)、紅度值(a*)和黃度值(b*)。
2? 結果和討論
2.1? 不同包裝方式對烤雞貯藏過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響
由圖1可知,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3種包裝方式C(CO2∶N2為2∶8)、D(CO2∶N2為3∶7)和E(CO2∶N2為4∶6)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均呈現下降趨勢。當貯藏時間為0~5 d時,3種包裝方式的烤雞中二氧化碳含量快速下降,分別降低了3%、6%和8%;當貯藏時間大于5 d時,3種包裝方式的烤雞中二氧化碳含量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并最終趨于穩定。這是由于包裝初期,包裝方式中的二氧化碳快速溶解于烤雞中,使得二氧化碳含量降低。隨著3種包裝方式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包裝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程度也明顯增加。
2.2? 不同包裝方式對烤雞貯藏過程中pH值的影響
由表1可知5種不同包裝方式A(普通包裝)、B(100% N2)、C(CO2∶N2為2∶8)、D(CO2∶N2為3∶7)和E(CO2∶N2為4∶6)貯藏烤雞的過程中pH值的變化情況。貯藏初期,烤雞樣品的pH值為6.53;當貯藏15 d時,采用普通包裝方式的烤雞的pH值為6.58;當貯藏時間為25 d時,B、C、D、E 4種包裝方式的烤雞的pH值為6.32~6.58。雞肉的pH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方面,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產生碳酸,從而降低雞肉的pH值;另一方面,雞肉中的乳酸菌數量增加和雞肉組織緩沖能力也影響了雞肉的pH值。由表1可知,不同包裝方式對烤雞pH值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
2.3? 不同包裝方式對烤雞顏色變化的影響
不同包裝方式下烤雞顏色的變化情況見表2~表4。
顏色是直接影響消費者對烤雞購買欲望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烤雞的紅度值(a*)。由表2可知,不同包裝方式對烤雞的紅度值影響都不明顯,烤雞樣品的初始紅度值為23.26,5種包裝方式的烤雞中,當貯藏時間為30 d時,A、B、C 3種包裝方式的烤雞均已變質,而包裝方式D、E烤雞的顏色基本一致,這可能是由于烤雞在制作過程中使用了糖進行上色。烤雞樣品的初始黃度值(b*)為28.21,初始亮度值(L*)為37.23,當貯藏時間為25 d時,烤雞的黃度值為28.63~29.32,亮度值為41.18~42.43;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5種包裝方式對烤雞色度值的影響不明顯。
2.4? 不同包裝方式對烤雞脂肪氧化的影響
脂肪氧化的測定結果用每千克肉中所含有的丙二醛含量作為指標,結果見表5。
由表5可知,烤雞中初始丙二醛含量為2.12 mg/kg,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烤雞中丙二醛含量均呈現增長趨勢,當貯藏時間相同時,A(普通包裝)方式中的丙二醛含量明顯高于其他包裝方式,當貯藏時間為15 d時,該包裝方式的烤雞中丙二醛含量為5.34 mg/kg;當貯藏時間為25 d時,B(100% N2)、C(CO2∶N2為2∶8)、D(CO2∶N2為3∶7)和E(CO2∶N2為4∶6)4種包裝方式的烤雞中丙二醛含量為4.22~4.54 mg/kg,明顯大于初始階段烤雞中丙二醛含量。包裝方式D和E相比較,發現除貯藏15 d時,包裝方式E烤雞中的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包裝方式D;雖然包裝方式B和C烤雞中的丙二醛含量低于包裝方式D和E,但其貯藏期比包裝方式D和E短。
2.5? 不同包裝方式烤雞貯藏過程中微生物總量的變化情況
在貯藏初期,烤雞樣品中的初始細菌總數為0.2 log CFU/g,5種不同包裝方式的烤雞在低溫貯藏過程中,細菌一般呈現S形增長趨勢,然而不同包裝方式的微生物增長數量存在顯著性差異。由圖2可知,隨著氣調包裝方式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斷增加,烤雞中的細菌增長速度逐漸減緩,說明采用氣調包裝方式相比普通包裝方式更有利于烤雞的貯藏;且氣調包裝方式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細菌生長速度越緩慢。GB 2726—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熟肉制品》中規定,當食品中的細菌數超過4 log CFU/g時,表明食品不合格。采用普通包裝方式的烤雞,當貯藏時間超過15 d時,烤雞中的細菌數≥4 log CFU/g;而當貯藏時間為30 d時,B(100% N2)、C(CO2∶N2為2∶8)、D(CO2∶N2為3∶7)和E(CO2∶N2為4∶6)4種包裝方式的烤雞中的細菌數分別為4.5,4,3.7,3.5 log CFU/g。
由圖3可知烤雞中的霉菌菌落隨著貯藏時間延長的變化情況。當貯藏時間為0~5 d時,烤雞中的霉菌菌落數快速增加,普通包裝方式(A)的烤雞從0.4 log CFU/g增加到3 log CFU/g,其他包裝方式烤雞中的霉菌菌落數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特別是包裝方式E,烤雞中霉菌生長受到抑制的效果最明顯,說明采用CO2氣調包裝方式對烤雞進行包裝能夠有效抑制烤雞中霉菌的生長。
3? 小結
氣調包裝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微生物在低溫儲藏烤雞過程中的生長速率,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減緩烤雞的脂肪氧化速率以及維持烤雞顏色的穩定[19-20]。通過對比分析5種包裝方式對烤雞貯藏過程中色度、pH值、脂肪氧化和微生物總量的影響,發現采用氣調包裝方式的烤雞明顯優于普通包裝方式;當使用氣調包裝方式時,隨著氣調包裝中CO2所占比例逐漸增加,烤雞中微生物生長速率和脂肪氧化速率明顯降低,說明在氣調包裝中,適當提高氣調包裝中CO2比例能夠有效延長烤雞的貨架期。
參考文獻:
[1]楊天意,周曉燕,羅飛,等.家庭烹飪中類PSE雞肉與正常雞肉品質及氧化的比較研究[J].中國調味品,2023,48(1):37-44.
[2]關玉鳳,黃偉英,劉巧瑜,等.雞骨架添加量對雞肉粉品質特性的影響[J].食品安全導刊,2023(15):162-165.
[3]王聰,馬浩然,李佩佩,等.復合菌種協同發酵制備雞肉香精前體物工藝的研究[J].中國調味品,2020,45(9):18-24.
[4]巫永華,顧冉,滕迎弟,等.響應面優化黑豆皮膳食纖維雞肉香腸工藝與品質分析[J].中國調味品,2022,47(12):108-112.
[5]巨曉軍,章明,單艷菊,等.雞肉品質分析及關鍵風味物質和基因的篩選[J].中國農業科學,2023,56(9):1813-1826.
[6]肖雪,王金浩,邵俊花,等.超聲輔助酶法優化雞肉蛋白水解工藝[J].食品研究與開發,2023,44(2):124-131.
[7]吳強,萬振雄,卜俊芝.鈉鹽替代物對水煮雞肉丸熱特性及食用品質的影響[J].中國調味品,2022,47(6):73-77,89.
[8]曾沐芝,趙謀明,吳軍,等.基于大豆-雞肉復合酶解物替代配方制備雞肉腸及其品質的變化[J].現代食品科技,2023,39(2):18-28.
[9]高鯤.糖基脂肪替代物對低脂雞肉腸品質的影響研究[J].中國食品添加劑,2022,33(12):192-198.
[10]譚屬瓊,謝勇武,趙燦,等.響應面優化番茄雞肉醬制備工藝[J].中國調味品,2022,47(5):119-125.
[11]楊茜,賈慶超.不同預冷方式對冷鮮雞肉品質影響的研究[J].食品科技,2022,47(10):153-158.
[12]張飛,郭慧靜,常恒瑞,等.新疆地區雞肉中獸藥殘留檢測及風險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15):180-182,187.
[13]白建.生姜多糖對雞肉丸冷藏期間理化特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中國調味品,2021,46(12):70-73.
[14]吳九夷,姚文晶,曹傳愛,等.海藻膳食纖維對低脂低鹽雞肉法蘭克福香腸品質的影響[J].食品科學,2023,44(2):87-93.
[15]張馨寧,劉雪,劉少偉,等.模糊邏輯模型優化海藻雞肉膏工藝條件[J].中國調味品,2021,46(5):45-49,65.
[16]王昱,李新燕,白艷紅,等.雞肉肌原纖維蛋白熱誘導凝膠特性改善技術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2,13(8):2527-2534.
[17]肖永華,革麗亞,粱高道,等.湖北省雞肉和雞蛋中多組分抗生素殘留分析[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22,34(2):292-296.
[18]方妍,謝定源,丁璐,等.優化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雞肉及雞湯中嘌呤含量[J].中國調味品,2020,45(12):115-123.
[19]吳萱,楊璐,劉艷超,等.北京市售雞肉和豬肉中大腸桿菌污染情況及耐藥特征分析[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22,34(2):211-216.
[20]謝靜,薛盼盼,章海風,等.傳統與新式烹飪工藝對雞肉品質的影響[J].中國調味品,2020,45(10):68-71.